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視:
羅科索夫斯基,二戰蘇軍著名將領。他頭腦冷靜、處亂不驚。
在衛國戰爭初期的逆境中屢建戰功。被後人譽為“逆境英雄”。
他性格倔強、堅持原則。從衛國戰爭初期一個機械化軍軍長,最終成為方面軍司令員。
歷程節目《二戰名將》,回望逆境英雄——羅科索夫斯基走過的輝煌歷程。
| |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發動了侵略蘇聯的“巴巴羅薩”行動。在幾千公里的戰線上,面對幾百萬德軍的突然襲擊,邊境線蘇聯紅軍有的被擊潰,有的被包圍,大量的部隊被俘。在這種的艱難的逆境中,有一位蘇軍將軍的表現出與眾不同。他用最快的速度動員了他的機械化軍開赴前線,給德軍有力地打擊,始終完整地保持了部隊的建制。這位逆境英雄就是蘇聯的著名將領羅科索夫斯基。
李克峰:羅科索夫斯基一開始我們説他表現得比較好,但是你不能説(那些他參加的戰鬥)算他的成名戰,因為那都是敗仗,一系列的敗仗,但是他在每一次敗仗中表現得都比較出色嘛。
李克峰:羅科索夫斯基直到了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合圍保羅斯的時候,才算是他的成名之作。
1942年12月,蘇軍包圍了進攻斯大林格勒的30萬德軍。但是經過長期的拉鋸戰,雙方軍隊都已筋疲力盡,而且負責圍殲戰鬥的大量坦克部隊被調往外圍,去阻擊德軍援兵。在兵力不足,時間緊迫,德軍增援部隊在外圍猛烈進攻的關鍵時刻,羅科索夫斯基採用了名為“炮兵進攻”的新戰術。
當時合圍了保羅斯集團軍之後,如果按以往的做法,應該是裝甲部隊突擊,然後收緊包圍圈,一口一口地吃掉它。或者説是用步兵來分割包圍,也是屬於逐次遞進,壓縮它最後吃掉它。這一般是傳統戰術,當時羅科索夫斯基為什麼採用炮兵戰術?
李克峰:還是一個,就是因為外圍的需要他的裝甲兵,結果就把他的部隊的裝甲兵調到外圍去防禦去了,其實他的部隊能夠用來攻擊的力量也非常有限。另外一點德國人對於蘇軍的火炮戰術,就是炮兵應用非常熟悉。所以呢,一開始呢,就是打得很不順手,因為蘇軍經常是長時間炮火準備,接下去是步兵進攻。等你這一套打法老用,就不新鮮了,雖然很猛,但是不新鮮了。人家可以在你炮火準備的時候把步兵從第一線撤出去的,第一線就留觀察哨。等你的炮彈在陣地上打得,消耗得差不多了,步兵開始發起衝鋒了。他再讓主力部隊回去,這樣的話,老用一個方法打不行,所以羅科索夫斯基就在探索著各種各樣的辦法。他在包圍的時候試探了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打法,你比如説炮火準備的同時,步兵就接敵,短時間(炮火)準備完了以後。
主持人:什麼意識等於説步兵和炮彈是同時出發的?
李克峰:這邊開炮,德國人開始後撤,他的部隊就往上靠。當然不會接近炮兵的危險界,一般來説呢,這個炮彈的殺傷是60米半徑,但是要留出200米的危險界。萬一有近彈呢,打炮嘛是沒準的事,特別遠距離。他要最大限度把步兵靠到這個危險界,這個是需要勇氣,還有的時候甚至於違反常規,不進行炮火準備,直接就衝擊。這一點也是出乎德國人意料的,經過這樣反復的交替的,炮火(準備)的長短、先後各種各樣辦法實驗之後,最終探索出一個辦法呢,就是步兵在短促的炮火準備之後,就向敵人的塹壕突擊,這個時候敵人主力在第二道陣地,突擊的過程中,敵人主力必然要向第一道陣地來增援,這個時候的炮兵就採取徐進彈幕的射擊,按照一定的距離間隔地往前打,炮彈就形成彈幕,這是候需要很大數量的炮兵才行,也需要炮兵的準確性。最後他打得(戰術)炮兵就像兩把菜刀一樣在前方這樣剁餡,然後步兵在後面緩慢推進。
李克峰:就等於是在步兵前面豎起一堵墻,所以德軍用原來對付老的蘇軍炮兵的打法呢,就撞在炮彈墻上就吃了大虧。
主持人:也就是説這個都是羅科索夫斯基發明的戰術?
