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調查》欄目解析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20日 22:40)
《新聞調查》是中央電視臺最具深度的調查類欄目,節目時長每期45分鐘,每週一期。
它以記者的調查行為為表現手段、以探尋事實真相為基本內容、以做真正的調查性報道為追求目標,崇尚理性、平衡和深入的精神氣質。
第一節《新聞調查》的創辦
央視新聞戰略佈局三步走:從《東方時空》到《新聞調查》
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電視媒體的發展呈現出三大趨勢,對此專家用三個走向進行了概括:走向娛樂、走向財經和走向調查。而“走向調查”的標誌則是以1996年5月17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調查》的創辦為標誌的。
如果説1993年5月,《東方時空》的問世是中央電視臺新聞改革的第一步,那麼1994年4月1日推出《焦點訪談》,則是中央電視臺進行新聞改革的第二步。而《新聞調查》的創辦則是第三步。逐步走向深入的新聞欄目改革,標誌著中央電視臺正向國際大臺邁進。
正是由於這個欄目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所以對於從業人員的要求也就特別高。
1996年年初,當時的評論部主任孫玉勝找到了時任《焦點訪談》一組製片人的張步兵和《東方時空 音樂電視》的製片人王堅平來擔綱重任,《新聞調查》最初的兩個領軍人物順利會師。
很快,中國電視界最優秀的一批電視人逐漸匯聚在《新聞調查》的大旗之下,他們有:
張潔:從《東方時空 東方之子》加盟《新聞調查》,編導的節目《生命》獲第36屆亞洲—太平洋地區廣播聯盟特別獎,2003年起任《新聞調查》第四任製片人。
夏駿:1996年加盟《新聞調查》,《改革開放20年》總導演,1998年任《新聞調查》第二任製片人,曾任民營銀漢電視公司總經理。
賽納:1996年加盟《新聞調查》,2000年任第三任製片人,2003年創辦《面對面》並任首任製片人,現負責新聞評論部的節目研發。
王利芬:1996年加盟做出鏡記者和編導,代表作《透視運城滲灌工程》、《跨世紀的握手》,後創辦《對話》、《經濟信息聯播》,曾任cctv廣經信息中心資訊節目工作室主任。
劉春:1996加盟《新聞調查》,曾任執行製片人,編導了《山頂上的希望》、《成克傑腐敗案》等,現為鳳凰衛視中文臺副臺長。
錢鋼:著名報告文學作家,1996年9月加盟,任記者、策劃,後任《南方週末》主編,現任上海大學和平與發展研究中心學者、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中國項目”負責人。
王志:1996年加盟,任出鏡記者,代表作《與神話較量的人》。現任《面對面》出鏡記者和第二任製片人。
……
但是《新聞調查》到底做什麼?剛剛匯聚到一起的這個團隊並不是特別清晰。
後來,時任新聞評論部主任孫玉勝和副主任袁正明明確提出:“我們要做中國的《60分鐘》”,讓大夥明白了要幹什麼,並由此自然而然地構想出未來節目的形態。
《60分鐘》是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王牌節目,是美國歷史最悠久、收視率最高的10個節目之一,曾經連續22年高居全美收視排行榜前10名。在分析研究《60分鐘》節目的過程中,確立了把《新聞調查》做成調查類節目的共識,並提出用調查的方式來做這種深度新聞節目的設想,對理想中的節目形態做出了初步界定。比如採用紀錄式的雙機拍攝方式,使用專任出鏡記者,節目既是拍攝採訪對象,也是拍攝記者的活動,這在當時的中國電視界是開創性的。
第一期開拍的節目:《西古縣村紀事》
