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翁真的走了:家國之慟 世界之唁 歷史之悼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12日 09:42)
專題:阿拉法特病逝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 /h3>
解放日報消息:
他真的走了。亞西爾 阿拉法特,這個75歲的巴勒斯坦“民族之魂”,再也無法綻放他那憨憨的微笑、顫抖他那厚厚的嘴唇了。
巴黎時間昨晨3:30,黎明前,他永遠地合上了雙眼。
當歷史的時針跨越這一刻,似也為之頓了一頓。
他走得平靜嗎?
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只知道,在他的身後,留下的是破碎的山河、未竟的事業。
我們只知道,他留下了這樣的名言:命中註定我與巴勒斯坦事業結合。
我們只知道,早日實現中東和平,是他畢生奮鬥的目標。
阿拉法特,他的精神不滅……
家國之慟
昨天下午,記者數度撥打,終於接通巴勒斯坦外交部副部長阿布 魯代奈的手機。
正在約旦河西岸拉姆安拉市阿拉法特官邸的阿布 魯代奈告訴:“現在,整個巴勒斯坦沉浸在悲痛之中,這裡的官邸已經降半旗誌哀,從今天起的40天內,按照我們穆斯林的傳統習俗,都是全國的哀悼日……”
通話不時被打斷,阿布 魯代奈連連抱歉,説他實在太忙。
忙什麼?作為阿拉法特的高級助手,阿布 魯代奈和眾多巴勒斯坦官員一樣,要做的事一件接一件:“12日,阿拉法特的遺體在他妻子蘇哈的陪伴下,將運到埃及開羅舉行葬禮。接著在13日,運回我們這裡的拉姆安拉市下葬,阿拉法特官邸這裡,還將先後舉行萬名公眾祈禱悼念儀式,和遺體安葬儀式。”據介紹,為了準備儀式,官邸工作人員正用推土機清理被以軍攻擊後留下的遍地殘垣,還正在準備造一座可以移動的紀念碑。
為何要可以移動?阿布 魯代奈副部長解釋:“儘管以色列反對,但我們還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將阿拉法特的遺體,再運往十幾公里外的聖地——耶路撒冷,正式安葬。”基於同樣的想法,工作人員還特意用石材而不是木材,來製作阿拉法特的棺材,“因為這是他的遺願,也是我們全體巴勒斯坦人民的共同心聲。”
記者接著連線拉姆安拉市一位退休的老工人阿杜則。
“無法相信,無法相信……”一連喃喃重復了至少3遍,阿杜則説他對於淩晨就已驚聞阿拉法特的噩耗,一直無法接受。儘管,心中也有準備,但當那一個瞬間真正到來,終究還是難以面對。
可不得不面對。阿杜則説,從淩晨2:30起,巴勒斯坦當地電視臺就不停地以阿拉法特肖像為畫面背景,反復播報他去世的消息,“從早晨起,我們這裡的人們,就紛紛走上街頭,集中到我們市中心的廣場。”什麼廣場?獅子廣場,那裏矗放的4頭石獅,還是當年中國政府送給巴方政府的。
身邊家人親友的淚眼,街頭貼滿的阿翁海報,清真寺悼念的誦經聲……一切,都在提醒著阿杜則,阿拉法特真的走了。尤其是,那些高舉畫像、慟哭不已、正在街上的人們。究竟多少人在遊行?阿杜則語速明顯加快:“我無法告訴你確切數字,路上全是人,也許數千,也許上萬,也許更多。我想強調,是每個人,我們每個人,都在深切悼念他。我還想説,我們將更努力地沿著他所開創的道路,繼續前進。”
此前記者連線巴勒斯坦駐華大使館時,巴勒斯坦駐華大使扎卡裏亞 阿卜杜 拉希姆,親口向記者證實了阿拉法特的離去,他聲音低沉,不願多説,沉默了一會兒後,他緩緩地説:“我是最早加入法塔赫運動(巴解組織前身)的那批成員之一,這麼説吧,我跟隨阿拉法特整整40年了,你可以想象,我的悲痛,那遠不止是難過。”
世界之唁
他的離去,震動了世界。
昨天,從中美俄英法到聯合國,從歐美亞非拉到大洋洲,或發唁電或出聲明,全球迅速做出了反應———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發了唁電,稱阿拉法特是巴勒斯坦事業的卓越領導人,是傑出的政治家,深受巴人民尊敬與擁戴,在國際社會也享有很高的聲望;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的發言人宣讀了聲明,説阿拉法特是少數能夠立即獲得世界上各行各業人民認可的領袖之一;俄羅斯總統普京致電表示哀悼,稱阿拉法特把畢生精力獻給了巴勒斯坦人民的正義事業;法國總統希拉克發表書面聲明,稱阿拉法特是一位勇敢的、致力於巴勒斯坦建國的領導人;英國首相布萊爾發表聲明哀悼,稱阿拉法特領導他的人民獲得了歷史性的認可;美國總統布什則稱,阿拉法特的逝世是巴勒斯坦歷史的重要時刻,向巴勒斯坦人民表示哀悼……
與巴勒斯坦人“同祖同宗”的眾多阿拉伯國家,反應怎樣?