李克峰:應該説這是與很多人一起發明的,但是他作為指揮員,下決心這麼應用,他的決心是很重要的。
主持人:在斯大林格勒的時候吃掉保羅斯(集團軍)當時用的是這種戰術?
李克峰:因為當時實際上包圍起來了也很勉強,這塊硬骨頭不好消化,如果沒有點絕招的話,很可能是魚死網破。要不然就讓他跑了對吧?
主持人:對,那個裏麵包的30萬德軍是精銳呀,雖然它的補給稍微差一點。
李克峰:空投補給多少還有一點,也不是完全斷絕了。
主持人:對呀,(保羅斯集團軍)畢竟是精銳的裝甲部隊。
李克峰:它除了裝甲部隊,還有炮兵,而且最有意思的是,(德軍)為什麼守了很久呢,就是因為他有大量的馬匹。本來要是真正的機械化部隊圍起來還説不定就吃了,但是(德軍)除了機械化部隊以外,還有騾馬部隊,拉炮的馬、拉車的馬。 大車結果德國人靠吃馬肉還混了一段時間。
主持人:結果羅科索夫斯基就採用了炮兵戰術,因為他手沒有足夠的裝甲兵進行突擊?
李克峰:他的步兵也不足夠多。
主持人:就是先拿這個炮火來砸?
李克峰:對。
主持人:拿彈藥來砸,砸得差不多了再往裏衝?
無論在衛國初期的危急時刻,還是斯大林格勒圍殲戰的困難時期。羅科索夫斯基總是能在逆境中取得勝利。但由於用兵戰略的不同,羅科索夫斯基經常在會議上與其他的將軍吵得不可開交,甚至是蘇聯的最高統帥斯大林。
主持人:咱們前面講了一些羅科索夫斯基的事,比如説他那個皮鞋擦得徵锃亮是吧,然後這個扣子也是锃亮,軍服筆挺,這個有點像伏龍之軍事學院的作派。他不是草根出來的吧?
李克峰:他還真是草根階級,他父親是波蘭的一個火車司機。
主持人:他是波蘭人?
李克峰:對 他父親是波蘭人,但是他在沙皇部隊裏服役,就是在一戰中,他是火車司機的兒子,工人階級嘛,而且是産業工人,他不是手工業工人,是産業工人,那麼他在沙皇部隊裏服役,也是進的龍騎兵。
主持人:跟朱可夫一樣。
李克峰:對,跟朱可夫一樣,而且也是當的騎兵士官。
主持人:這個跟朱可夫也一樣?
李克峰:對,這個跟朱可夫也一樣
李克峰:他跟朱可夫是高級指揮員深造班的同學,騎兵高級指揮員深造班的同學,在他們畢業照上,倆人在一張照片上。
主持人:但是要從這兩個人的性格來説,他跟朱可夫就不太一樣了吧?
李克峰:對,從性格來説,他比朱可夫要文雅一些,對下級相對來説比較和氣,可能這也是處理方法問題,並不是原則性的問題。大原則他還是要把握的。
主持人:他不是老跟斯大林爭吵什麼的?