1996年4月,中央電視臺對晚間9點段實行競標,共有近10幾個欄目參加招標,有新聞類的、文藝類的、社教類的,其中《新聞調查》為全臺上下所矚目被寄予厚望。為了迎接這次競標,製片人張步兵確定了兩個選題作為樣片開拍,一個是西古縣村紀事,一個是宏志班。《宏志班》由夏駿負責,《西古縣村紀事》由張潔負責。
西古縣村距北京不到200公里,是河北易縣的一個貧窮移民山村,當時村民的生活很大程度依靠各級政府的救濟。就是這樣的一個村子,村幹部卻貪污了全村人的口糧30多萬斤。村民出於生計的迫切需要強烈要求撤銷村幹部,卻受到了當時鄉政府和縣政府的打擊報復。
接到群眾的舉報後,張潔受命帶領攝製組前往調查事件的真相,這是《新聞調查》籌備期間開拍的第一期節目,也是《新聞調查》的第一次調查性報道的實踐,時間是1996年1月。
在《西古縣村紀事》開拍的時候,《新聞調查》到底應該按一種什麼樣的方式去做,大家腦子裏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不是特別清晰,因此《西古縣村紀事》和《宏志班》還被寄予了另外一種任務:通過這兩個樣片,在實踐過程當中形成節目操作的基本形態和流程,探索《新聞調查》到底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節目。
在張潔帶領攝製組出發前,製片人張步兵交待了三句話:《焦點訪談》的題材、《東方之子》式的採訪、《生活空間》的拍攝方式。
對於《西古縣村紀事》來説,題材一是村幹部貪污30多萬斤糧食事關腐敗;二是村民要求重新選舉村幹部,涉及民主;三是縣鄉幹部壓制群眾民主要求,有很強的矛盾衝突。所以題材屬於焦點之列自然不在話下。
所謂《東方之子》式的採訪,則是強調平視、客觀和帶有一定質疑色彩的訪問態度。
而《生活空間》的拍攝方式,就是要把生活場面原生態地記錄把紀錄片的魅力應用到片子中。正因為要原生態的跟蹤記錄,張潔帶領攝製組先後去了四次西古縣村,歷時數月。在幾個月的拍攝時間裏,攝製組總共使用了80多盤磁帶。80多盤對張潔來説是個什麼概念呢?攝製組回到北京後,這些磁帶鋪滿了他的宿舍。這樣高的片比,也是當時一般節目所罕見的。
誕生於1996年的《西古縣村紀事》,她的命運註定是多舛的。
由於節目涉及到上訪,涉及到三農涉及到基層民主這一尖銳的矛盾,並且當時還出現過類似節目播出後成百上千的人上訪的現象,所以《西古縣村紀事》在當年未能播出也就不奇怪了,更重要的是它使《新聞調查》不得不轉換路數。
首播節目《宏志班》
《新聞調查》開拍的第二個樣片是《宏志班》。
節目講的是北京市廣渠門中學為救助北京地區成績優秀而經濟困難的學生,將這些學生編在一個班裏,取名宏志班。宏志班選擇學生的原則有兩個:一是北京市月收入不足200元的家庭中的孩子;其二是品學兼優。被招收的學生,學校免全部學費,並在高中三年每年給予1,500元的生活補助。
幾個月以後,《宏志班》節目面世,製片人張步兵和王堅平意外的發現,節目比他們想象的要好。
首先《宏志班》對主題開掘得豐富讓人感到意料。節目從一個小角度切入,在理性層面上做出了多層次的剖析:既有心理層面,又有社會層面;既有理性透視的層面,又有孩子和老師情緒的一面,有故事,有情感,更有深度思考。
另外,作為調查記者的白岩松,對題材的把握能力以及現場評述能力也極強,他的現場調查、現場評論與夏駿對理性層面的剖析很好地結合在一起,讓大家覺得眼前一亮。
《宏志班》這樣一個小的題材,做出了特殊的味道,讓人感到很豐富飽滿入情入理,不乏情感和故事,更閃現出理性的光輝。這給《新聞調查》的創作提供了一種思路:小選題也可以從理性的角度進行多層次透視,也可以做得很豐富。而這種多層次的深刻理性,又可以通過一些細節和故事來表達和展開。
在結構上,編導夏駿將節目分成幾個邏輯層次向前推進,在每一層次的結尾,通過記者串場進行總結,從而引出下面新的調查點,比如説到“宏志班”的學生受社會各界關注時,立即引到下一個層次:這些學生會成為明星嗎?他們會感到自己與別人不一樣嗎?由這些問題引出下面的調查。
段落的設置也別具匠心。每一個段落都不太長,隔8到10分鐘打一個隔斷,使整個節目張弛有度、抑揚有序,不是一個長長的段落讓人感到沉重和疲勞。
