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國際論壇:伊朗核問題還是多邊談判好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1月11日 07:55 來源:

  人民日報消息:10日,伊朗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監督下拆除納坦茲核燃料研究設施的封條,重啟核研究活動。此事凸顯國際核不擴散體系內部對抗升級,也表明美歐對伊朗的高壓政策未能奏效,因為伊朗迄今未能如他們所願,放棄“核權利”。

  圍繞著伊朗核問題,相關國家折衝樽俎,鬥智鬥勇,出現了極其複雜的局面。這一沒有解決的問題,仍將是今年輿論的關注點。

  伊朗核問題的主要矛盾雙方———美國與伊朗,沒有進行過實質性對話。伊朗伊斯蘭革命後,美伊斷了外交,勢不兩立,它們之間的猜疑太深了,言語上虛虛實實,策略上軟硬兼施,行為上真真假假,難以面對面溝通,只能通過第三方進行核談判。2003年10月,法英德三國同伊朗開啟核談判,國際社會曾對“三駕馬車”寄予厚望。然而,當伊朗發現歐盟的真實目的是要阻斷其核轉化的合法權利後,于去年8月斷然重啟核轉化活動,雙方對話戛然而止。歐伊雖已決定重開談判,但是,心境已經不同,信任也打了折扣。

  歐伊談判中斷後,歐盟作為調停人的地位有所下降。俄羅斯遂不顯山不露水地充當起“德黑蘭主要保護人”的角色:在去年9月的國際原子能機構會議上,當歐美共同起草一份措辭嚴厲的決議,威脅要把伊朗核問題提交安理會的時候,俄羅斯堅持要求緩和決議的措辭。去年12月21日,也是因為俄羅斯的努力,歐盟與伊朗再次坐到談判桌前。同月,俄羅斯提出在俄領土上建立俄伊合資濃縮鈾企業,本月7日,又派代表前往伊朗,對建議作詳細解釋。

  俄伊兩國隔裏海相望,是老鄰居;兩國長期保持著友好關係,又是老朋友,故俄羅斯作為調解人具有天然優勢。俄羅斯又是僅次於美國的核大國、《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簽字國。防止核擴散、推動核裁軍、促進和平利用核能是《條約》的三大宗旨。同歐盟談僵後,伊朗指望俄羅斯幫其維護“核權利”。俄幫伊也有利益驅動:一是經濟利益,俄伊兩國在核能、軍事、航空等領域有大量合作項目;二是戰略利益,要在中東地區和戰略通道波斯灣同美國較勁。俄羅斯的底線是伊朗不能突破《條約》的限制發展核武器。只要伊不逾越紅線,俄會盡力斡旋,同美國既合作又抗爭。

  這樣,伊朗核問題就出現了歐俄兩位調解人,進而可能出現多邊合作的前景。這種新局面符合國際社會大多數國家的願望。美國外交學會資深會員雷塔基認為,“兩伊戰爭中孤立無援的經歷使伊朗政治家認為:必須擁有可靠的潛在報復能力”。他還認為,“這個歷史上飽受外來干涉、接受了許多沉重的投降條約的國家,對國家的神聖主權異常敏感”。筆者贊成這樣深層次的民族心理分析,並進而認為,美伊強硬的語言後面其實掩藏著各自的焦慮和不安。美國擔心伊朗發展“另一枚伊斯蘭核彈”,加劇地區恐怖活動。實力弱得多的伊朗,受美國20多年的制裁封鎖之苦,認定其宿敵以色列又在美國的支持下秘密跨過了核門檻,不安全感更甚。但伊朗已經承受不起天災人禍,它應該審時度勢、談判解決問題。談判的大門沒有關上,多邊解決的平臺可能搭建。這個平臺應該創造理解對方關切的環境,營造增進互信的氛圍,這是避免核爭端走向極端的必要前提。 (鄭園園 )

  《人民日報》 (2006年01月11日 第三版)

責編:劉彥妤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