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國際觀察]撤軍化解人質危機?(7月14日)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15日 15:21)

    進入[國際觀察]>>
    cctv_news新聞頻道

  CCTV.com消息(國際觀察):

  主持人(方靜):觀眾朋友晚上好,歡迎收看現在為您現場直播的《國際觀察》。

  從幾天前開始,一個普通菲律賓人的命運就被全世界的人民廣泛的關注著,他就是今年46歲,八個孩子的父親,在伊拉克被綁架的菲律賓人——克魯斯。自從7月10號,他的哀號聲隨著阿拉伯半島電視臺傳回菲律賓以後,他的親人,普通的菲律賓民眾,以及菲律賓的總統阿羅約都在為營救他而奔忙。就在今天一份來自菲律賓外交部的聲明説,菲律賓政府會儘快從伊拉克撤軍,這份關係到克魯斯個人生死的聲明,是不是意味著事情會出現轉機呢?這就是我們今天節目的觀察點。

  今天在演播室我們請到參與我們討論的是《環球》雜誌總編輯馬曉霖先生和新聞觀察員張郇,同時歡迎觀眾朋通過手機短信的方式參與我們的討論,具體的方式您可以留意我們的屏幕上的字母。首先通過一個短片來了解一下菲律賓人質危機的進展情況。

  阿爾韋特(菲律賓外交部長):外交部正就撤離這支人道援助部隊同國防部協調,到今天為止,我們的軍事人員從51人減至43人。

  解説:2004年7月14號,牽動了世人心弦的菲律賓人質的命運危機,終於隨著政府的一份撤軍聲明出現了轉機,而克魯斯家人持續愁苦的臉龐上也呈現出了罕見的笑容。克魯的兒子:我父親得救了,我真是太高興了。

  解説:此刻,克魯斯的家人深深地感到這份政府撤軍的聲明,來得是多麼的不容易。7月10號,阿拉伯半島電視臺公佈了一份錄像,一名菲律賓人質的哀求聲在伊拉克上空響起。菲律賓人質:菲律賓的阿羅約總統,我求你從伊拉克撤軍吧。解説:當個人的命運與撤軍勾連在一起的時候,他的生死往往成為一個未知數。就在克魯斯哀求的錄像播出之後,很多人走上街頭,打出了“救救克魯斯,讓我們的士兵回來”的標語,呼籲菲律賓政府撤兵。克魯斯的家人更是發動了親情攻勢,他們在家門口釘了一塊牌子,懇求阿羅約保證克魯斯的安全。此外,30多位克魯斯的親朋好友也來到家門前跪著,乞求上蒼保祐人質平安歸來。阿羅約被深深地打動了,她于10號會見了克魯斯的親屬,並承諾會全力開展營救工作,隨著就傳出了人質被釋放的利好消息,然而風雲突變,菲律賓政府在撤軍問題上猶豫的立場,激怒了恐怖分子,克魯斯的命運被再次推向死亡的邊緣。菲律賓人對政府失望了,數百名群眾在13號舉行了大規模的示威遊行。菲律賓民眾:這屆政府該受到譴責。

  解説:正是在國內強大的輿論壓力下,菲律賓政府最終做出提前從伊拉克撤兵的決定,克魯斯的命運也隨之呈現出一絲光明。

  主持人:針對這個菲律賓的撤軍,我們注意到菲律官方的説法,到現在為止,菲律賓在伊拉克的軍事人員將從51個人減少到43個人,也就是減少了8個人。這能不能看做是菲律賓撤軍的開始,他們已經開始撤軍了?

  馬曉霖(《環球》雜誌總編輯):應該説,雖然説總共只有51個人,但是撤走了8個人,撤掉了七分之一。那麼我想,相對於國家作為整體來派兵的話,他就是撤一支槍、撤走一輛機車,也算是開始撤軍活動,只不過我覺得象徵意義大約是這樣。

  主持人:這8個人,為什麼會提出這8個人?他8個人是……

  張郇(新聞觀察員):他這個51個人,43個人是士兵,8個人是警察,都是非戰鬥部隊,都是人道主義救援的。但是現在在菲律賓人被伊拉克人綁架之後,兩天以後他的外交部副部長在半島電視臺上有一個講話,這是所謂的菲律賓會提前撤軍第一個信號,就是説我們將儘快撤回我們的部隊,因為我們知道原計劃是8月20號撤軍,他現在説要儘快。但是到現在為止,菲律賓的政府還沒有明確的説法。

  主持人:沒有具體的日期。

  張郇:對,沒有具體的日期,而且在他們宣佈了51個人變成43個人的時候,這裡面有一點蹊蹺,什麼蹊蹺呢?就是説軍人的數字是43個人,另外實際上8個人是警察,那麼到底是怎麼算的?那麼人家就在問,有些記者在問,那8個人是什麼時候撤的?現在離開了伊拉克沒有?菲律賓方面沒有正面的回答。

  馬曉霖:説的比較模糊。

  張郇:隨後記者還追問了,原來是51個人現在變成43個(人),那你是不是意味著撤軍已經開始了?軍方的回答説,我們沒有接到正式的撤軍命令,隨後只是我們有兩架飛機等著,隨時可以撤。如果要撤的話,三天就能撤完。實際上51個人的話,一架飛機就能運走。

  主持人:非常模糊的一種説法,而且從技術上來講,這8個人是不是撤出去,可能恐怖分子也無從知曉?