由於《宏志班》強烈的形式感,從形式到內容上呈現出的獨特形貌,所以這個節目一面世就奠定了《新聞調查》的基準節目樣態:雙機拍攝、記者現場採訪、現場評述,對事件多角度分析、遞進式探究。
緊接著,《宏志班》作為《新聞調查》的樣片參加中央電視臺晚間九點時段節目競標,以排名第一的實績脫穎而出,奪得週五黃金時段。
1996年5月17日,《新聞調查》正式開播,首播節目《宏志班》。
開播時欄目打出的口號是:“正在發生的歷史,新聞背後的新聞,”。
第二節《新聞調查》發展的三個階段
從1996年到至今,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進步,《新聞調查》也經歷了從多樣化探索向調查性報道的飛躍,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階段(1996年—2000年)——多元探索時期。提出“從現實到理想”的“三步走戰略”: 主題性調查——事件性調查——內幕調查,在以主題性報道為主的同時,也對多種類型的節目進行了探索。
儘管《新聞調查》創辦之初,欄目組對調查性報道有一定的理解和幾乎是出於天然的直覺追求,但是當時的輿論環境不太適合做調查性報道。當時分管《新聞調查》的央視新聞評論部副主任袁正明提出了三步走戰略,就是在三年的時間之內,由主題性調查過渡到事件性調查,最後過渡到內幕調查。
從1996年到1997年,是主題性調查佔據主流的階段。所謂主題性調查,就是先宏觀立論然後找素材印證。選題多是關乎國計民生的重大社會熱點問題,比如《國企改革備忘錄》、《明天怎麼看病》、《公交能否優先》、《鐵路面臨重大改革》、《買房:夢想還是現實》等等,後來還觸及到相對敏感的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比如北京公開選拔副局級幹部。
主題性調查從改革開放的大主題來觀照社會現象,結合老百姓關心的問題,進行理性的探討和思考。在結構上,主題性調查靠的是理性的推演,呈現出鮮明的三段論特點,就是出現了什麼問題?原因是什麼?如何解決?拿《公交能否優先》來説,第一個邏輯段落是説北京日益加劇的交通擁堵,老百姓坐車難;第二個邏輯段落是説造成擁堵的原因,分析為什麼坐車難──車和路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第三個邏輯段落是怎麼解決──優先發展公共交通。這類似議論文的擺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經過前面兩年的探索和人員的磨煉,1998年年初,《新聞調查》在欄目定位和節目質量上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總結和調整,逐漸確立了進軍新聞主戰場的欄目定位,在重大新聞事件上進行拼搶,最快的時候三天到一週就搶出一期節目。對此,欄目的宣傳詞做了這樣的表達:“重大新聞事件背景調查全面深入,國計民生改革熱點話題難點疑點解惑;大時代背景下的新聞故事一波三折”。
1998年,《新聞調查》在重大新聞事件的主戰場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克林頓訪華、政府機構改革、抗洪等重大歷史事件歷史時刻,《新聞調查》都有充分而厚重的表現,播出了《跨世紀的政府》、《面對分流的公務員》、《大國的握手》、《保衛荊江》、《荊江:第六次洪峰》、《鋼鐵八連》、《江總書記到安徽》等很有影響力的節目。
進軍新聞主戰場也使得《新聞調查》的收視率在1998年有了顯著提高,平均收視率一直在列中央電視臺9點時段前茅, 80%的節目進入當年全臺收視率排名的前15名。這一年,《新聞調查》迎來了第一個豐收年,逐漸成為中央電視臺的著名欄目。
