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1月15日 11:25 來源:
中新網1月15日電 2004年12月10日,日本新一版《防衛計劃大綱》出臺,以此為契機,日本新一輪的軍事戰略調整拉開了帷幕,其軍事發展開始向實質性、可操作性方向轉型。第319期《學習時報》載文指出,這一轉型將至少包括以下三個層面:一是軍事力量性質的轉型,二是軍事戰略方針的轉型,三是軍事力量的結構性轉型。就近期來看,日本軍事戰略調整主要表現為如下幾個方面。
一、謀求修改“和平憲法”,完成軍事力量的性質轉型
自日本戰後重整軍備以來,圍繞著自衛隊的性質及其是否違憲的討論始終是日本朝野的熱門話題。冷戰結束以來,隨著日本“政治大國化”進程的加快,日本社會各界對自衛隊的認同感及關注程度明顯提高。據2005年版《防衛手冊》統計,目前,對自衛隊表示關注的國民比例達59.4%,較之1981年的49.6%上升了近10個百分點。可以認為,日本民意的這一變化為日本修改“和平憲法”提供了社會基礎。2005年11月22日,執政的自民黨通過了新憲法草案,其中最引人關注的便是針對第9條的修改。根據該草案,現行憲法第9條中“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之條文改為“為確保我國的和平與獨立以及國家和國民的安全,保持以內閣總理大臣為最高指揮權力者的自衛軍”。同時草案還進一步規定,自衛軍“為確保國際社會的和平與安全,可實施國際協調活動以及在緊急狀態下維持公共秩序或旨在保護國民生命與自由的活動”。對此,《朝日新聞》和《赤旗報》均認為,新憲法草案將為日本在海外行使武力開闢道路。
就目前的形勢來看,自民黨新憲法草案距離通過並頒布實施尚有較長的路要走。首先,修改憲法必須獲得眾參兩院2/3以上議員的同意。其次,即使新憲法草案在眾參兩院獲得通過,還必須進行全民公決,需半數以上的國民贊同才能有效。考慮到該草案通過的難度,小泉首相已明確表示,在其任內的2006年9月之前,將不會將其列入國會審議日程。
然而,無論如何,就當前日本的國內政治氣候來看,圍繞著憲法的討論已經不是“是否修改”,而是“如何修改”和“何時修改”的問題。這一程序一旦完成,對於日本未來的軍事發展而言,其意義將非同小可。“自衛隊”與“自衛軍”、“防衛廳”與“防衛省”,雖一字之差,卻是天壤之別。
二、以“主動先制”和“海外干預”為特點的軍事戰略方針開始進入落實階段
就“04大綱”來分析,其中對日本軍事力量的職能定位明確表述為“保衛日本”和“預防國際性威脅”。從近年來的情況來看,日本為貫徹這一戰略方針,在實際操作層面可謂動作頻頻。
自2003年12月日本根據《伊拉克重建支援特別措施法》向伊拉克派出第一支部隊以來,日本政府已連續兩次延長了駐伊自衛隊的派遣期限。2005年12月,自衛隊500名輪換部隊開始分批前往伊拉克。小泉政府之所以在國內輿論強烈反對、內閣支持率一降再降的情況下,仍堅持對伊派遣自衛隊,其戰略企圖除為了迎合美國外,更深層次的考慮則是為日本軍事力量未來的“海外干預”鋪平道路。
2005年1月,在東南亞地區發生海嘯災難後,日本自衛隊迅速向災區派遣了總數近千人的國際緊急救援隊。這是戰後日本政府向海外派遣的最大規模的現役部隊。日本此舉的戰略意圖顯然不僅僅在於實施國際人道主義救援,就其軍事意義而言,無疑為自衛隊檢驗在實施“海外干預”行動中的聯合運用、遠程兵力投送、聯合後勤保障等方面的能力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機會。
2004年11月,日本《東京新聞》披露了防衛廳的一個委員會于同年9月提交的一份正式報告的內容,稱中國正“越來越成為日本安全的一大威脅”,認為中國武裝進攻日本的可能性並非不存在。報告宣稱,在以下三種情況下,中國可能對日發動攻擊:一是台灣海峽兩岸發生嚴重軍事衝突,二是中日兩國領土爭端加劇,三是東海海洋資源爭端。2005年1月16日,日本共同社報道稱,日本防衛廳已對中日兩國有領土爭議的尖閣群島(我釣魚島)以及沖繩本島以西的其他島嶼制定了一套“西南島嶼有事”對策方針,甚至還詳細提出了三個階段的行動方案。日本選擇這一時機渲染所謂“中國威脅”,既有為其軍事部署調整尋找藉口的企圖,同時也有著為其“主動先制”戰略方針進行預先戰略布勢的深層次考慮。
責編:辛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