  馬曉霖:現在感覺是做秀(的)成分比較大,或者説對輿論的宣傳,造氣氛這方面動力比較大。剛才説50幾個人別説派一個大的空軍運輸機能,就是派一個大直升機也能拉走,當然還有加上設備,那我覺得更多的可能從輿論宣傳方面。

  主持人:現在很多人都在批評菲律賓國內的有些人,批評這個政府,説你這個措詞上始終是非常模糊的。首先剛才您説的“儘快”(英文),這到底“儘快”,儘快到什麼程度?因為他們原定的就是要8月20撤軍,所以另外您剛才説的這個,現在這8個人到底在哪?也沒有一個説法?

  張郇:8個人現在有説法,就是負責8個警察在伊拉克國外,在伊拉克部署的菲律賓警察部門的人説,這8個人現在還在基地,他們都沒有離開伊拉克,那麼這到底是意味著什麼呢?這到底是證實了他對記者説的。

  克魯茲 國籍:菲律賓 年齡:46歲 職業:一家沙特公司的卡車公司 家庭:8個子女

  主持人:所以菲律賓政府的這種模棱兩可的做法,現在有的人認為,這不是不一種策略,一種緩兵之計?

  張郇:但是不管怎麼説,在綁架者提出條件之後,菲律賓政府在公眾、在電視臺上,包括他外交部部長,包括官員出來説,我們儘快撤軍。應該説,在一定程度上,至少從表面上看起來他是對綁架者是讓了步的。

  馬曉霖:他從程序來講,應該説開始(準備)撤軍的步驟,因為他要準備好運輸機了,他之所以現在這麼模糊,我覺得他一方面確實想救人,另一方面又不想太明顯,直接給人的感覺是迫於這種壓力,也還是從更遠來講不想得罪美國。主持人:您説的迫於壓力,迫於什麼壓力,菲律賓做出這種撤軍,至少是口頭上的,説法上的這種表述,因為剛才片子裏面談到説這個克魯斯的家人,用一種親情攻勢,但我想問題可能遠沒有這麼簡單?

  馬曉霖:這個壓力主要來自國內,來自關於克魯斯,救他這個命的壓力。雖然他是一個勞務人員,但這個勞務人員在菲律賓,他的地位、作用,他在國民心目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可能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那麼有材料説,菲律賓八千萬人,有八百萬人次在國外打工。當然這個數字,有的説是一年有八百萬人,有的説是累計八百萬人,但有一種可能比較準確,就是説至少他一年,同時在外面工作已經七八十萬人,還有一個數據。可能沒有爭議,比如説每年給菲律賓掙的外匯是百八十億美元,這個數目相當於菲律賓每年外匯總收入的三分之一,所以説,在國外工作的僑民,他們的命運國內非常關注。所以説他的壓力來自國內。

  主持人:您覺得是來自於國內,來自於這些勞工?

  馬曉霖:因為阿羅約政府實際上剛剛經過大選,6月30號剛剛宣示就職,但是這個時間,很多的專家説非常敏感,為什麼非常敏感呢?就是説反對黨一直在説選舉不公,反對黨贏了。實際上阿羅約在政黨的黨派鬥爭中她也是屬於優勢並不是很明顯,那麼現在在這種情況下,她又剛剛上臺,而且到現在反對黨還在説我們要舉行大規模的抗議,因為這個不公平,那麼現在又出來一個人質的事件,實際上反對黨也應該説是利用這個事,肯定是在利用這個事,當然每一個老百姓都是希望自己的親人能夠安全的回來。那麼在這個時候,幾個因素在那裏,實際上阿羅約是有很大的壓力。那麼在這樣情況下,她為什麼作出的一個表示,是一個很模糊的表示呢?因為如果公開的説,OK。我們現在全撤,50幾個人他應該很快,三天就可以撤出來,兩架飛機是現成的。

  主持人:會怎麼樣?