另外,在這一階段,《新聞調查》也進行了多種類型節目的探索,有輿情性調查,比如《一言難盡擇校生》、《安全套進校園》;有歷史揭秘調查,代表作是《恢復高考二十年》、《探尋東方馬其諾防線》、《羊泉村記憶》;有紀錄式調查,最著名的是兩部獲得國際大獎的作品《大官村裏選村官》和《第二次生命》,還有心理層面調查,《從市長到囚犯》、《貪官胡長清》、《少年兇犯獨白》、《戒毒者自白》;也有標準的調查性報道,即當時所謂的內幕調查——《透視運城滲灌工程》,對於探索時期的《新聞調查》來説,這期節目顯得彌足珍貴。
第二階段(2000年到2002年)——發展時期,提出“探詢實事真相”。
從1996年開播到2000年,《新聞調查》進行了多元探索,不斷拓展了新的空間和領域,製作了一系列反響強烈的節目。但同時,也給人們留下了包羅萬象的印象。如何解決《新聞調查》的欄目收視期待問題,解決節目內容個性化問題,這也是困擾《新聞調查》多年的一個問題。
要解決觀眾的收視期待,解決欄目的個性問題,就必須把《新聞調查》與同類新聞評論節目、深度報道節目、專題節目區分開,就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節目訴求。於是,《新聞調查》開始思考放棄一些東西,提出了“探尋事實真相”的創作理念,並對真相做了解釋和界定:“真相就是正在抑制或被遮蔽的實施。有的真相被權利遮蔽,有的被利益遮蔽,有的被道德觀念和偏見遮蔽,有的被集體意識遮蔽,有的被狹窄的生活圈子和知識技術遮蔽”。而《新聞調查》的任務就是要通過記者的調查揭示真相,要挖掘出被一個機構或被一部分人遮掩的事實真相,挖掘內幕。
這個定位清晰後,主題性、話題性的選題逐漸淡出,突出的是對事件背後黑幕的調查,比如南丹礦難調查,山西煤礦的礦難調查,海登神話的背後、東突恐怖勢力揭秘等等,《新聞調查》的品質越來越純粹。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節目得以問世,如《行賄日記》、《少女董書君》、《黑色交易》、《溫嶺黑幫真相》、《絳縣的經驗》、《海登神話》、《行賄大公家》、《范李之死》、《遠華大案》(上下)、《艾滋病人小路》、《南丹礦難內幕》、《黑哨內幕》、《藥品回扣內幕》、《向農民道歉》、《與神話較量的人》、《揭密東突恐怖勢力》等等,《新聞調查》迎來了歷史上的第二個高峰。第一個收視高峰是1998年,由第一季度的《從市長到囚犯》、《大官村選村官》,到年中的抗洪系列報道,再到年底的《透視運城滲灌工程》,形成了《新聞調查》歷史上的第一次收視高峰。
但是,“探尋事實真相”的道路,並不好走,從節目播出的現實情況來看,只能達到百分之五十的播出率;尤其在2002政策年中,“有真相被隱藏的地方就應該有新聞調查”就變得更為艱難,有十多期節目被斃,那一年類似《“東突”揭秘》、《與神話較量的人》這樣能夠代表《新聞調查》品質的標誌性節目,仍是鳳毛麟角。竭盡全力調查真相的《新聞調查》發現“一期一個真相”在當時的環境下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第三個階段(2003年至今)——成熟時期,提出做真正的“調查性報道”,解決了欄目的核心競爭力問題。
2003年,《新聞調查》的生存環境再次發生變化。2003年5月8日,中央電視臺第一套節目改版,《新聞調查》的播出時間從週六晚21:15改為週一的晚間10:35,由於播出時間的改變,造成了《新聞調查》兩千多萬的觀眾流失。和《新聞調查》處於同一時段的還有《實話實説》、《藝術人生》、《幸運52》、《曲苑雜談》、《同一首歌》、《開心辭典》。與這些娛樂性很強的名牌欄目同臺競技,競爭非常激勵。
其次,2003年5月1日新聞頻道開播後,出現了很多新的新聞評論節目,共同爭奪受眾市場,尤其在央視實行末位淘汰制之後,收視率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成為欄目生死攸關的參考因素。面對市場的壓力,《新聞調查》作為一檔高品質的新聞欄目,如何既堅守品位又能抓住觀眾,避免被市場淘汰,成為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而由《新聞調查》創辦的大型新聞人物專訪《面對面》于2003年的元月十一號正式開播。《面對面》開播以後,《新聞調查》由《從市長到囚犯》開創的被證明屢試不爽的一對一專訪的節目樣式,被剝離了出去。而這個被動的放棄,恰恰從另一個角度促使《新聞調查》的定位必須更加單一和明確。
