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新聞人物:巴勒斯坦民族之魂——阿拉法特

央視國際 (2004年10月28日 09:57)


  新華社北京10月28日電 阿拉法特1929年8月出生於耶路撒冷,是一位遜尼派穆斯林。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後,年僅19歲的阿拉法特開始投身於抗擊以色列的鬥爭。20世紀50年代,他在科威特秘密籌建“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簡稱“法塔赫”)及其軍事機構“暴風”部隊。第三次中東戰爭後,阿拉法特一直流亡海外。1969年2月,阿拉法特開始擔任巴解組織執委會主席,並從1971年起兼任巴勒斯坦革命武裝力量總司令。 1991年中東和平進程開始,阿拉法特領導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同以色列進行了艱難的談判。1993年9月,巴以在華盛頓簽署了巴勒斯坦自治《原則宣言》,從而拉開了政治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帷幕。1994年5月,巴勒斯坦在加沙和傑裏科地區開始實行自治。7月,阿拉法特結束27年的流亡生活,回加沙定居。1996年1月,巴勒斯坦舉行歷史上首次大選,阿拉法特當選為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自治政府)主席。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阿拉法特命運多舛,在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中,他曾遭遇以色列特工多次暗殺及其他險情,但每次都化險為夷。自2000年9月巴以爆發大規模流血衝突以來,以色列一再指責阿拉法特是恐怖主義的“幕後主使”。因此,從2001年底開始,阿拉法特一直被以色列軟禁在拉姆安拉的官邸內,人身安全一度受到嚴重威脅。美國政府也對巴民族權力機構施加了極大的壓力。2002年6月,美國總統布什表示“巴勒斯坦必須更換領導層”,這使阿拉法特的處境更為艱難。

  為了推動巴以和談,巴民族權力機構2003年3月進行改革,設立了總理職位。然而,隨著巴以衝突再度緊張,以色列再次把責任歸咎於阿拉法特。9月11日,以安全內閣以阿拉法特是“和平絆腳石”為由,決定“原則上”將阿拉法特驅逐出巴勒斯坦。以政府官員甚至聲稱,殺死阿拉法特也是一種選擇方案。面對以色列的威脅,阿拉法特表示:沒有人可以把我趕走。

  和平是阿拉法特一生的追求。阿拉法特曾有一句名言:我帶著橄欖枝和自由戰士的槍來到這裡,請不要讓橄欖枝從我手中落下。為了表彰阿拉法特為和平做出的貢獻,1993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他“博瓦尼和平獎”。1994年,阿拉法特與以色列總理拉賓和外長佩雷斯共同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記者 王龍琴)

責編:魏偉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巴接班程序已定 美聯社預測阿拉法特接班人(2004/10/28/ 08:44)
  • 巴官員説阿拉法特沒有生命危險(2004/10/28/ 08:13)
  • 阿拉法特任命三人委員會在他缺席時行使權力(2004/10/28/ 07:04)
  • 阿拉法特病情十分嚴重 庫賴等人前往探望(2004/10/28/ 07:04)

  •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