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新聞分析:"發現"號之旅未解決航天飛機困境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8月09日 21:10 來源:
    專題:“發現”號航天飛機發射

  新華社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美國)8月9日電

  新華社記者陳勇

  8月9日,經歷14天太空之旅的“發現”號航天飛機返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地球上億萬人終於放下了懸著的心。而對於美國宇航局來説,航天飛機“復飛之旅”幸運成功,儘管表明了它繼續從事載人航天探索的決心和實力,卻也暴露出航天飛機的困境並未改善。

  “發現”號此次任務,是2003年2月“哥倫比亞”號失事後航天飛機首航。為了讓“哥倫比亞”號的悲劇不再重演,美宇航局在兩年多裏投資30多億美元、從6個方面改善航天飛機的安全性,而“發現”號的這次飛行任務之一就是要檢驗這些改進措施,證明航天飛機依舊適合承擔太空探索使命。

  然而“發現”號險情迭出的太空旅程表明,耗費鉅資的改進工程並未顯著提高航天飛機的安全性。

  7月13日“發現”號首次試圖發射,就因為液氫燃料傳感器的故障而在最後關頭推遲,美宇航局的工程師隊伍直到真正發射之前,還沒有把握徹底解決問題。而7月26日發射時,“發現”號的絕熱泡沫材料和絕熱瓦又出現脫落,其中的一塊絕熱泡沫材料重近400克,美宇航局局長格裏芬在事後承認,航天飛機未受損傷“實在幸運”。

  隨著“發現”號在軌道上運行,更多的問題暴露出來。一是機腹部伸出的兩塊絕熱瓦縫隙填充材料,使宇航員要進行太空維修才能解決;二是機頭部位舷窗下的絕熱材料鬆動,使宇航局要召集空氣動力學家驗證其是否會危及著陸過程。直到最後,“發現”號能否安全著陸還是懸念。

  太空中的“發現”號頻頻遇險,迫使美宇航局再次推遲了此後的航天飛機發射,也使公眾産生了焦慮和質疑。《紐約時報》、《今日美國報》等媒體,近日來接連發表文章説,許多美國人已經不敢觀看“發現”號此行特別是著陸階段的電視直播。民意測驗也顯示,更多人正對宇航局維持航天飛機的努力失去信心。航天史學家霍華德麥柯迪説,這“對美國的信心是一個打擊”。

  在這一背景下,美宇航局一方面開始對“發現”號維護改進工程進行調查,另一方面通過媒體先後透露了它未來載人航天器的設想和重返月球、登陸火星的計劃。有分析家認為,這是美宇航局在緩和公眾批評、轉移人們的注意力。

  美國國會已經批准在2010年讓所有3架航天飛機退役。而美宇航局設想的下一代“載人探索航天器”安裝在運載火箭頂端、更接近於宇宙飛船,同時也沿用航天飛機的部分系統。這表明,未來的美國載人航天將揚棄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追求“大而全”的航天飛機設計思想。

  可以説,“發現”號這次“復飛之旅”標誌著服役20多年、共飛行100多次的航天飛機,將逐漸告別世界載人航天的舞臺。(完)

責編:李婷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