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
中國共産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于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舉行。現在全文播送《中國共産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
中國共産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2005年10月11日中國共産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
中國共産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于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舉行。
出席這次全會的有,中央委員191人,候補中央委員150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和有關方面的負責同志列席了會議。
全會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錦濤作了重要講話。
全會聽取和討論了胡錦濤受中央政治局委託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溫家寶就《建議(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説明。
全會充分肯定十六屆四中全會以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認為,中央政治局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堅持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著力推進改革開放,加快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取得新進展,我國經濟社會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
全會高度評價“十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認為過去的五年,各地區各部門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推進改革開放,我國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顯著提高。我們有效抑制經濟運行中出現的不穩定不健康因素,成功戰勝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災害的挑戰,從容應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的新變化,國民經濟持續較快發展,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步伐加快,“十五”計劃確定的主要發展目標提前實現,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對外貿易邁上新臺階,國家財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價格總水平保持基本穩定,城鄉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民族團結不斷鞏固,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設繼續加強。這些都為“十一五”時期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面向未來,我們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
全會深入分析了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強調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十一五”時期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歷史地位。我們必須緊緊抓住機遇,應對各種挑戰,認真解決前進道路上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立足科學發展,著力自主創新,完善體制機制,促進社會和諧,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為後十年順利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全會指出,制定“十一五”規劃,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堅持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用發展和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要堅定不移地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以人為本,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把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十一五”時期,必須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必須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必須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必須加強和諧社會建設,必須不斷深化改革開放。
全會按照十六大對本世紀頭二十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部署,提出了“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礎上,實現2010年人均國內生産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産權和知名品牌、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優勢企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比較完善,開放型經濟達到新水平,國際收支基本平衡;普及和鞏固九年義務教育,城鎮就業崗位持續增加,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貧困人口繼續減少;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普遍提高,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居住、交通、教育、文化、衛生和環境等方面的條件有較大改善;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社會治安和安全生産狀況進一步好轉,構建和諧社會取得新進步。
會議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要按照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要求,紮實穩步地加以推進。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産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努力提高産業技術水平,加快發展服務業,加強基礎産業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要繼續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形成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格局。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按照循序漸進、節約土地、集約發展、合理佈局的原則,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要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切實保護好自然生態,認真解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環境問題,在全社會形成資源節約的增長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費模式。
會議認為,改革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目前我國正處於改革的攻堅階段,必須以更大決心加快推進改革,使關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體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要著力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推進財政稅收體制改革,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加強現代市場體系建設,形成有利於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機制,完善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制保障。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在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聯絡日益緊密的情況下,我們要有寬廣的世界眼光,著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加快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繼續積極有效利用外資,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
會議認為,發展科技教育和壯大人才隊伍,是提升國家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科學技術發展要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不斷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普及和鞏固義務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加快教育結構調整,促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建設學習型社會。加強人力資源能力建設,實施人才培養工程,加強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三支隊伍建設,抓緊培養專業化高技能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
會議認為,要按照構建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認真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把擴大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位置,堅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崗位。建立健全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制度,認真解決進城務工人員社會保障問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堅持各種生産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更加注重社會公平,加大調節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緩解地區之間和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創造更多更好適應人民群眾需求的優秀文化産品。認真研究並逐步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繼續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完善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系,基本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穩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要落實安全生産責任制,強化對食品、藥品、餐飲衛生等的監管,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依法嚴厲打擊各種犯罪活動,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會議強調,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關鍵在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和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提高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全體黨員要堅定理想信念,堅持黨的根本宗旨,兢兢業業地工作,堅定不移地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而奮鬥。各級領導幹部要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繼續搞好保持共産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
會議強調,要貫徹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積極穩妥地繼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要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推進兩岸關係發展和祖國統一大業。
會議強調,推動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生活始終是中國的中心任務,我們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就是要通過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來發展自己,又要通過自身的發展來促進世界和平。中國的發展主要靠自己的力量,同時也堅持實行對外開放,願意同世界各國開展互利合作,共同致力於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全會號召,全黨同志和全國各族人民,要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振奮精神,紮實工作,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為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鬥!
責編:陶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