院士建議大灣區規劃建設海洋國家公園

來源:南方日報 | 2023年05月23日 16:37
南方日報 | 2023年05月23日 16:37
原標題:院士建議大灣區規劃建設海洋國家公園
正在加載

  大灣區科學論壇舉辦多場分論壇,聚焦人工智慧、海洋科學、“一帶一路”等主題

  院士建議大灣區

  規劃建設海洋國家公園

  5月22日,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舉辦了多場分論壇,主題涵蓋人工智慧、海洋科學、納米科學以及“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等。其中,“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分論壇為本屆大灣區科學論壇首次設立,與會科學家探討了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關鍵性問題。大家認為,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粵港澳大灣區可以在諸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在海洋科學分論壇上,聚焦海洋物種保護,中國科學院院士魏輔文建議,粵港澳大灣區應當加快海洋國家公園規劃與建設的步伐。

  海洋開發應建立優先保護地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不少生態保護領域科學家也來到大灣區科學論壇現場,分享研究成果與發展建議。

  在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健康項目全球總裁克裏斯蒂安·沃爾澤(Christian Walzer)看來,野生動物保護最大的挑戰是平衡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之間的關係。

  他以土地使用為例説,人類砍伐森林,將更多土地用於農業、礦業、工業發展。但森林的減少會影響生物多樣性,對野生動物的生存構成挑戰。此外,森林的減少也可能影響當地氣候,影響人類和動植物的生存。

  沃爾澤説,許多傳染病都起源於野生動物。本來野生動物與人類並無交集,但人類侵佔野生動物棲息地,或者進行野生動物買賣時,就創造了人類與野生動物新的接觸區域。在這些接觸區域裏,病毒就有可能進化,從動物傳染到人。“保護環境,保護野生動物,也是保護人類的健康。”他呼籲。

  聚焦海洋物種保護,海洋科學分論壇設置了深海生態保護專題,江西農業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魏輔文等生態學者為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建言獻策。

  針對大灣區海洋物種的保護,魏輔文建議加強海洋國家公園的規劃與建設。他介紹,目前多個省份正規劃建設海洋國家公園,如遼河口國家公園、黃河口國家公園以及長島國家公園。作為對標,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珠江口海洋國家公園或南澎列島海洋國家公園,也需加快規劃與建設的步伐。

  在從事多年陸地生物保護的研究之後,魏輔文將目光轉到海洋。“海洋生物多樣性的研究其實大有可為。”除了理論研究之外,魏輔文也在關注鯨豚類、海龜、珊瑚、海洋魚類、候鳥遷徙的保護,在他看來,這些都意義非凡。

  魏輔文和團隊從多個維度揭示了全球海洋動物多樣性分佈格局,他們發現,通過建立22%的海洋優先保護地,可實現95%以上的海洋動物物種、遺傳和系統發育多樣性的有效保護。“保護與開發應該並重,到底需要保護多少比例的海洋面積才能讓生態與經濟保持平衡,需要從多維度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角度進行評估,得出科學結論。”他説。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

  大灣區大有可為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週年。十年來,“一帶一路”倡議得到了越來越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響應參與。“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分論壇上,科學家圍繞大灣區與“一帶一路”建設各抒己見。

  “科技創新是‘一帶一路’創新之路建設的核心內容和重要驅動力,也是各國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的關鍵。”大灣區科學論壇主席、“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白春禮表示,在新科技革命的背景下,世界科技創新面臨的挑戰,對於構建“一帶一路”創新之路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郭華東看來,對“一帶一路”沿線的一些發展中國家而言,“數字鴻溝”是一個重大挑戰。“由於數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這些國家在技術層面無法跟上潮流,導致它們與發達國家間的差距變得更大。”

  對此,郭華東認為,中國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發起國,和沿線發展中國家共同應對挑戰,粵港澳大灣區在其中大有可為。首先,憑藉獨特的區位優勢,大灣區對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大灣區在科學技術方面具有領先的優勢,能夠用數字技術等成果彌補沿線發展中國家存在的“數字鴻溝”。

  從海洋領域出發,廈門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焦念志認為,中國作為一個海洋大國,應立足國情,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軟硬體的支撐。

  焦念志説,大灣區在自然資源方面優勢突出,應當一馬當先,在海洋環境保護領域探索建立示範基地或示範區,形成標準與規範,發揮影響力和引領作用,對全球治理作出應有的貢獻。

  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崔鵬則提出了“韌性”這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點,他指出,提升災害應對能力是增強發展“韌性”的重要內容。

