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 | 搜視 | 電影 | 電視劇 | 直播 | 點播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房産 | 家居 | 論壇 | 訪談 | 博客 | 星播客 | 網尚文摘
>> 往期查詢

[國際觀察]歐盟要過“公平關”

央視國際 2003年12月15日 10:40

  CCTV.com消息(國際觀察12月12日):

  主持人:觀眾朋友晚上好,歡迎您收看我們正在為您現場直播的《國際觀察》。

  12年前,《馬斯特例赫特條約》簽署,歐洲人為歐盟的誕生而歡慶。到今天,歐盟的15個成員國中,12國使用了歐元,歐盟成員國有了共同的議會、法院和審計機構。然而按照先易後難進行的歐盟一體化已經開始觸及最困難的問題。今天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歐盟15國首腦將討論《歐盟憲法》,他們都希望越來越大的歐盟在決策上能夠堅固、公平和民主,但是在採取什麼樣的決策、機制上,各國的建議卻涇渭分明。建成統一和繁榮的歐洲是歐盟各國共同的美好的沒想,但是主權讓步和利益的重新分配,卻是一個痛苦過程。我們今天的觀察點是歐盟憲法爭執背後的故事和歐洲的統一之路。

  在演播室我們今天請到的嘉賓是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的研究員馮仲平先生和我們特約的新聞觀察員宋曉軍先生。另外您可以繼續通過手機短信的方式參與我們節目的討論,移動用戶短信發送到8003175,聯通用戶發送到9850175。首先我們先通過一個短片來了解一下關於歐盟憲法的爭論。

  短片:

  今天全體歐洲人的目光集中在布魯塞爾,因為歐盟首腦齊聚在這裡,商討並表決有史以來的第一部《歐盟憲章》。長達300頁的《歐盟憲章》中最核心的內容是決策機制的問題。在歐盟決策投票機制問題上,法國、德國認為,應採取有效多數表決制,這富於人口超過了5000萬的法國、德國、意大利和英國更多的表決權。

  西班牙和波蘭等國家則希望保留對自己有利的一致通過表決制,他們認為憲章賦予了大國更大的發言權,而削弱了小國在未來歐盟中的地位,這威脅到了歐洲各國共奉的公平合民主原則。但是德、法等大國的代表依然強調,如果到明年五月擴大後的歐盟25個成員國都擁有否決權,他那麼任何決策都難以得到通過,這將意味著歐盟的死亡。在這種情況下,和平統一的歐洲之夢走到了一個無法回避的關口。

  主持人:這裡首先給大家解釋一下,剛才這個短片中提到的《歐盟憲章》實際上就是我們所的《歐盟憲法》,就是翻譯的不同,通過這個短片我們看到這次分歧的焦點是在投票機制上,我們知道《歐盟憲法》裏面有很多的條款,為什麼在這個投票機制,也就是表決權這個問題上,會引發這麼大的爭論?

  馮仲平:歐洲一體化進展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説主權國家不斷地讓度一些主權,讓度一些主權以後它要做出一些決定,做決定的話,就要有表決機制,通過用什麼樣的機制,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做這個決定呢?應該説和每一個成員國的利益是密切相關的,有的表決機制可能是對也寫國家是有利的,因為他希望用這種表決制度做出的決定對他是有利的。

  有一些表決制可能對有些國家是不利的,所以這一次歐洲的這個憲法,實際上用我的理解,它是一場改革。就是説它想明天有10個國家的新的成員國家進來,現在已經也15個國家了,將來有25個國家的時候,它這個表決機制想趁此機會重新改革,未來這個機制可能會由於新的成員國家進來以後,使得歐盟的運轉效率受到影響,所以他想趁此機會打著這個旗號叫制憲,修訂憲法,實際上是一場改革,就是想把機制,特別是表決機制改革一下,過去的表決機制可以説是一種多數表決制了。多數表決制是很複雜。

  主持人:對,我們剛才通過片子也看到,現在主要是在兩種表決制上,各個國家有分歧,一個就是現在法、德認為應該採取的叫《雙重多數表決制》,也叫《有效多數表決制》。

  另一個是一方以西班牙和波蘭為代表,他們建議保留一致通過表決制,這兩個表決制有什麼區別?

