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消息:英刊評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認為雙方關係開始變冷。説西方已改變了對普京的看法,俄對烏克蘭選舉的做法讓西方人不再對普京抱有幻想。但這並不意味著俄與西方永遠都不能合作。西方認為孤立俄只會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西方對普京在公開場合作出適度的批評,同時又通過與他合影的機會來表示緩和。
英國《經濟學家》週刊1月21日一期發表文章説,西方對普京的看法在變。和俄羅斯選民一樣,外國領導人起初被普京迷住了。普京沉著冷靜、講究實際,顯然值得信賴,而且他為實現宏觀經濟穩定所採取的舉措令人印象深刻。一些西方外交官誤把俄羅斯的一項戰術決策(911事件後普京開始支持美國的政策)當作戰略決策。近年來,隨著形勢的轉變,這名老克格勃的直覺又重新發揮作用。從外交政策的角度講,這意味著以非贏即輸的態度看待外交,爭取大國地位,特別是通過能源出口來贏得這種地位。去年冬天,俄羅斯干預烏克蘭選舉的做法表明,普京認為民主過程不過是實現權力合法化的一種手段,而不是終極目標。這也讓一些西方人不再對普京抱有幻想,他們原本以為,可以分開看待普京對內實行的復仇主義政策和對外實行的政策。
文章認為這並不意味著俄羅斯與西方永遠都不能合作。事實上,它們試圖在伊朗問題上相互合作。雖然伊朗民用核計劃關係到俄羅斯的商業利益,但是據莫斯科卡內基中心的核不擴散問題專家羅斯 戈特莫勒説,克裏姆林宮對德黑蘭的態度“變得很快”。拋開別的不談,如果有越來越多的國家擁有核彈,俄羅斯所珍視的核大國地位就會變得沒有意義。俄外長拉伕羅夫強調了核不擴散制度的重要性,認為伊朗應暫停鈾濃縮活動。普京再次提出,可以在俄羅斯領土上由俄伊共同完成鈾濃縮活動。但是就連在伊朗問題上,也存在著利益上的分歧。對於俄羅斯人來説,伊朗核危機代表著機遇。俄羅斯歡迎尚未發展到衝突地步的外交緊張局勢,因為這樣一來,俄羅斯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地位會讓它具有高於一般國家的影響力。如果俄羅斯人只是附和美國人或歐洲人,或者如果緊張態勢很快化解,那麼俄羅斯的這種影響力就被削弱了。
文章説,2006年新年伊始,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爆發了天然氣紛爭,在八國集團今年7月舉行聖彼得堡峰會之前,這不大可能是讓俄羅斯與八國集團成員國出現摩擦的唯一事由。烏克蘭將於3月舉行議會選舉:雖然看來這次選舉不僅將是一場政治爭吵,也將是一齣腐敗醜聞,但是俄烏天然氣糾紛表明,克裏姆林宮並未接受在烏克蘭的失敗。同樣是在3月,奉行專制制度的白俄羅斯將舉行總統選舉,西方對自由選舉的擁護會再一次被莫斯科解讀為在俄“家門口”實施肆無忌憚的干預。
文章認為,西方對普京作出的反應似乎已經定型:時好時壞,在公開場合作出適度的批評,同時又通過與他合影的機會來表示緩和。然而,儘管一些美國國會議員要求對俄採取更加嚴厲的態度,各國並不想讓普京難堪。一名美國官員認為,孤立俄羅斯只會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俄羅斯的議會和總統選舉,將分別於2007年底和2008年初舉行。去年12月辭去普京顧問一職的安德烈 伊拉裏奧諾夫不屑一顧地説:“在俄羅斯這種沒有自由的國家,選舉沒有多大意義。”從外交政策的角度講,他也許是對的:普京挑選的接班人可能依然會是個難以對付但偶爾表現務實的人。爭奪總統職位的一個重要人選是目前擔任副總理兼國防部長的伊萬諾夫。伊萬諾夫最近在《華爾街日報》上發表文章説,最近出現了一些危及國家安全的新威脅,為此可能需要採取軍事行動。這名前克格勃在文章中説:“其中一個威脅就是外國勢力對俄羅斯內政的干預。”
責編: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