這一時期,不僅中央電視臺的小環境發生了變化,國家宣傳政策的大環境也有了比較大的變化。首先是十六大順利完成了第四代領導人的交接,新一屆領導人創造了更為寬鬆的政治環境,提出的“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的三貼近原則,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給輿論監督指引了明確的方向,使得《新聞調查》做調查性報道有了更廣闊的空間。為此臺、中心、評論部各級領導要求《新聞調查》加大輿論監督力度,增加剛性報道,做真正的調查節目。而從開播那天開始,《新聞調查》人對於調查性報道的天然追求就一直沒斷過。
2003年4月,《新聞調查》在居庸關召開會議,新上任的第四任製片人張潔明確提出調查性報道將作為欄目發展的終極追求目標,把調查性報道作為《新聞調查》在電視市場上進行競爭的惟一優勢。如果説2000年提出“探尋事實真相”解決了欄目的觀眾期待,那麼提出做真正的調查性報道,則最終徹底解決了一個電視欄目的核心競爭力問題。此後《阿文的噩夢》、《“非典”突襲人民醫院》、《農民連續自殺調查》、《張潤栓的年關》、《派出所裏的墜樓事件》、《無罪的代價》、《遲來的正義》、《命運的琴弦》、《山陰的槍聲》、《鐘祥投毒案再調查》等産生極大社會影響力的節目相繼誕生。在歷經7年多的探索與實踐之後,《新聞調查》終於得以把調查性報道作為欄目終極追求目標和核心競爭力。
調查性報道的全面推行,使得《新聞調查》欄目的收視率明顯上升,在中央臺一套精品時段的排名中名列前三名,在2003年全臺所有欄目的綜合排名中,名列第七,其中專家評價一項第一,並被評為中央電視臺優秀欄目一等獎。另外,據央視公眾資訊統計,自2003年第三季度起,《新聞調查》的觀眾會員量名列榜首。2004年,在中央電視臺所有欄目的綜合排名中,滿意度居第六位。
第三節 調查性報道創作的指導理論
2003年當《新聞調查》旗幟鮮明地打出調查性報道的口號時,國內關於調查性報道的理論研究還不是特別深入,大多是在輿論監督的語境下進行的理論探討。因此,在進行調查性報道實踐的同時,《新聞調查》對於調查性報道的理論進行了較為全面和深入的梳理和研究,形成了自己的操作理念。
《新聞調查》認為,一個選題能否算得上調查性報道,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第一,調查的內容是損害公眾利益的行為;第二,這種行為被掩蓋;第三,調查是記者獨立展開的。只要符合這三個要素,就是調查性報道。
而電視調查性報道是調查性報道中的一類,從實現的過程來看,電視調查性報道有四個特點:
第一,獨立的電視媒體調查。是電視媒體自身進行的調查,並非報道他人的調查行為和調查結果。借助司法或者是紀委的力量所做的大案要案屬於調查節目,不是調查性報道,因為它不是獨立調查。
第二,個性化的調查記者。
對於電視調查性報道來説,出鏡記者的表現尤為重要,既是調查行為的主體,同時也是一個節目的結構元素,他是調查行為的實施者、調查過程的表現者,是欄目的外化標誌和品牌形象,也是《新聞調查》最具調查個性和最具優勢的語匯。《新聞調查》記錄和展示的,是出鏡記者如何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進入事實本身一步步獲取真相的過程。從這個角度上可以認為,《新聞調查》更多的時候是在“拍攝自己”。
因此《新聞調查》對出鏡記者提出了特別的要求:
首先必須有質疑的精神。《新聞調查》的記者必須要有懷疑一切的介入態度和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工作作風。
