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
在十六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一五”規劃建議中,提出“十一五”期間我國要加快轉變對外貿易的增長方式,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這為我國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邁進指明了方向。
《建議》指出,“十一五”期間,我國將“擴大具有自主知識産權、自主品牌商品的出口。”記者從正在廣州舉辦的第98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上已經感受到了的這一重要變化。
記者現場:在本屆廣交會各個展館的最顯著位置都專門設立了這樣精心布展的品牌商品展區,這裡匯集了國內具有自主品牌的780著名家企業,雖然他們的展位僅佔交易會總展位數的14%,但來自品牌展區的成交額卻佔到總成交額的30%左右。
“十五”期間,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24%,預計今年全年的進出口規模將達到14000億美元,繼續佔據世界第三貿易大國的位置。但是,在規模做大的背後,我國外貿卻存在著貿易利益低下、核心競爭力較弱等不利因素。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 柴海濤:一個國家的貿易政策和一個企業的發展戰略實際在原理上是相通的,也就是説,在做大之後呢我們就要講究做強。
商務部部長助理 傅自應:也就是我們要確定新的發展目標,這個目標不是建立在數量增長上,而是在於質量的提高,水平的提高,效益的增長上。
十一五期間,我國將進一步提高自主品牌産品的出口比重,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國門去發展。同時,我國也將更多地鼓勵跨國公司的總部、研發中心轉移到中國,從而在十一五期間形成一個大開放、大市場、大流通的對外開放新格局,使中國市場、中國製造和中國創造更加緊密地與世界經濟聯絡在一起。
責編:陶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