  張郇:對阿羅約講起來,對她的政治生涯同樣是很危險的一步,現在她面臨一個很危險的情況,撤回來也是很危險。

  主持人:對,我們都知道菲律賓在反恐問題上始終態度其實是很堅決的,就是阿羅約政府很堅決的。現在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就是去年5月份,阿羅約訪問美國的時候,曾經關於反恐有過一段講話,我們先一起來聽一下。

  阿羅約(菲律賓總統):我們在菲律賓,應該繼續努力和美國肩並肩與過去一樣堅決地打擊恐怖主義,恐怖主義沒有國界。我們要把恐懼轉化為世界的和平、進步和繁榮。

  主持人:阿羅約在反恐問題上態度一直很堅決,而且當時向伊拉克派兵的時候,實際上也是頂著國內很大的壓力。現在在這個恐怖分子要挾下,同意撤軍是不是也等於承認了自己的政府當年的判斷和政策是錯的?

  馬曉霖:我覺得它更多屬於一種策略,一種戰術性的手段。為了眼前就是説,“牙疼醫牙,頭疼醫頭”的這種做法。就是先把克魯斯先救出來。

  張郇:現在一些菲律賓國內的專家評論界在分析,就是説阿羅約現在在玩平衡跟時間的遊戲。她要爭取時間,但是她在每一天天亮的時候,她應該給綁架者一些有希望的信息,而使他不要就把人殺了,人殺了一切就完了。所以她同時在做工作,因為可能就是説現在伊拉克專門有這麼一個組織,民間的組織,專門是營救人質的。我們也知道有很多人質被綁架,就是説他的家人也去了,外交官也去了,很多人在那邊做這個事,他就是在拖延時間,一定是要讓綁架者看到一些希望。你不能斬釘截鐵的回絕他的話,這事情就容易弄僵。所以就是説,國內也知道,國內一些人他們知道阿羅約做派的人,覺得她肯定不會完全向恐怖分子低頭的。到現在為止實際上,阿羅約本人並沒有出來説,我們的軍隊該回來,只是下面的官員在説。

  主持人:究竟怎麼選擇我們還要看她下一步的動作。

  張郇:可能還有二三天就可以清楚。

  主持人:但是我們注意到現在美國方面已經很不高興了,已經開始批評菲律賓政府的做法。這會不會影響到菲律賓和美國政府之間的關係呢?

  馬曉霖:我想阿羅約政府做這個姿態,儘管非常模糊,也出於為了救本國的國民,也迫於國民壓力。但確實我覺得這信號不太好,至少,你像這個劫匪,等於某種程度來説是獎賞劫匪。那讓這個組織也好,或者其他組織可能會群起而效倣,只要是綁架一個國民,就能在多國部隊鏈鐐上能夠階段??可能重創美國和其他多國部隊派屬國家。那麼我想對打擊恐怖主義,對比方説維持伊拉克的穩定,從長遠來講,沒有任何好處。

  張郇:美國是對他副外長在半島電視臺的講話,他馬上就表示了一種失望,但是美國同時在説,我們現在在等待菲律賓政府明確地告訴我們,宣佈什麼時候撤軍,所以實際上,就是説這事還沒完呢?

  主持人:也要看下一步。

  張郇:到底是不是也要看下一步。

  馬曉霖:當然對美國和菲律賓的影響,我估計美國他也可能通過命運、通過外交渠道,了解阿羅約政府的苦衷。另外現在當然也有些專家分析,就是説阿羅約政府在反恐問題上,特別是在伊拉克問題上這麼搖擺,這麼脆弱。有可能使美國對她産生疑慮,本來説美國準備要從蘇裏克彎撤走,12年以後重新再回到菲律賓,重新使用他這個軍事基地,那麼如果出這檔事的話。那麼有專家分析,今天有可能今後在壓太這個地方,美國要倚重新加坡而不是菲律賓。

  主持人:好,這個話題我們先討論到這麼。那麼我們知道從美國承包商伯格到韓國人金善日,包括被釋放的美國軍人,到這次被綁架的菲律賓人,綁架人質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已經在伊拉克變成了家常便飯。而且每當人質被綁架的消息傳來以後,都會引發各國對於是否應該撤軍的爭論。接下來的時間,我們將討論為什麼伊拉克的人質綁架會成為一種風潮,以及它帶來的影響。

  解説:菲律賓政府作出的這個將51個人的部隊提前撤出的決定,會給恐怖分子發出錯誤的信號,美國白宮發言人邁克來倫的這番話,顯然表達美國對自己長期的反恐訪友菲律賓,為了解救本國在伊拉克被扣押的人質,而且選擇儘快撤軍的失望心情。不過面對同樣的問題,剛剛在今年3月29號才加入北約的保加利亞持有著不同的處理態度。在7月8號,半島電視臺公佈的錄像中,伊拉克武裝分子用兩名保加利亞卡車司機的生命來威脅保加利亞政府,要求聯軍釋放被關押的伊拉克武裝人員面對綁匪的要求,保加利亞當時就表示,即使綁匪威脅要傷害人質,保加利亞也不會從伊拉克撤軍。而就在菲律賓做出儘快撤軍的決定後不久,半島電視臺的錄像,就傳來了的兩名保加利亞人質中的一名已經遇害的消息。目前除了菲律賓和保加利亞人質生命危在旦夕外,另一名埃及人質的命運也是吉兇難補。只不過與大多數伊拉克綁架案不同,這次綁匪完全是衝著錢來的,綁匪向這名埃及人質的僱主索要100萬美元的贖金,這名埃及人質的僱主議決敦促埃及政府幫助解救人質,但是埃及方面至今也沒有人和他聯絡。

  主持人:這邁克來倫説,菲律賓作出的撤軍決定,可能會向恐怖分子透露一個錯誤的信號。他指的是什麼?