  馮仲平:實際上現在美國和德國堅持的雙重多數表決制就是憲法裏面,憲法草案裏面規定的,這個雙重表決制有什麼好處呢?就是説體現了民主,按人口的多數,按成員國的多數來決定一個決策的通過。

  宋曉軍:比如現在有15個成員國,如果有8個國家支持這個決議案,加上60%以上的人口如果你達到這個標準了,這個決議就通過了。這個對誰有好處呢?特別對法國、德國,特別是德國,人口多的國家是有很大得好處的。

  但是在2000年時候,也是考慮到波蘭這些國家要進來,當時就開始討論這個表決機制要進行改革了。當時簽署一個條約叫《尼斯條約》,在法國尼斯這個地方制定這個條約裏面改了波蘭,當時波蘭也準備進來,改了波蘭和西班牙這些4000萬人口的國家,給了它27票,德國是87萬人口,只給了29票。

  主持人:這個票數是怎麼定的?

  宋曉軍:當時是這樣的,是説23重多數表決制,就是成員國的多數,然後人口的多數,再加上它這裡面很複雜子,它為了讓小國和大國之間平衡起來,別讓大國把小國的利益全給擠壓了,也不讓小國聯合起來讓大國什麼事做不成。表決這個的時候很複雜,當時搞的雙重表決制以後,它也不是明確按這個國家的人口多少,感覺你是個大國就多給你幾個,比如説戲西班牙,你説西班牙是個大國嗎?英、法、德、意,這是我們我們都認為是歐盟的四個大國,它們當時的票都是29票。第二流的國家,它認為西班牙就是了,西班牙當時也廢了很大的勁來爭取第二大層次上的國家,它就爭取了27票,它的人口和波蘭一樣,説你27票的話,波蘭也應該27票,當時就埋下禍根了,現在波蘭和西班牙就是説你既然給了我27票了,我就一定堅持按過去的那種辦法,過去的制度對它有好處。

  主持人:所謂一致通過表決制,是否有是剛才馮先生所説的三重的表決制?

  宋曉軍:英國經濟學家有這麼一個説法,就是説這次歐盟的會議是來決定什麼的?是決定人民的聯盟還是主權的聯盟,我覺得剛才咱們談到表決制這裡面,其實就有這因一個問題,到底是主權的聯盟還是人民的聯盟,或者雙方做妥協,達成這樣的一個東西。因為這次的輪執主席國是意大利,所以意大利的背魯斯克尼總理説,這次的成功率大概有55%,其他的一些,比如英國《獨立報》節説,它向布魯塞爾陰冷的天氣一樣,有可能就會使這次的會議最後變成一個流産。

  主持人:這次在這個問題上分成了對立的兩派,人民很容易會想到,這是否和美國有關,因為在這個問題上,人民很容易會想到在波蘭、西班牙,他們在伊拉克的問題上是和美國站在一邊,而同時是和法、德對立的,那麼是否是這個對立引發按的在這個問題上的爭執?

  馮仲平:這個是純屬偶然,伊拉克戰爭的時候我們知道西班牙和波蘭確實是屬於支持戰爭的,法國、德國戰爭,在這個地方爭取表決權的鬥爭中,法國、德國又和西班牙、波蘭站在了對立面,但這個與美國切實沒有關係。就是由於偶然的,由於當時給西班牙27票,波蘭和西班牙人數也相同,所以給了波蘭27個票數,所以説它們兩個國家在這個問題上利益一致,為什麼呢?都認為説他有27票的話對它來説,今後通過什麼決議是非常有用的。

