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捷共中央總書記、共和國總統——古·胡薩克

《蘇聯東歐問題》 記者:邱桂榮

核心提示:1913生1月10日,胡薩克出生在布拉迪斯拉發市近郊一個斯洛伐克族的工人家庭裏。1929年,年僅16歲的胡薩克參加了共産主義青年聯盟,投身於青年運動的洪流中,後來成為斯洛伐克青年反法西斯聯盟的創始人之一。
已被0家媒體轉載
查看
收藏
  • 開心網
  • 人人網
  • i貼吧
分享
分享
1 1 1
深度調查

深度調查|房價普漲背後的激烈博弈

今年四月“國五條地方細則”實施以來,政府試圖穩定樓市價格,但開發商應對招數頻出,調控政策面臨考驗。央視網記者通過調查,隱約發現了樓市各方正進行著的激烈博弈。[詳細]

手動刷新 更新時間:10:21:50

---------------------------------------------

---------------------------------------------

 受命于危難之時

1968年4月,胡薩克重新登上了捷克的政治舞臺,擔任政府副總理,負責聯邦制的籌備工作。胡薩克的工作是富有成效的,同年10月便公佈了聯邦組織法,1969年1月即開始正式實行聯邦制。從而比較穩妥地解決了長期未能解決的民族問題。在杜爾切克執政時期,胡薩克積極支持杜布切克的改革路線,曾參加制訂“行動綱領”。他認為,這一時期是黨和國家發展史上一個偉大的,輝煌的時期。但是後來由於捷共內部各派政治力量之間的矛盾和鬥爭加劇,加之杜布切克執政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失誤,以及外界因素的影響,捷克的形勢變得十分嚴峻。五國軍隊開進捷克後,胡薩克曾以副總理的身份同捷共其他領導人一道參加了莫斯科會談。回國後,在斯共代表大會上胡薩克當選為斯共中央第一書記,並於同當年(1968年)當選為捷共中央委員,主席團委員、主席團執行委員會委員。1969年4月,在杜布切克已無力再繼續領導下去的情況下,胡薩克出任捷共中央第一書記(1971年5月起改為總書記),擔負起領導全黨渡過難關的重擔。用他本人的話就是“肩負著艱巨的義務”。

胡薩克上任後,改組了中央領導班子,通過了克服黨和社會上“危機”的綱領。與此同時還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解決複雜的經濟問題,制止了通貨膨脹,逐步達到國民經濟的穩定。這樣就使捷克黨、政、經濟各部門很快走上了正常工作的軌道,1975年5月,胡薩克又取代了年老多病的斯沃博達,擔任了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總統兼武裝力量總司令的職務,成為捷國家歷史上第一個擔任黨和同家最高職務的斯洛伐克人。

胡薩克一生歷經坎坷,磨難甚多,所以他十分珍視人民給予他的榮譽和權力。在擔任黨和國家最高領導期間,他的“務實”、“穩健”的工作作風受到人們的尊敬。

胡薩克作為知識分子出身的領導人十分清楚,科技發展和將其成果運用於實踐將對經濟發展具有關鍵性意義。他曾説:“經濟發展的中心問題是提高社會勞動生産率,而提高勞動生産率的關鍵在於科學技術的發展。整個經濟都應為採用先進工藝和尖端技術創造條件。”1968年捷克事件中有些知識分子和知識分子黨員曾因支持杜布切克被開除出黨或失掉工作。針對這一情況,胡薩克1970年在某煤礦工人集會上特別強調,對有技術的知識分子將給以特別的重視。必須吸收他們參加各類工廠的工作,利用他們的經驗和知識,並旦注意吸收他們入黨。否則捷克這樣先進的經濟就不可能管理好,也不可能得到發展。

在國內政治生活中,胡薩克注重民主,反對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重視政治思想工作。早在1968年胡薩克就曾表示,捷克必須創造一個社會主義民主的新樣板,領導者必須習慣群眾有時會同自己的觀點、看法不一致的狀況。現在在捷克,黨政領導人同青年代表定期會晤已成傳統,通常每年舉行一次。1980年波蘭事件發生後,胡薩克要求捷共黨組織和黨員密切聯絡群眾,發揮模範作用,要求工會改進工作作風,克服工作中的形式主義,注意改善工人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擔任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以後,胡薩克對民族問題尤為注意。他雖然是斯洛伐克人,但在公開場合從來都只講捷語,這對捷克人的民族自尊心是個很大的安慰。