記者連線正在利比亞的中國公民尹大軍,他説,利比亞舉國悼念3天。
“作為阿拉伯國家,這裡的電視臺和報紙,都在第一時間報道了阿拉法特去世的消息。利比亞總理還宣佈,全國降半旗,3天內取消所有慶典聯歡,包括一年一度的宗教盛典開齋節。”尹大軍説,阿拉伯聯盟秘書長穆薩也對阿拉法特的逝世表示了沉痛哀悼。
作為阿拉伯國家的重要一員,埃及將在首都開羅,為阿拉法特舉行葬禮。新華社駐開羅記者辛儉強在電話連線中告訴,埃及的人民普遍認為,這是責任和義務。
據悉,已表示參加葬禮的世界各國領導人有:中國副總理回良玉、保加利亞外長帕西、丹麥外交大臣默勒、印尼總統蘇西洛、巴基斯坦總理阿齊茲、南非總統姆貝基、瑞典總理佩爾松、土耳其外長居爾、英國外交大臣斯特勞以及韓國前外長尹永寬。
世代宿敵以色列如何反應?
一不予弔唁,二嚴加戒備。據《以色列之聲》廣播電臺報道,以領導人決定,不以政府名義發表任何弔唁聲明。同時,對約旦河西岸實行全面安全管制,派出11架飛機和3架偵察機,監控在黎巴嫩南部居住的35萬巴勒斯坦難民。
以色列總理沙龍則稱,阿拉法特的去世是中東地區一個歷史性轉捩點。
有這樣一條消息:為尊重宗教傳統,以當局決定,允許監獄內4000名巴勒斯坦囚犯舉行追悼,不過為防有變,同時派進兩支以色列特種部隊———赫赫有名的“摩薩德”!
中國之憶
他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1964年,尋求國際幫助的阿拉法特來到中國,與周恩來會面,此後,他又13次訪華。
本報資深記者俞新寶清晰記得:1991年12月23日,因為大霧,從老撾前往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法特停留上海虹橋機場10小時,這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來上海。在虹橋機場貴賓室,時任上海市副市長的趙啟正會見了阿拉法特。作為攝影記者,俞新寶留下了這樣的鏡頭。
“他一直在微笑,沒有一絲愁意,連眉頭也沒有皺一下。”俞新寶回憶説。那正是中東和平進程初啟之時,巴以談判艱難前行,可阿拉法特爽朗的笑容,仿佛令當天的濃霧都消散殆盡。會談結束後,上海市政府安排阿拉法特一行前往龍柏飯店。吃完中國式的早餐,阿拉法特走出餐廳,在大草坪上散步,此時霧散天晴,陽光明媚,眾人歡笑晏晏,阿拉法特由衷地對大家説:“我喜歡中國,也喜歡上海。”
中國駐也門、敘利亞原大使時延春,與阿拉法特是相識20年的老朋友了。昨晚電話裏,時老告訴記者,至今珍藏著1984年5月鄧小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阿拉法特時,他當譯員的照片。“鄧小平當時對阿拉法特説,‘任何正義事業都要經過艱難困苦。中國人民經過22年的革命戰爭,才贏得了勝利。中國永遠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義鬥爭,直到取得最後勝利。’”
2003年,時老應約撰寫《鳳凰涅中的阿拉法特》一書。當阿拉法特得知這一消息時,他委託巴勒斯坦駐華大使感謝時老,在巴勒斯坦事業處於困難的時刻,老朋友仍還記得他。書出版後,阿拉法特於今年1月23日,又向時老發來一封親筆信,向“親愛的朋友”表示了深深的謝意。
……
阿拉法特曾説過,他對中國的支持“永志難忘”:法塔赫運動首次派團出訪的是中國,巴解組織首次派團出訪的也是中國,巴解組織在國外開設的第一個代表處又在中國……
這位中國人民偉大的朋友走了。外交部發言人昨天上午表示:11日下午,胡錦濤主席特使、回良玉副總理將離開北京前往埃及開羅參加阿拉法特主席的葬禮。
鮮花無數……
責編: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