  “防災減災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需要科學的認知、先進的工程技術、風險管理的舉措、相應的産品等一系列要素。”崔鵬説,大灣區作為中國經濟和科技發展的引擎,有完善的産業鏈和頂尖的研究機構,有能力在未來持續發揮優勢,幫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有韌性的災害應對體系。

  人工智慧發展

  需科研産業“雙輪驅動”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人工智慧有什麼優勢?人工智慧分論壇上,專家們普遍認為,人才是最核心的優勢之一。

  “無論是從人口結構年輕化還是從受教育人群比例來看,粵港澳大灣區的人才活力應該都是全國最好的。”香港大學副校長宮鵬説,“年輕人的創造力,加上多年來大灣區的積累,為我們下一步發展創造了無限可能。”

  除了本身的人才基礎外,宮鵬認為,在全球範圍內,憑藉創新的發展氛圍、政府對人才的扶持力度等,粵港澳大灣區就像一個“磁鐵”,吸引著高質量人才前來發展。

  “以香港大學為例,由於大灣區經濟的發展以及創業環境活力的提升,我們在匯聚人才方面也更具吸引力。”宮鵬説,這也得益於政府部門對香港大學發展的支持,“我們給予年輕人蓬勃發展的空間,促使學科建設更加完善,助力科學和産業化的發展。”

  在鵬城實驗室雲腦使能研究所所長張偉看來,發展人工智慧,傳統産業的健全也是大灣區的優勢之一。“人工智慧的發展需要有軟硬體一體的基本支撐,而大灣區具有這樣的産業配套能力。”他説。

  此外,張偉表示,未來大灣區人工智慧的發展需要科研和産業“雙輪驅動”,“光有科研不夠。如果沒有一個巨大的應用需求去牽引,科技也很難從後臺走向前臺”。

  無疑,經濟發展勢頭強勁的粵港澳大灣區,擁有豐富的科創技術應用需求。

  “人工智慧技術在我們醫院裏早已有所應用。”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副院長卓業鴻表示,“眼底一拍照,眼病早知道。通過人工智慧機器,我們可以自動為眼科病人生成初級診斷,在此基礎上再給專科醫生判斷,提升診療效率。”

  地處廣州的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擁有我國第一個獲批准建設的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卓業鴻介紹,人工智慧發展並應用於醫療領域,將能夠有效為健康人群進行疾病早期篩查、風險預警,從而提前預防、精準干預,助力健康中國。

  張偉表示,在粵港澳大灣區,無論是人才、傳統的産業基礎,還是政府的推動力、市場的需求,都為發展人工智慧營造了良好土壤,打造了一個非常好的發展模式,“我們要以創新的精神,保持足夠的韌性,逐漸塑造大灣區人工智慧産業優勢”。

  會場直擊

  鐘南山研判新冠疫情最新形勢並透露:

  能覆蓋XBB變異株的疫苗很快面世

  5月22日,在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生物醫藥與健康分論壇上,“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對當前新冠病毒感染的最新形勢與防控重點作出研判。他認為,有基礎疾病的人群在現階段應該將防疫重點從預防重症轉向預防感染,加強接種能覆蓋更多變異株的疫苗。他透露,已有2種能夠覆蓋XBB變異株的疫苗即將通過評審上市。

  結合大數據模型,鐘南山團隊對全國2023年新冠疫情(XBB變異株)進行了趨勢預測。鐘南山介紹,根據預測模型,這波疫情于4月中旬起峰,到5月底感染波峰約為每週4000萬人,到6月底波峰約為每週6500萬人。但他同時強調,這是基於模型的計算預測,“可能不準”。

  “我們對新冠病毒形成群體免疫了嗎?我認為回答‘是’也‘不是’。”鐘南山説,“是”的回答,是因為多項研究表明,感染新冠病毒後,人體內的中和抗體在4個月後開始逐漸降低,特別是對於XBB變異株的保護作用比較差。但是,人體內還存在結合抗體,可激活細胞免疫,因此在感染6—7個月內仍能起到保護作用。

  鐘南山説,“不是”的回答,則因為再過一兩個月,在去年12月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體內的抗體和免疫都會降低。“病毒變異太快,因此不能一勞永逸,有可能再次感染”。

  對於可能逐漸增高的感染波峰,鐘南山提醒,儘管大多數人的“二陽”症狀較輕,但也有少數有基礎疾病的人群可能會發展為重症,這些人群是預防和救治的重點。

  根據鐘南山團隊一項針對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的研究,研究團隊發現重症患者中患有重症肺炎的不到50%。此外,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對循環、神經、腎臟等系統的影響較大。