其次有平衡的意識。《新聞調查》的記者,應該讓事件中的衝突雙方和不同的利益集團有同等的發言機會。
再次高超的現場調查能力。“接近真相,從現場開始”, 出色的現場調查採訪能力對《新聞調查》的出鏡記者來説至關重要。一篇電視調查性報道能否成立,關鍵就看記者在現場有無獨家的發現,以向觀眾證實或證偽。
最後要有獨特的採訪風格。
具備了以上四點,才能稱得上是個性化的調查記者。
第三,深入的獨家發現。強調的是調查記者必須有新的獨家發現,這種發現對揭示事實真相具有推動的作用,能夠深化節目的主題。比如在《運城滲灌工程》節目裏,記者王利芬從蓄水池的地上拔出塞著木頭的水管,揭開滲灌過程的造假真相;《死亡名單》中記者曲長纓在太平間核實死亡人名單、發現被隱瞞的死難礦工;《“非典”突襲人民醫院》中柴靜在北大人民醫院發現把SARS患者寫成普通的患者的名單,甚至劃出一條線就是隔離區,這些都屬於新的獨家發現。
第四,完整的調查過程。就是記者作為調查行為的主體,他的行為貫穿節目的始終。記者在調查當中,提出問題,求證問題,得出結論或者判斷。得出結論完整地揭示真相是調查性報道的最高境界。比如《死亡名單》中,曲長纓通過自己的調查得出死難礦工人數被大量隱瞞這樣一個結論,這是最高境界。但是在很多節目當中做不到這一點,能夠得出的是一種判斷,比如《派出所裏的墜樓事件》,通過記者的調查分析,得出死在派出所的劉駿,死因可能並不是象官方報告那樣是自殺,這是一種判斷、質疑,為觀眾提供了另外一種可能。”
第四節、《新聞調查》的運作機制
為了追求節目的高品質和職業化,《新聞調查》設置了最專業化的細緻分工,有製片人、記者、編導、攝像、錄音、策劃、秘書、製片、統籌、後期製作等工種。一個節目的完成,需要這些工種分工合作。製片人負責欄目的整體運作和日常管理,欄目實行製片人負責制。記者,專司採訪,編導整體把握結構故事,攝像實現內容的影像化,錄音負責聲音的紀錄和表達,等等,每個人都把自己的專業特點都發揮到極致,以確保這個欄目的高品質。以前中央電視臺除了拍一些大的紀錄片,一般很少用專業錄音,都是攝像兼職,而《新聞調查》的錄音全是電影學院錄音係的科班出身。如此專業化的團隊,即使在中央電視臺也是比較少見的。
在專業化分工的基礎上,為保證節目生産運作的效率,從2003年開始《新聞調查》在中國人民大學的人力資源專家的幫助下,在中國電視界首次引入資源管理的概念,建立了一整套有效的管理機制。
第一是建立了一套績效評估體系。這個評估體系的導向非常明確,凡是製作調查性報道,節目的評分就高,攝製組成員拿到的稿酬也就多。只要是調查性報道,根據難度和對抗性,會分別加10分到20分。編導在確立選題的時候就知道,調查性報道的題是能得高分的,而且如果收視率高,還加分。
第二建立了調查性報道的風險機制。此前,有些編導不太願意做調查性報道,原因除了是報酬和一般的調查節目比沒有特別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調查性報道風險大,節目經常不能播出,攝製組的所有成員就拿不到稿酬。於是就出現了這樣的現象:一個好的調查性報道選題,因為難度和風險比較大,有時候題在題庫裏放了半年、三個月都沒人去領。因此,在建立績效評估體系的基礎上,第二步又建立了做調查性報道的風險機制。凡是製作完成的調查性報道,經過製片人驗收而沒有能播出的,攝製組可以拿到這個節目正常稿酬的80%,這80%的風險是由製片人承擔的。打消了攝製組的後顧之憂。
第三是確立了記者中心制。長期以來《新聞調查》一直以編導作為節目創作的核心,先是編導領自己感興趣的選題,然後看讓哪個記者去採訪,記者在創作過程中相對處於被動的位置。但是對於調查性報道來説,記者非常重要,往往起著是主導的作用。因此欄目便考慮以三位出鏡記者為中心建立三個團隊,在個人意願的基礎上,每一個記者固定搭配三到五個編導,攝像錄音也相對固定。記者對自己團隊的選題有一定的否決權,但這同時對於出鏡記者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不僅要勝任採訪工作,還能對整個節目把握得住,善於組織整個團隊的工作。