  宋曉軍:他們兩個國家維護2000年通過的《尼西條約》,就是維護他們自己的利益。

  馮仲平:也可以説是維護他們大國地位,因為票數多了,如果説要與美國有一定的關係的話,波蘭當時支持美國,伊拉克戰爭,和這次堅決要保住它27票的表決制度,波蘭是個大國,至少他內心深處想它是個大國,他現在有一種大國意識,它支持美國就是我不希望被歐盟看出我是個二流國家,它説我是有自己的判斷的,我認為應該支持美國我就支持美國。當時法國這些國家對波蘭很不滿意,這次也是為它也可以説為它利益而戰,也可以説是為它的大國地位鬥爭。

  主持人:所以關鍵還是歷史造成的一種偶然,使他們這次站在來一起。

  馮仲平:對。

  主持人:另外人民注意到這次輪職主席國的意大利總理背魯斯科尼,他現在説他會用一種非常秘密的方案,使分歧的雙方達成妥協,能不能猜測一下可能是一種什麼樣的?

  宋曉軍:這個秘密方案就是説很多媒體也都在猜測,但是沒有具體的東西暴露出來。但是位移有一個説背魯斯科尼由於説話相對來講比較隨便一點,他在意大利駐歐盟的一個代表叫唐瓦尼,綽號叫“大塊頭”,他是非常有名的,很多西方媒體認為他是這次會議的焦點人物,也是背魯斯科尼的助理,他曾經在13年前在歐共體會議上,在農産品的問題上成功地運用了戰術把歐共體的國家團結起來,孤立了撒切爾夫人。也可以説給撒切爾夫人這個“鐵娘子”在最後的任期的幾個月的時候給了她致命的一槍,使得她最後下臺。他非常忙,媒體説他經常會看到他在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裏打手機,他們開玩笑地説,他忙到天天要關心羅馬會不會要政變,我覺得他是非常有能力的一個外交家,他是背魯斯科尼現在暴露出來的一個秘密武器,至於他兜了裝了一個什麼協議,那可能現在沒有人能知道。

  主持人: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意大利這次在這個問題上表現這麼積極?

  馮仲平:意大利現在是是輪值主席國,歐盟到現在還是每6個月一個國家就要輪流擔任這個主席,這次憲法要改革了,這次憲法改革以後是我們不要意大利當半年,明年上半年是誰呢?又成了愛爾蘭了。他説我們以後這種輪值主席國制度不好,為什麼呢?因為別的國家不知道你歐洲現在誰是主席,你半年就換一次,政策沒有連續性,所以這次憲法改革就是説是一個嘗試的一個總統,這次不管講,現在意大利還是輪值主席國主席,對任何一個國家,當他擔任主席的時候,他特別希望他這6個月能成功,特別希望把主席國名字記在歷史上,那麼意大利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一個考慮,就是説歐共體就是歐盟的前身,歐共體就是由於簽署了《羅馬條約》,標誌著歐共體誕生的。所以背魯斯科尼特別希望這次新的憲法也能夠在意大利擔任期間簽署,人民可以説是叫《羅馬憲法》了。

  主持人:這個問題我們就先談到這兒,對於歐盟各國而言,一體化之路走到今天確實已經耗費了幾代人的心血,雖然有著國家利益的糾葛,但是實現和平與統一的歐洲復興,確實歐盟所有國家的心願。歐盟統一的障礙是什麼?前景又是如何?我們現在可以通過一個小片來了解一下歐洲的統一之路。

  短片:

  幾個世紀以來,歐洲的一些民族和國家曾經是通過武力贏得對整個歐洲大陸的控制權,這種意圖導致兩次世界大戰都在歐洲發端,戰爭給歐洲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歐洲人逐漸意識到,只有和平和統一才能實現復興的歐洲之夢。

