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 | 搜視 | 電影 | 電視劇 | 直播 | 點播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房産 | 家居 | 論壇 | 訪談 | 博客 | 星播客 | 網尚文摘
>> 焦點訪談首頁

第十四章 打造中國的評論主持人

央視國際 2003年08月21日 17:54

  

觀眾需要個性化的評論主持人

  中國電視和中國的主持人一樣年輕。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評論主持人,它的出現是近幾年的事,比其他節目的主持人更晚走一步。當然,哪類主持人的發展都離不開一個大的環境。

  敬一丹剛到《焦點訪談》的時候,有一天在電梯邊遇到了趙忠祥老師。趙老師説:“中國第一代新聞評論員可能就出現在你們這群人當中。”這話説得極有先見之明。

  七、八年前,一群年輕人走進中央電視臺評論部的《焦點訪談》,其中有的人是第一次“觸電”,也許有的人壓根沒想過當什麼出鏡記者和主持人。但是,他們帶著前衛的意識和實幹的精神來了,帶著激情、活力和創造性來了。風風火火,沒有框框,沒有因襲。不久,在觀眾面前出現了讓人耳目一新的記者群體形象。當時,出鏡的人不論是在現場還是在演播室,打字幕時都打“記者”,這體現了製片人的思路。沿著這個思路,在很多記者的基礎上逐漸向一些記者集中,又從一些記者向少數幾個記者集中,最後形成了幾位總主持人。

  在新聞評論部,尤其在《焦點訪談》,這一代從事新聞評論的節目主持人其實擔當的是一種歷史的使命。對於一個要向國際大臺方向走的電視臺來説,走向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新聞評論類節目的成熟。如果一個電視臺沒有新聞評論類節目作為主打,作為旗幟,不能算一個國際性大臺,不能算一個成熟的電視臺,不能算一個對於公眾有著廣泛影響力的電視臺。世紀之交,也許是中國新聞評論類主持人更有作為的時期。

  輿論監督其中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深度,節目必須要由表及裏,通過事件能夠分析出事件的本質,使觀眾從中得到啟迪。主持人在裏邊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評論是一個媒體的體制和靈魂,評論的內容就是媒體的觀點,而這個觀點必須得通過主持人這個媒介來表達。正是由於《焦點訪談》屬於新聞評論欄目,需要有自己的觀點,那麼這就必然註定它的主持人選拔渠道跟過去是完全不一樣的。作為電視新聞評論員作用的主持人更多的是用腦子説話,這些主持人除了有一定的表達能力之外,還必須要有知識與智慧,有大量而豐富的採訪經驗。

  新聞深度報道要想佔領更多的領地,必須要辦出特色和個性。個性化的深度報道欄目少不了個性化的主持人。主持人、記者個人的學識、風度、氣質、親和力及富有個性化的語言,應該成為深度報道節目內容和形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度報道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由主持人和記者的素質來決定。觀眾愛屋及烏,也可能被主持人的魅力所吸引而關注節目的內容。

  傳統的電視評論認為,評論是媒體的旗幟、號角,主持人是媒體的代表,甚至是黨和政府的化身。於是,主持人正襟危坐,人不分男女,地不分南北,都是字正腔圓,不允許有絲毫的個人的發揮和表現。觀眾感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自然,拒評論于千里之外。其實,那不是新聞評論員,僅僅是新聞播音員。

  作為《焦點訪談》來説,一開始他就有一個目標——培養出中國的第一代電視評論員,並且各有特色。這也是他們所一直努力的方向。儘管主持人本身是不能有個人觀點的,他所表達的觀點應該是媒體的觀點,都是以媒體的角度去傳達的,也就是説記者的觀點不是私有的,方宏進也好,敬一丹也罷,作為主持人必須代表《焦點訪談》、代表中央電視臺這個媒體的觀點,因為你不是坐在家裏講話,你也不是在公共場合講話,你是在中央電視臺講話,雖説文責自負,但是,在這個問題上個人是負不起責任的。這一點國內外都是一樣,在國外一些媒體上,個人觀點和媒體無關。

  但是,主持人的個性化表達,這卻是《焦點訪談》所始終提倡的,一個主持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這樣才有存在的必要,如果在個性化表達上沒有特色,就沒有存在的意義。

  為此,《焦點訪談》一方面有計劃有意識地培養和造就獨具風格的、有鮮明個性的主持人,為他們提供一個展示個人特色和個人魅力的舞臺,用他們的人格魅力來塑造媒介形象;另一方面,他們對主持人和記者的個性化參與也應給予寬鬆的環境和氛圍,鼓勵他們以自己的見解和語言來發表意見,只要不違反黨的政策、法律和全社會的利益,要允許他們有展示自己分析能力、表達能力和合乎自己個性的語言的機會。

  《焦點訪談》新聞評論的個性化適應了媒體與觀眾關係的變化,有助於平等的交流,記者的個性投入會取得觀眾的親切感、信任感。以個性對個性,以真誠對真誠,帶動了觀眾與媒體的雙向交流。

下一頁>>
第1頁
(編輯:辛梓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