李克峰:他跟斯大林爭吵其實也是偶爾,並不總是這樣,因為斯大林呢,對這個戰役學應該説不甚精通。因為他作為最高統帥,他的主要任務是精通戰略問題,那麼戰役學是他的弱項,可是在戰爭中呢,敵人打到家門口了,他不得不在每一個大的戰役關鍵性戰役中把關,就是説一個大的戰役的決心圖。最終要由斯大林、朱可夫簽字的,這個字簽上了以後,就等於要對歷史負責,所以這個決心圖拿到斯大林那兒以後,比較特殊,他看到這上面有兩個主要突擊,斯大林就不太滿意。因為斯大林經過朱可夫和以前幾次戰役呢,反復給他講呢,一般是一個輔助突擊和一個主要突擊,輔助突擊的任務是吸引敵人預備隊,不讓它去干擾主要突擊,最好把它吸引到這邊來,如果不能也讓它兩面為難。主要突擊是給它一即重拳,這是以前蘇軍的常規做法,那麼在這個地方呢,地形和敵情特殊的情況下,要求進行兩個主要突擊,那麼斯大林基於以前的經驗就對這個提出了質疑,他就説你是不是考慮一下這個問題,在一個會議上當時很多指揮官都在,但羅科索夫斯基堅持這一點。後來斯大林就非常嚴肅地對羅科索夫斯基説,你到隔壁的房間去想五分鐘,你再進來,向我彙報。
主持人:這有點像以前上課的時候似的?給老師提問,老師你這點講錯了,老師説你先不要講了,然後你到門口站著去。
李克峰:然後他就很沒面子,就到隔壁房間帶著地圖去的,過了五分鐘,他拿著地圖回來的,斯大林問他説你想好了沒有,然後他就説還是應該進行兩個主要突擊。然後斯大林就很尷尬,停在那兒,過了幾分鐘,大家以為斯大林要發火,後來斯大林説既然方面軍指揮員認為應該這麼做,那他一定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他就在地圖上簽了字。
主持人:看來斯大林還是挺喜歡羅科索夫斯基的?
李克峰:其實(斯大林)對他在戰爭初期的表現,印象極其深刻,因為戰爭初期有很多不知名的將領,我們不看軍史的人你可能不太了解,基本上打得一塌糊塗,什麼洋相都有。另外有的人是英勇地犧牲在前線了,像他這樣能夠多次曆險,能夠完整地生存下來優秀將領確實不多。
主持人:要是從這個事例來分析的話,羅科索夫斯基的性格應該是屬於蔫倔的那種人。
李克峰:他確實,他認準的事情,他也是比較強的。
主持人:據説大戰結束之後,朱可夫元帥檢閱部隊的時候,是第一個?
嘉賓:是這樣,在當時的閱兵中,元帥有十幾個嘛,大部分元帥都是在隊列裏邊,帶著自己的方面軍也好,都在隊列裏邊,這你從紀錄片能看到。騎在馬上在閱兵式上只有兩個元帥,一個是朱可夫,一個是羅科索夫斯基,朱可夫是替斯大林當閱兵首長,羅科索夫斯基是閱兵部隊的總指揮,實際上這個榮譽是斯大林給他一個特別的獎賞,和其他元帥相比他就脫穎而出,就是説斯大林肯定他的戰功在那麼多元帥裏是僅次於朱可夫,(排)第二位的。
主持人:給他的榮譽還是很高的?
嘉賓:給的榮譽極高的。
主持人:他超過好幾個人。
嘉賓:對。你看在閱兵式上,朱可夫騎一匹白馬,羅科索夫斯基騎一匹黑馬。
主持人:就是朱可夫在前,羅科索夫斯基在後?
嘉賓:羅科索夫斯基先是向他報告閱兵準備完畢,請檢閱。然後他就陪同他檢閱部隊,是這樣的。
主持人:給了很高的榮譽。
嘉賓:對 這是對他的一個肯定。
主持人:羅科索夫斯基有一點,打勝仗的將軍有時候讓人羨慕和崇拜。打敗仗 但是敗而不衰的將軍,讓人感到佩服讓人 感到由衷佩服。
嘉賓:其實斯大林對他戰爭初期的表現,特別的敬佩。所以後來對他一路提升。
責編:戴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