  “有基礎病的重點人群現在要預防感染,而不是預防重症。因為有基礎病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後,可能導致原有的疾病加重。”鐘南山呼籲,接下來要倡導以預防為主,加強廣覆蓋疫苗的接種工作,特別是有基礎疾病的人群、免疫低下人群、老年人群等,需要注射新的疫苗。

  5月18日,世界衛生組織諮詢小組對今年的新冠疫苗加強針更新作出建議,提出新的疫苗應主要針對目前佔主導地位的XBB變異株,未來將不再推薦針對新冠原始毒株的疫苗。

  鐘南山在論壇上表示,及時注射覆蓋XBB變異株的疫苗可減少額外死亡,因此,研發針對XBB變異株有更好保護能力的疫苗非常重要。他透露,國內正在研發多價mRNA疫苗、亞單位蛋白疫苗等,這類廣譜疫苗可以預防德爾塔、奧密克戎BA.5、XBB等變異株,即將通過評審上市。

  科學家對話

  澳門科技大學副校長、講座教授譚廣亨:

  “澳門科學一號”打開闔作新空間

  5月21日16時,首顆內地與澳門合作研製的空間科學衛星“澳門科學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在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會場,澳門科技大學副校長、講座教授譚廣亨一直關注著發射進展。作為“澳門科學一號”項目落戶單位,澳科大的科研團隊將利用衛星數據全面開展科研工作。

  譚廣亨是外科醫學專家,在大學的治理方面也有豐富經驗,曾擔任香港大學首席副校長,去年4月履新澳科大。在他看來,這顆衛星的成功發射對澳科大有重大意義。“它開闢了澳門與內地在航天等創新科技領域開展合作的新路徑,拓展了以內地為基礎、澳門為窗口開展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廣泛合作交流的新空間”。

  南方日報:澳科大如何參與“澳門科學一號”的科研與應用?

  譚廣亨:“澳門科學一號”發射成功以後,全校師生都非常激動。澳科大建有月球與行星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團隊很有實力。澳門的科研及工程人員直接參與了衛星科學應用系統及地面系統的研發和建設。成功發射後,本月底開始,澳科大團隊將在西安進行6—12個月的在軌測試工作。測試完成後,衛星將轉交給澳科大團隊使用至少5年,他們將利用衛星數據全面開展科研工作,進一步加快我國在空間天氣預報、地磁導航等領域的研究進程。

  南方日報:澳科大如何積極參與大灣區科技創新和高等教育的合作?

  譚廣亨:澳科大積極投入大灣區發展,佈局了行星科學、中醫藥等重點學科方向,並且發揮自身優勢,為推動大灣區對外國際合作貢獻力量。同時,學校還重點發展交叉學科,成立創新工程院,重組醫學單位成立醫學部,將中醫藥與西醫、人工智慧等學科結合,近期還成立了人工智慧醫學中心。

  我認為,這些都是與大灣區發展息息相關的領域。比如珠海市人民醫院也是澳科大的附屬醫院,醫學人才和學生可以到大灣區各地不同的三甲醫院交流學習,對雙方是互利的。

  南方日報:對大灣區進一步強化科技合作,您有何建議?

  譚廣亨:澳門在一些領域有著世界一流的人才和團隊,大灣區內地城市能夠為産學研發展提供很好的平臺。在推動港澳的科研成果轉化落地方面,希望能夠推動建立“綠色通道”。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建設就是很好的嘗試,澳科大也將利用好這一重要平臺,爭取更大的發展。

  香港科技大學講席教授、廣州海洋實驗室香港分部主任錢培元:

  香港分部是實驗室對外合作窗口

  5月22日,香港科技大學海洋科學系創系主任、講席教授,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下稱“廣州海洋實驗室”)香港分部主任錢培元在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現場接受南方日報採訪時説,香港分部成立近4年來,已成為廣州海洋實驗室對外合作窗口,廣東省實驗室設立港澳分部的模式值得推廣。

  南方日報:廣州海洋實驗室香港分部設在香港科技大學,這一合作是如何促成的?

  錢培元:我和廣州海洋實驗室主任張偲院士很早就認識了,我們的合作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廣州海洋實驗室在謀劃階段我便參與其中,雙方在多次溝通中産生在香港建立廣州海洋實驗室分支機構的意願。在多方推動下,香港分部順利揭牌。我們希望通過設立香港分部,深化粵港澳大灣區海洋科研的合作,吸引更多海洋研究的人才,並且建設國際合作交流的窗口。

  南方日報:香港分部成立近4年,主要取得了哪些進展?

