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建設新農村】上海前衛村:依託“生態農業” 打開致富之門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6月13日 19:53 來源:
    專題:構建和諧社會 建設新農村

  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上海市崇明縣的前衛村通過大力發展“種植、養殖、沼氣”三結合的循環經濟,依託生態農業帶動全村人走上致富之路。

  前衛村袁大姐的有機蔬菜大棚近日又迎來了一批從上海浦東來採摘的遊客。

  遊客:這個黃瓜挺甜的,是沒有公害的摘下來就能吃的。

  在袁大姐的蔬菜大棚裏,祛除害蟲用的是生物防蟲技術,肥料則是村裏沼氣站變廢為寶的“沼液”。

  記者現場:在蔬菜大棚的土壤上,鋪著一條條綴滿小孔的黑色管道,這就是將“沼液”滲入地表的特殊通道。

  “沼液”的原料是村裏一家養豬場每年排放的1500噸畜糞水,經過處理它還産生沼氣,每天可以滿足村裏200戶人家的燃氣需要。

  村民:現在我們家都用這個沼氣煮飯、燒水,我們村裏有個沼氣站,沼氣比液化氣要方便得多,也不收錢的。

  目前,前衛村的生態農業循環模式一年為村裏帶來直接經濟效益70多萬元,太陽能、風能在前衛村大量普及,一年發電5萬度。前衛村成了上海市郊有名的“綠色氧吧”。

  村民袁關心:每天遊客來五十到一百人,一年(大棚蔬菜)掙一萬到兩萬塊錢。

  上海市崇明縣前衛村黨總支書記徐衛國:把生態農業所有的項目變成旅遊項目,農副産品變成旅遊産品,做到價值疊加,來增加農民收入。

  (現狀)

  上海市農業休閒觀光旅游去年接待遊客1050萬人次 收入超過10億元 目前上海市已建成具有一定規模的農業旅遊景點30多個。

  (心願)

  村民顧蘭娟:我就希望上海到我們崇明的隧道和大橋儘快建成,這樣遊客到我們農家樂遊玩就更加方便了。

  (展望)

  到2010年 上海將建成10個功能集聚的農業旅遊示範基地 培育50處現代農業園區 休閒度假地 “農家樂” “漁家樂”等農業旅遊點。

責編:扈航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