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 | 搜視 | 電影 | 電視劇 | 直播 | 點播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房産 | 家居 | 論壇 | 訪談 | 博客 | 星播客 | 網尚文摘
>> 焦點訪談首頁

  

一塊適應評論主持人生長的土壤

  幾年來,評論部的主持人在觀眾中的影響力漸大,也得到專家認可,從代表中國主持人最高水平的“金話筒獎”的歷屆評選中,可見一斑:

  1993年10月,中國第一屆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十佳金話筒”獎評選,敬一丹榜上有名。

  1995年10月,中國第二屆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十佳金話筒”獎評選,敬一丹、水均益雙星輝映。

  1997年10月,中國第三屆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十佳金話筒”獎評選,敬一丹、白岩松聯袂獲獎。

  1999年10月,中國第四屆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十佳金話筒”獎評選,崔永元獨佔鰲頭。

  2001年10月,中國第五屆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十佳金話筒”獎評選,水均益、董倩金榜題名。

  一個部門在迄今為止的每一屆“金話筒”評選中都有主持人獲獎,這在中國電視廣播系統中,絕無僅有。而第二屆、第三屆、第五屆全國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金話筒評選中,評論部都是有兩人同時奪得金獎,一個部門,兩人同時獲獎,更是不可思議。敬一丹由於連續三屆當選,而被授予“終身榮譽獎”,使之成為中國主持人中僅有的兩個人之一,另一位是中央電視臺文藝節目主持人倪萍。

  這現象也讓人琢磨,除了個人因素,是不是還有環境因素?《焦點訪談》的小環境形成了怎樣的土壤,使主持人能健康成長?

  對此,敬一丹曾深有感觸地説:“我是這個環境中的人,以我個人的感受,這片土壤有著獨特的特點。”

  這片土壤從不問主持人:你從哪來?

  《焦點訪談》選用節目主持人向來不拘專業背景,不拘經歷,不拘身份,不問你過去做了什麼,看重的是你現在能不能行。因此不同系統、專業畢業的人,以不同的“用工形式”——招聘、臨時、客串……被同樣使用著。這裡沒有近親之憂,沒有門戶之見,沒有小圈子的局限,實現了較寬範圍內的擇優。比如,水均益是新華社記者出身,有報道國際問題的優勢;方宏進本科學物理,研究生學社會學,這種知識結構使他有較寬的天地,對相當多的話題都能遊刃有餘;在幾位總主持人當中,敬一丹是惟一的女性,曾做過多年播音工作,又有過較長的電視采編經歷。他們這些來自不同方向的人都在《焦點訪談》的話筒前經受檢驗,能上則上,上下都很正常。而不同的背景恰恰形成了相容、互補的整體優勢。

  這片土壤給主持人發展的機會。

  在中央電視臺的舞臺上,主持人一直是活躍的角色。在很多報道中《焦點訪談》都處於前沿位置,主持人則是前沿的前沿。在香港回歸報道中,《焦點訪談》的主持人或擔任中央電視臺72小時直播總主持人,或擔任前方演播室主持人,或負責關鍵內容的報道。在三峽截流報道中,擔任主持人的也都是評論部的主持人,在國慶50週年、迎接新千年、建黨80週年18小時直播、中國加入WTO等等大型直播節目裏,在這些關鍵時刻、關鍵位置、評論部始終在推出自己的主持人。在日常的《焦點訪談》節目裏,主持人也有相當的創作空間和個性表達的天地。

  這片土壤給主持人以成長的保證。

  在《焦點訪談》,主持人都在編輯、記者當中。幾個主持人心態上的感覺是“我就是編輯、記者,只是在鏡頭前比他們做得多一些。”《焦點訪談》培養了一種工作氣氛和工作機制。如果在一個傳統的工作部門,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景:我也是編輯,他也是編輯,我憑什麼要為他做一些資料積累等輔助性的工作?就可能出現一些摩擦。但是在《焦點訪談》,為了節目的錄製,主持人在做準備,同時有更多的編輯在底下不知道做了多少資料性的工作,請專家、找素材、上網查資料,然後提供給主持人。如果説沒有這樣一些保證的話,主持人就是有三頭六臂,他也不可能在鏡頭前取得成功。主持人的功力就在於佔有了很多資料性的東西之後,有一種組織提煉和表述的能力。《焦點訪談》的這種工作氛圍常常讓主持人們感覺很愜意,非常喜歡,工作起來的時候,總是很和諧。

  一期十三分鐘的《焦點訪談》節目,只有一個主持人在那兒拋頭露面,但幕後卻不知道有多少人忙亂著,技術、編輯、攝像、策劃、打字、製片、各級製片人、臺長……到最後節目結束時,上一塊字幕,那個字幕上的工作人員名單很快地飛過,沒有人看到他們,連名字都看不清。很多節目或多或少實現了眾人的智慧集中在主持人那兒,然後通過主持人的嘴表現出來,主持人的每句話後面都可能是很多人的腦子起作用的結果。在《焦點訪談》,大家的工作經常分不清誰是誰的。有人曾問主持人:“哎,你們那句話是誰寫的?”落筆可能是主持人,但是這裡邊的想法,主持人分不清誰是誰的,而另一段可能執筆的是編輯,但裏邊也有主持人的想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樣一種采編融合的方式,是很利於主持人成長的一種方式。

  這片土壤總是在提醒著:我需要的是良種。

  這片土壤不問背景、不問你從哪來,完全是一種敞開的姿態。但是同時它無時不在提醒每一個在這個部門工作的人:“我這兒需要的是良種”。如果做一顆種子,你自身素質不行,那你就要面臨淘汰。在《焦點訪談》,沒有像電視臺一些老部門經常面臨的那種特有的慣性、惰性,它真正能夠實行令行禁止、一呼百應,領導很有效,製片人也很省心。這裡除了一種節目的吸引、精神的感召以外,它還有一套制度的保證,包括用人制度、財務制度等。製片人這種工作體制的實現才使它能夠做到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優勝劣汰。對主持人,行就上,不行就下,這要是在傳統工作方式下得有多大阻力呀!在《焦點訪談》,選人的時候視野很寬,絕對不拘泥于小範圍,但用人的時候絕對不是終身制。

  骨幹人才理當挑起大梁,尖子人才自然成為排頭兵或上升為管理人才,而明星人才的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明星、尖子人才,又因為他們的能力和貢獻而使他們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在這樣一種氣氛之下,每一個主持人從主持節目的第一天開始,就做好了準備,“我也可能有一天會下崗”。也許有一天製片人會來找他們談:“XXX,這個,最近觀眾有反映,我們製片人經過商量,你這段時間還是做一些編輯工作吧。”對此,每一個人都會覺得這很正常。應該説,面臨下崗就使得這些主持人不可能靠著惰性和慣性過日子,只要他不想下崗,他就得一溜小跑,跟著前面的人往前走。如果一個主持人總是心安理得地在那兒主持節目,一點逼迫的東西都沒有,那也可能正是他要走下坡路的開始。

  正是由於有這樣一塊肥沃的土壤,才使得《焦點訪談》的當家主持人們脫穎而出,風格鮮明,異彩紛呈,成為中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亮麗景觀。

<<上一頁下一頁>>
第2頁
(編輯:辛梓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