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嘯救災“化緣”40億 救災總管説美國小氣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14日 16:36)
專題:東南亞南亞海嘯
|
|
|
揚 埃格蘭 |
→→進入專題:海嘯席捲亞洲各國 上萬人遇難
環球時報消息:印度洋發生地震海嘯以來,已有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承諾向災區提供援助,捐款總額近40億美元。這既是各國政府和人民的愛心體現,同時也與一位挪威人的積極“化緣”分不開。他就是聯合國負責人道主義事務的副秘書長兼緊急救援總協調人揚 埃格蘭。
12歲立志做國際救援工作
1957年9月12日,埃格蘭出生在挪威沿海城市斯塔萬格。該地區普遍信仰路德教,主張通過傳教士在全世界開展慈善事業。最近埃格蘭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坦承,自己的“慈悲之心”來自父母的灌輸。“他們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向我講解路德教教義,讓我知道豐衣足食的生活受之有愧,因此應盡力幫助別人。從12歲起,我就立志長大後做國際援助工作”。
上中學時,埃格蘭成為一名志願者,參加了尋找智利失蹤人員的活動。19歲時他第一次來到發展中國家,在哥倫比亞的一個印第安部落呆了一個月。在此期間,他來到一所偏遠學校,教那裏的孩子學西班牙語,他還從當地土著那裏學會了如何使用彎刀。
他讓人們對挪威外交刮目相看
從奧斯陸大學政治科學系畢業後,埃格蘭又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習。在校期間他曾寫過一篇論文《無能的超級大國,有所作為的小國》,認為像挪威這樣的小國也可以發揮自己的獨特作用,在國際舞臺上有所作為。
1990年,埃格蘭進入挪威外交部,兩年後擔任副外交大臣。其間,在他的秘密斡旋下,以色列與巴解組織開始接觸談判,並於1993年9月簽署了《奧斯陸協議》,讓世界對挪威刮目相看。1996年,他又代表聯合國在危地馬拉政府與叛軍之間進行調解,並把雙方拉到談判桌前,在奧斯陸簽署了停火協議。1997年,他率挪威代表團參加了全面禁止地雷的《渥太華公約》的談判,並使這份公約在奧斯陸簽署。當時有媒體評價説:“世界上許多棘手的難題都是在挪威首都解決的,這足以使某些大國汗顏。”
埃格蘭幫挪威建立了一種小國外交的成功模式,使它在大國調停失敗的熱點地區能取得突破。他曾介紹自己的成功之道説:“外交部通過私人的民間機構———如慈善組織來影響政府,解決危機。秘訣就是耐心,耐心,再耐心。”
負責現代史上最緊迫的人道救援
1999年,埃格蘭來到聯合國,成為安南秘書長哥倫比亞援助問題的特別顧問。2002年他出任挪威紅十字會秘書長,2003年6月,他又被安南任命為負責人道主義事務的副秘書長。印度洋地震海嘯發生後,他負責協調現代史上最緊迫的國際人道主義救援工作。
埃格蘭性格直爽,海嘯發生兩天后,面對援助行動遲緩、捨不得掏腰包的一些富裕國家,他在聯合國總部的每日新聞吹風會上直言不諱地批評道,富裕國家對這場災難的援助“很小氣”。雖然他並沒有指名道姓地批評美國,但誰都知道他在暗指華盛頓。布什總統對此十分不悅,甚至一向穩重的國務卿鮑威爾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時也針鋒相對地説:“美國並不小氣。”幾天后,白宮就宣佈將其承諾的援助金額增加了10倍,達到3.5億美元。
其實,對埃格蘭在要錢時的直率,西方國家已不陌生。埃格蘭的名言“我們的技術水平已經突飛猛進,道德水準卻還停留在中世紀水平”早就被西方官員記在了心中。
責編:常穎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