  1957年3月25號,德國、意大利、法國、盧森堡、比利時和荷蘭的首腦共同簽署了著名的《羅馬條約》,歐洲人從經濟上開始了一體化進程。

  1991年12月,在荷蘭小鎮馬斯特例赫特,《歐洲聯盟條約》獲得通過,隨著歐盟的誕生,從西歐開始,歐洲啟動了經濟、政治、軍事一體化的進程。

  2002年1月1號,歐元如期面世,這標誌著歐洲一體化世界跨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經過近半個世紀的努力,到明年5月,將有25個歐洲國家進入歐洲一體化進程。已經擁有了盟旗和盟歌的歐盟,已經在討論是否要設立首腦一職,許多歐洲人都相信,歐盟用一個聲音説話的時代已經指日可待了。

  主持人:説到歐洲很多人都也這樣一種感覺解決歐洲離我們中國人好像是關係特別的遙遠,歐洲的事情好像也特別複雜,誰都説不清楚,所以每次我們談到歐洲的時候也要涉及到歐洲很多的歷史遺留的問題還有歐洲的現狀,今天我們借這個話題走進歐洲的時候,我們也是有必要再來講一下歐洲一些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和它們目前的問題,我們知道從歷史上看,法、德兩國應該説是冤家,但是現在這兩個國家恰恰成為歐洲一體化的最重要的支持者,這種轉變是怎麼發生的?

  馮仲平:過去歐洲曾經是世界舞臺的中心,但是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的中心已經轉移了,歐洲的任何一個國家,無論你是法國、德國還是英國,以單列一個國家在國際上是不可能和過去的兩個超級大國抗衡,冷戰結束以後你也無法和俄羅斯、中國、美國這些國家的綜合國力是不能相比的。所以歐洲人已經意識到無論在冷戰時期,還是冷戰結束以後,它必須聯合,也就是説它只有聯合,它才能在國際上有地位,有聲音,有影響力,聯合就意味著對它來説它的大國夢想的實現。

  主持人:除了法、德兩國之外,在歐盟有一個國家好象立場特別的微妙,那就是英國,一邊是歐盟,另一邊是美國,在這兩邊英國在中間怎麼玩兒這個平衡?

  宋曉軍:英國實際上原來19世紀人家把它叫做“歐洲世紀”,英國在歐洲世紀當中成為整個歐洲的領頭將或者是很主要的。進入20世紀之後,英國逐漸的衰落。英國實際上現在國民經濟總産值還不如意大利,它現在遠遠被法國和德國這樣的國家甩掉。首先在經濟上它沒有太多的勢力。

  另外在政治上歐洲的一體化的過程政治上也由於它跟美國的親近,它往往就處在相對邊緣化的一個位置上。所以它也是兩頭都要得好處,比如一邊向美國,一邊向歐盟,在歐盟的利益。所以這一次就是説背魯斯科尼這個“大塊頭”助手的出現,有評論家説使得“唐金街”的政治家們非常的緊張,説他會不會再把布萊爾變成“鐵娘子”給布萊爾一槍,因為他到底最後在歐盟會議上要採取什麼樣的辦法。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説,英國是非常謹慎的在這次歐盟會議上,他採取了一個不失去自己的利益,在歐洲爭取自己最大的利益的這樣一種態度,同時又不得罪美國的這樣一種狀態。

  主持人:説到他和兩個地方之間的關係,人們注意到這幾天美國已經接受了歐盟提出的軍事度獨立的這樣一個計劃,被稱為是布萊爾外交上的一個這大的成果,在這個過程中,英國能得到什麼?

