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 | 搜視 | 電影 | 電視劇 | 直播 | 點播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房産 | 家居 | 論壇 | 訪談 | 博客 | 星播客 | 網尚文摘

一個策劃眼中的《東方之子》

央視國際 (2003年04月14日 16:40)

  七年可以幹成很多事。例如可以戀愛結婚生子,可以買房買車養小蜜,也可以由本科生念成博士後。

  七年可以造就很多人。據本人的推算最短五年就可以造就一個東方之子,很多海歸派也就是五六年功夫後混上電視指手劃腳,更不用説身邊的同事紛紛成人(製片人)成腕的。

  七年中,身邊的兄弟已換成了《連線》與《故事》,而《之子》依然是《之子》。七年之後,由選題策劃變成了執行策劃,我還是我,只不過身邊換了一拔八十年代出生的實習生。

  《東方之子》幾經改版,曆盡波折,一直未能脫胎換骨重新做“人”,一度變成《面對面》,不到三個月又再度復出,更被貼上“以德治國”的標簽,可見《東方之子》有其自存之道,不以任何人(包括製片人、審片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我不想惹自吹之嫌,對於《東方之子》優良傳統創作理念自有資深編導和主持人去總結,我只想從策劃的角度談談我現在的認識。策劃負責選題和決定拍的內容。拍什麼,當然是拍人生精華。“濃縮人生精華”這個廣告,喊了八、九年,有必要反思一下。記得最早這個廣告語後還有一句“盡顯英雄本色”,“精華與本色”是創作東方之子的主旨所在,濃縮了七、八年“人生精華”,講述了七、八年人生精采片斷與不平凡體驗。那麼,我們的工作意義,僅在於向大眾傳遞這些成功人士民族精英的傳奇故事與高峰體驗嗎?我們可能越來越陷入節目之中不能自拔,而忘記我們的初衷:我們為什麼要拍“東方之子”?我們為什麼在現在要選擇這個人物拍東方之子?東方之子太多講述過去的輝煌,功成名就喜説英雄家史,連坐而論“道”也僅僅是説一點人生感悟,《東方之子》成了《我的記憶》,至於“人物記憶”所透射的精神價值與我們節目的價值取向及主創人員的精神理想有多大的相關性,對於這一點,我們是否有自覺的認識。

  《東方之子》可以拍得很美很藝術很感人很好看,但是否有魂,感動完了記不住什麼;《東方之子》可以追逐新聞人物,但其新聞價值會不會如朝露曇花一現,到季度評獎時連自己也不好意思再提。史家説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那麼,每一個東方之子都是為當今時代服務的,每一個東方之子都得表達著主創人員對當今中國與世界的認識,提倡什麼,批評什麼,反思什麼,警示什麼,揭示了什麼,解釋什麼,“東方之子”的意義是否就在於其思想與創造性。

  記得有一年評論部年會的一個小品節目中,把《東方之子》廣告語“濃縮人生精華”改為“濃縮人的精華”,話糙理不糙,作為“人”的精華,不會是軀體和器官,當然是人的智慧與思想,是“人”之“道”。

  濃縮人生精華是在時間坐標系裏做人物,易於使人流於線性思維,而我們換個角度理解東方之子,從人物的思想史研究出發,濃縮其思想精華,著眼于現在與未來的思考,那們我們的節目是不是更有意義。

  可能有人指責我太主觀化,我不以為然,“東方之子”本身就是一個意識形態的主觀標簽,任何選擇與判斷都有主觀之嫌,我現在的理解的“東方之子”不是人物的客觀傳記,也不是人物的自傳,它是人物評傳,要映襯評點者的價值觀和評點的原因,如果這樣,東方之子創作的定義可能是:揭示人物在何時怎樣造成了人類智力或文化的進步。而著眼于現在與未來,對一切落後的現象的批評與反思是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前不久,我拍了一個東方之子是地球化學家謝學錦院士,做了兩集,上集講述他的科學人生,有成就敘述,也有揭示忘我工作精神的細節渲染,典型的濃縮人生精華。下集講他和父親的關係,著眼于“兩代院士”,試驗一集包含兩個人物的做法。還想對比兩代科學家不同的命運,由於其父一直被另一位在學術界齊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的名氣遮掩和不正常政治與學術空氣壓制,在文革中慘遭迫害致死。這一點片中不便提及,總覺遺憾。不過現在反思,最大的遺憾還不在於此,儘管做了兩集,我仍未能把這個人物思想的先進性揭示出來,例如他提出的環境污染的地球定時炸彈觀念,對於政府所忽視的採礦的生態成本觀點,引進外資提高中國礦産的國際竟爭力等現實性很強的觀點,作為一個實驗室裏的科學家,他的思想能走這麼遠,他的思想的前史和後史中肯定還有很多超出我們思維常識之外的智慧,我想如果增加這些內容,我做這個人物是否更有意義,我們的工作是不是更有價值呢?

  我並不強調現實性很強的新思想就是前衛的思想與先進的思想,前衛不是一個時間概念,很多過去人的觀點至今仍是前衛的。那麼,東方之子的記憶,從其心路歷程透視的思想史與心靈史在今天是否仍是濃縮了“人”的精華,是否有前衛性,值得策劃好好掂量。

  古人云:觀千劍而後識器,操千曲而後曉聲。七年前,我不懂做人物。七年中我過眼的人物成千上萬,策劃的人物每年上百,編過的東方之子也有好幾十期。七年後,我仍然覺得我不會做人物,這道太深,“識人”遠難過“識器”,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認識到做人物值得一個人窮一生精力去探尋。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這個幸運。

  瞿貴祥2002\5\13

責編:曉星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