  錢培元:在人才引進上,我們吸引了101位科學家,他們來自8個國家23家研究機構。在目前全球頂尖的四大海洋研究機構中,有3家機構的專家加入了我們。在科研成果上,我們發表了370多篇論文,其中近30%在世界頂級刊物上發表。截至2022年8月,我們已申請了12項國際專利,這些成果全部由香港科技大學和廣州海洋實驗室共同擁有。

  南方日報:您認為廣東省實驗室在港澳設置分部的模式可複製推廣嗎?

  錢培元:我認為這種模式值得推廣。廣東科研單位在港澳設立分支機構或分部,能促進粵港澳學者交流,給年輕人創造互相學習的平臺。例如,廣州海洋實驗室香港分部成立後,我們組織了90多場學術交流活動,內地的青年科學家可以和香港及國際科學家進行更多交流,香港科學家和學生也能加深對內地的了解。

  南方日報:您認為在海洋科學研究方面,粵港澳大灣區有哪些特色和優勢?

  錢培元:粵港澳大灣區的不同城市都有各自的優勢,比如香港國際化程度更高,也有很多科研實力強勁的高校;深圳的創新實力很強;廣州在産業化上也有優勢。大灣區內的城市深化合作,各自發揮所長,就能夠實現合作共贏。此外,香港、廣州、深圳都有很好的港口,不但有利於航運和物流,也有利於海洋科學研究的開展。

  鵬城實驗室雲腦使能研究所所長張偉:

  以積極心態擁抱人工智慧

  5月22日,出席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的鵬城實驗室雲腦使能研究所所長張偉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人工智慧正在朝著“系統智慧”方向發展,將賦能各産業,造福人類社會。他希望大家都能夠以積極心態去擁抱人工智慧所帶來的改變,“科技沒有好壞,主要看是掌握在誰的手裏”。

  南方日報:您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人工智慧産業未來會如何發展?

  張偉:目前全球的人工智慧已經從早期的感知智慧進化到認知智慧。認知智慧是以模倣人類認知理解記憶思維等能力為基礎的智慧,就像ChatGPT,能夠回答人們提出的各類問題,其回答方式也符合人類的一貫思維模式。而未來,我們需要演繹的是人工智慧系統,朝著“系統智慧”方向發展。在鵬城實驗室,我們已經投入了大筆經費來打造人工智慧算力系統,可促進我國獨立自主可控的技術發展,也能夠兼容業界最先進的前沿技術,形成突破傳統研究範式的能力。

  南方日報:什麼是“系統智慧”?

  張偉:簡單來説,系統智慧就是能夠結合更廣泛的信息做決策。在面對宏觀複雜問題時,很難用單一學科、單一領域的知識來解決。比如,在面對突發的洪水時,人類沒辦法準確預知水量而採取較保守的調度方案。但如果設立一個人工智慧水循環調度系統,基於遙感數據、氣象數據、水文數據、地質數據等進行人工智慧綜合分析計算,就能提升預測準確性,並及時進行水量調度。調度時,這個系統會提前把水庫的水合理轉運到其他缺水的地方,既解決乾旱用水問題,又防止了洪水來臨時潰堤,減少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的衝擊。

  所以,ChatGPT這樣的認知智慧使生活更方便,但系統智慧是能夠將“有害”變成“無害”,甚至是變成“有利”,真正運用於産業當中,造福人類社會。

  南方日報:您會擔憂未來人工智慧取代人類的工作嗎?

  張偉:人類的“終章”我們終究是無法預計的。基於目前人工智慧的能力,我認為下一步最重要的肯定是人和機器的協同問題,人類如何和人工智慧結合在一起,形成更好的工具。因此,我們不需要恐懼,擁抱總比拒絕要好。擁抱了,才能知道怎麼去控制它;拒絕了,那人類就不發展了。我個人還是希望大家能以積極的心態去擁抱人工智慧。但人工智慧是需要向善發展的。我們發展科技的初心是以人為本,而不是去進行商業逐利。科技沒有好壞,主要看是掌握在誰的手裏。

  (南方日報記者 卞德龍 任燚 王一晴 陳伊純 朱曉楓 鐘哲)

編輯:陳瑞姬 責任編輯:丁鵬飛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精彩推薦
正在閱讀:院士建議大灣區規劃建設海洋國家公園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