除了充分利用欄目內的智力資源,《新聞調查》還非常注重借助外腦。早在1996年下半年,就形成了一個外圍的策劃班子,成員包括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陸建華博士、原《三聯生活週刊》的主筆方向明等資深新聞人和專家。後來著名作家、歷史學者吳思、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科研陳昕等也先後成為《新聞調查》的專家策劃。從2000年開始,《中國青年報 冰點》主編李大同、北京師範大學的于丹教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的展江教授等專家,先後做過《新聞調查》的專家策劃。
第五節、生産流程
《新聞調查》的節目生産,從立項到完成整個傳播過程,一般有七個流程,選題遴選——選題申報——前期調查與拍攝——後期製作——樣片送審——節目播出——總結評價。
《新聞調查》選題的主要來源:
l 觀眾來信、來電、來訪、手機短信、電子郵件。
l 通訊員及固定“線人”
l 自主策劃
l 內參資料
l 各部委新聞辦
l 各地聯動媒體信息通報
l 互聯網
l 報紙、電臺等其他媒體
《新聞調查》選題申報程序:
每週一、週四欄目定期召開選題會,欄目組成員將自認為符合選題標準的信息提交選題會篩選討論,經製片人認可後,按照欄目規定的統一格式撰寫選題報告,交製片人審閱,然後呈送分管臺領導審批。批復後的選題報告是製片人安排拍攝任務、編導選擇題材的依據。
《新聞調查》選題遴選的標準有三個:第一是調查性,第二是故事性,第三是命運感。調查性一方面是指事件與公眾的利益密切相關觀眾十分關注,另外,調查性還特指選題具有調查的空間,必須要有等待揭示的真相。
故事性要求題材必須是充滿懸念和衝突的事件,題材具有曲折跌宕的情節。對於一個45分鐘的深度報道欄目來説,故事是形成拉動力的主要元素,題材的故事性張力如何,決定節目好壞。
命運感:《新聞調查》的選題,必須要有人物,不能只有事不見人,必須關注人物的悲歡離合命運沉浮,並通過節目對人物的性格進行一定程度的刻畫。人是節目中最重要最深刻最活躍的元素,是一切節目的出發點,傳播理想的最終歸宿。
前前期調查:
為保證節目的真實深入,立項的選題在攝製組進行前期拍攝之前,往往都要進行先行調查,稱作前前期調查,主要有編導或編導+策劃或者編導+記者以及編導+攝像等方式完成。一是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確定哪些人可以在鏡頭前接受採訪,選擇調查方式和路徑等。完成前前期調查後,如發現節目難以進行拍攝,應向製片人提交書面報告,如可以拍攝,編導應擬定書面拍攝方案,提交製片人。策劃案應該包括編導闡述、採訪要點、拍攝日程、編輯結構、視聽方案等內容,經策劃會討論製片人認可後進入拍攝階段。
前期
攝製組赴新聞事件發生地進行拍攝、採訪。
開機拍攝前,攝製組應該召開會議,就策劃案的內容進行充分溝通,就調查重點、影像化方案和可能遇到的問題做好預案。
拍攝期間,每天晚上總結拍攝情況,及時調整,安排第二天的工作。
剪輯:
後期剪輯是調查成片的關鍵環節。編導需要組織起畫面、聲音和語言等元素,重建事件的邏輯、展現調查的過程、突出調查重點。
無論是調查某個具體事件,還是探究某種社會現象,節目都是在敘事。無論事件或現象多麼重要,倘若觀眾感到節目形式單調乏味,就不會收到預期的傳播效果。因此在後期剪輯中必須講究敘事技巧。
目前,《新聞調查》常用的剪輯格式如下:
片頭:在開始曲中出片頭,色彩穩重,旋律昂揚;
精彩導視:擷取節目中精彩畫面和同期聲,不是內容提要,只求製造懸念,吸引觀眾;
片名:每期節目的標題要儘量中立;
演播室:演播室中主持人簡單引入本期節目,一般是一分鐘以內的導語——或交待播出由頭,或簡單勾勒背景,或關注人物命運,或預先提出問題,但是,不做評論。