  馮仲平:英國我同意宋先生講的一點就是英國是兩頭都得好處的這麼一個政策,但是實際上往往很多時候它是很難做到兩邊都得好處的。那麼在防務問題上,英國現在還沒有加入歐元,現在15個國家有12個國家加入了,英國還沒有進去,英國沒有進去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英國在歐盟中的影響力是打了折扣了,人家討論金融問題的時候,討論貨幣問題的時候布萊爾首相就不能參加了,你到外面去吧,布萊爾是不願意幹這種事情的,他認為歐洲也是大國,他説英國應該成為歐盟的領袖。所以説在防務問題上英國再也不能夠被歐盟國家給邊緣化掉了。如果法國、德國下令要搞歐洲防務的話,英國被邊緣化的話,英國在歐洲就更到影響了,所以説布萊爾這一次他又能不要得罪美國,又能致勝於歐洲的防務建設,這是它的一個設想,這個就需要他給美國一個承諾,説我搞歐洲共同防務,不會影響到北約的地位,不會和美國來進行對抗,布什現在也完全相信布萊爾的這個承諾,同時布萊爾也必須和法國、德國説我們還是要搞自己的一些東西,這樣的話我們可以成為美國的一個很好地夥伴,你看這裡面很微妙的,英國極力地又要和美國的關係保持好,又希望致勝於歐洲一體化建設。

  宋曉軍:等於説美國幫助英國,在這個問題上給英國網開一面,讓英國以更大的地位或者更大的發言權介入到歐盟的一步,所以美國才同意所謂的前兩天簽署的《歐盟防偽協定》就是英法德簽署的。

  馮仲平:其實英國如果要在歐洲的地位受到影響以後,對美國也不利,美國有好多事要通過英國來影響其他國家,如果英國被歐盟拒之門外的話,你還怎麼利用它?

  宋曉軍:所以網開一面,所以西方媒體把《防偽協定》的簽署也作為了這次歐盟會議的一個亮點,儘管有很多暗點,比如説丹麥首相説我不簽署協定我就不走,包括愛爾蘭首相説這次《尼斯談判》,他為什麼把這次談判稱作《尼斯談判》?因為《尼斯談判》討論了四天多,將近五天,才通過了由西班牙堅持的《尼斯條約》,它如果這次是《尼斯談判》我就要瘋掉,我恨不得讓人打我一頓,我也不願意進行這種馬拉松式的談判,但是還有很多很多的亮點,這些亮點就是包括歐洲很多國家包括人民,甚至是學者來渴望歐洲一體化進程,統一的這樣一種政治意志和它的這樣的一種信心。

  主持人:我們可以再來回到《歐盟憲法》,如果這次《歐盟憲法》能否通過,對於歐洲實現一體化意味著什麼?

  馮仲平:歐洲的一體化都是一步一步的,我們有時候好多人認為它的一體化的進程太慢了,它實際上是15個主權國家,明年成25個主權國家,今後還會更多。既然是主權國家的話,他要讓步一點主權都是很痛苦的一個過程。但是大家都知道必須通過讓度一點主權,才能實現更大的利益。所以它們的進展走得很慢,但是應該説從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一直在往前走。我認為這次憲法標誌著它的一體化繼續在向前發展。有幾個方面,你比如説多數表決制範圍進一步擴展了,我們講歐洲一體化,根本上講看他的決策過程,如果多數表決制的範圍多了,就説明它一體化的步伐邁得快了,所以我們實際上看到,現在剩下的一票否決制,或者是一致同步的政策領域是越來越少了。就是説,要求所有的成員國説是,或者不是才能作出決定的這種政策越來越少了,這就説明什麼呢?説明它的一體化步伐慢地越來越多了,但這個過程不是説一夜之間發生的,是一點一點往前走,在這個意義上講,這次憲法又是往前邁出的一小步。

  主持人:感謝二位,意大利前總理阿馬托是制定《歐盟憲章》的重要的成員,他將《歐盟憲章》比做自己的孩子,他説我為孩子的誕生感到自豪,雖然我原先想要的是一個女孩,但是現在生的是一個男孩,正像阿馬托所説的那樣,雖然《歐盟憲法》不能夠使任何一方完全滿意,但是它畢竟豎起了新的航標,好感謝看收看我們這期節目,再見。

(編輯:辛梓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