在對外關係方面,胡薩克在十七大報告中再次重申,加強同大家庭尤其是同蘇聯的關係是捷外交的“首要任務”。1987年4月,戈爾巴喬夫訪捷時,雙方表示將進一步挖掘政治合作的潛力,同時在經濟方面將研究一個15至20年合作的設想。但是胡薩克深知,捷克要發展光依賴於蘇聯顯然是行不通的。所以在他執政後的第一個黨代會上(1971年十四大)他就明確提出,捷克將同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發展政治,經濟和文化關係。他認為,資本主義國家同社會主義國家間即使最繁雜的問題也可通過談判解決。本著這一精神捷較好地解決了同鄰國西德和奧地利的關係。1982年,胡薩克親自出訪奧地利,成為捷奧七十多年曆史上第一位訪奧的捷國家元首,並簽署了五項決定。捷共十七大上胡薩克強調,捷準備進一步擴大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各種形式的科技和經濟合作,以便獲取資金和先進技術設備。與此同時,胡薩克還表示要繼續發展同第三世界國家的關係。因為第三世界國家是捷出口産品和技術—,獲取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廣闊市場。

胡薩克早年曾讀過有關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書籍,對這一壯舉表示欽佩。近年來兩國友好關係已得到恢復和發展。1987年4月捷總理訪華和同年6月趙紫陽同志訪捷使兩黨兩國關係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趙紫陽同志訪捷時,胡薩克親自到機場迎接,主持歡迎儀式,又親自把趙紫陽同志送到賓館,並同什特勞加爾一道陪同他參觀飛機製造廠。胡薩克讚揚我國在三中全會以後取得的成果,熱切希望進一步加強和發展在各個領域的合作。他把趙紫陽同志訪捷稱作是“兩黨兩國關係中的重要里程碑,是加強相互了解和同志式合作中的重要里程碑”。

在穩定發展中不斷探索

胡薩克是一位黨和國務活動家,同時又是一位知識淵博的社會學家和“大學者”。在長期繁忙的工作中,胡薩克曾著有一系列理論著作,如《為明天而鬥爭》、《斯洛伐克農民問題》、《列寧主義和捷克斯洛伐克共産主義運動》、《關於黨和捷克斯洛伐克現實的列寧學説》、《黨、國家和人民》、《和平與自由》等。1981年,蘇聯科學捷克斯洛伐克現實的列寧學説、院主席團授予他卡爾·馬克思金質獎章。這是蘇科學院為在社會科學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人設置的最高獎賞。1986年9月,英國一家出版社出版了胡薩克的文集。該文集收集了胡薩克擔任捷共總書記以來發表的講話和文章。胡薩克為文集寫了序言。他説,社會主義作為歷史上出現的一種新的制度,不是一個封閉的制度。它已經在其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地經歷了變化。為了更充分地發揮它的可能性和優越性,我們將不斷地探索新的方式。1976年捷共十五大上,胡薩克重新提出改革經濟體制的問題,以克服當時面臨的經濟困難,從而揭開了第三次改革的序幕。他曾表示,捷只能走改革這條路。1977年曾制訂了《效率和質量綜合管理試驗條例,,1980年1月在《條例》基礎上政府通過了《完善國民經濟計劃管理體制的一整套措施》,從1981年起在全國實行,實施的結果表明,“整套措施”在提高勞動效率和産品質量、節約能源和原材料以及降低成本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促進了經濟的發展,1986年在捷共十七大上胡薩克又提出了到2000年加速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1987年捷共中央主席團又通過了《經濟機制改革原則》。目前捷正在對經濟機制進行改革,胡薩克稱這是捷自1948年以來管理體制上進行的最大的一次改革。胡薩克對此強調指出,在這一過程中要運用實現民主集中制原則的新概念一一社會主義經濟的計劃管理的新哲學。也就是在大力提高價值手段作用的情況下從行政管理過渡到經濟管理。基於前兩次改革失敗的教訓,胡薩克提出了經濟改革必須同社會深刻的民主化相結合,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等原則。

版權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央視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已經本網(臺)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網友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