出鏡記者現場調查:畫面,同期聲,解説,偶爾配樂——結構最好是懸念重重引人入勝;
隔斷:回合之間有固定的片花隔斷,再現片名,讓觀眾歇三秒鐘;
結尾演播室:不固定,視需要而定。一般在現場調查內容結束後,主持人在演播室簡單總結,最多一分鐘,或報告事態最新進展,或表明媒體立場,或提醒繼續關注,但不下結論。
片尾:出監製和製作人員名單、聯絡方式。
第六節、節目營銷
為了擴大欄目的影響力,提高節目傳播效果,從2003年開始,《新聞調查》逐漸形成了一套節目營銷的理念和體系。對於節目營銷的目的,製片人張潔認為:一是使節目的傳播效果最大化,使傳播過程由過去的一錘子買賣轉變為波浪式推進的複合式傳播;在業內人士和未來新聞從業者中傳播《新聞調查》的新聞理念和職業理想,擴大欄目的影響力;在與專家和受眾的互動中,發現和解決欄目創作中遇到的問題,真正以觀眾為本。
為此,《新聞調查》確立了單期節目的營銷、欄目的營銷和重大活動營銷等多種方式。就單期節目的營銷來説,包括節目播出前的預告、節目播出後的二次傳播、與觀眾的互動交流等。節目預告主要渠道是通過央視新聞頻道《相約新七天》和每日滾動的導視以及綜合頻道的導視等窗口進行,充滿懸念和吸引力的導視,讓觀眾産生強烈的期待和收視慾望,使得節目的收視率和傳播效果得以提高。另外,《新聞調查》和多家平面媒體和網絡有合作,優秀的節目會被一些平面媒體和網絡再次傳播,形成輿論熱點。如果時機適合,還會組織節目的主創人員和網友交流。再者,每年《新聞調查》還會把優秀節目結集出版,形成文本方便讀者長久閱讀。
為了提升欄目的影響力,《新聞調查》還開展了校園行活動,和在校大學生交流新聞理念和職業理想,並就欄目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和專家學者共同研討。2003年12月12日,在北京廣播學院舉行了第一次校園行活動——“電視調查性報道暨《新聞調查》欄目發展高級論壇”。2004年6月10日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了第二次校園行活動——“調查性報道”暨《新聞調查》欄目研討會。2004年11月又在上海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等華東地區的高校舉行了第三次校園行活動。這些活動,受到了大學生和老師的歡迎,專家們並就如何更好地開展調查性報道給予了寶貴的建議,極大地提升了欄目的影響力。
第七節 播出時間、獲獎情況和歷任製片人
播出時間:
首播:
一套 週一22:39
重播:
一套
週二04:19
新聞頻道
週一05:10
週六14:10
週日23:10
獲獎情況
1996年
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社教政治類二等獎 《宏志班》
1998年
第36屆亞洲—太平洋地區廣播聯盟(亞廣聯)特別獎 《生命》
蒙特卡洛電視節紀錄片類女神銀質獎 《大官村裏選村官》
1999年
中國廣播電視學會第十二屆優秀播音與主持作品獎二等獎 《國企最大破産案》
2000年
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社教長片類一等獎 《戒毒者自白》
2001年
39屆亞洲—太平洋地區廣播聯盟(亞廣聯)電視信息類大獎 《婚禮後的訴訟》
2002年
全國法制好新聞一等獎《范李之死》
2003年
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社教長片類一等獎 《揭密“東突”恐怖勢力》
第六屆“杜邦杯”環境好新聞獎 《紅豆杉》
“禮來杯”抗擊非典好新聞獎 《北京非典阻擊戰》
歷任製片人:
首任製片人:張步兵
王堅平
二任製片人:夏 駿
王堅平
三任製片人:賽 納
張 潔
現任製片人:張 潔
責編:復蘇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