  馬曉霖:就是説你只要綁架人質,總是能得到補償,你的條件,你的政治要求,會得到答案,會得到回應。我想他可能……

  張郇:因為美國一項就是,原則上是這樣的,實際上美國有的時候也跟人家做台下的交易,原則就是説跟恐怖分子不談判,就是説你提的什麼條件根本不予接受。他長期以來對恐怖分子採取這樣的政策,所以説,碰到菲律賓這樣的話,明顯得為了一個人,這個國家撤軍,當然跟這個政策是相違背的。

  主持人:現在,關於就是説這件事之所以引人關注就是,人們在關注這件事可能産生的後果。現在這兒有很多觀眾朋友在問題,像手機尾號2716的朋友也會問,就是菲律賓撤軍會掀起其他國家撤軍的浪潮嗎?

  馬曉霖:我覺得也不必誇大這種消極影響,比如説保加利亞,兩個人被綁架了,他保加利亞政府堅決表示,即使人質被處死,他們也不會撤軍,因為他們肯定考慮整個國家、國家整體利益,考慮國家跟美國長遠這種戰略關係。

  張郇:這個很多國家,他考慮當然老百姓的生命要考慮實際上像菲律賓政府他也在考慮,他自身的信譽度。所以今天他們在宣佈,就是説從51個人,現在在伊拉克的菲律賓士兵只有43人了,原來是51人。記者就追問,這這是不是撤軍的開始,被問到的官員,他就回避。他就説,這個事情繼續,我們的政府會繼續努力,會建構百姓的生命安全和國家的利益,這件事情上確實有國家的利益存在,而且菲律賓的政府多次在強調,就是説要在保證國家尊嚴的情況下。什麼是尊嚴?就是説,我不能因為這麼一件事,我不能把菲律賓原來做出決定派兵到伊拉克是對還是錯,但是他畢竟是一個政府做出來的決定。你為了這一個人,逼迫這樣去,那這個政府就每年信譽度了,而且在菲律賓我們也知道也有很多的恐怖組織,包括阿布薩耶夫,也進行過殺頭、綁架很多這樣的事。如果阿羅約在這件事情上退步了,剛才説的,對她講起來也是一個政治的冒險。

  主持人:通常意義上來講,政府是不會向恐怖分子妥協的。但是我們注意到,剛才我們也提到,就是現在在伊拉克綁架人質成了一種風潮,這些恐怖分子紛紛選擇這樣的方式來要挾政府,他們利用了什麼樣的人們的心理,他們為什麼覺得這招是現在最有用的?

  張郇:現在應該這麼説,就是説我們現在聽到很多的消息,就是説綁架的是外國人,外國人提出一些要求,但是你仔細看這個格案,他提出的要求稀奇古怪。你比方説,綁架一個巴基斯坦人,所以要求把巴基斯坦駐伊拉克的使館關掉,這好像不知道什麼原因。

  主持人:剛才我們説的埃及人説是要錢。張郇:對,因為他是穆斯林,不要他的命。就是説你給錢,所以綁架保加利亞人,説要求美國人把他的監獄裏的人所有的都放掉。那你綁架美國人呀?就是説各式各樣的綁架案。

  馬曉霖:我理解是這樣的,伊拉克的綁架,我看了有一篇阿拉伯專家寫的報道,現在在伊拉克境內,針對外國力量這種所謂抵抗組織,大概至少有23個是有名有姓的。那麼就是説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專門從事綁架,綁架他有政治目的,有宗教目的,有的完全是經濟目的,像埃及人被綁架就是這個事,這只是説一種報道完全是為了錢,但我看到另一個報道説也有政治目的。就是説要求雇傭沙特爾公司撤出伊拉克,而且埃及僱員你在電視上用阿拉伯語母語對他埃及的老鄉説,你們不要到伊拉克工作,來了的話你們就會沒命的,這顯然就不是為了錢,為了政治目的。

  主持人:所以您説這不同的目的,我們能由此判斷,這不是一波人幹得,是所有的這些人質……

  馬曉霖:一個總目標,他們就是説把所有的外國人都轟出伊拉克,就像伊拉克,就不希望伊拉克好起來。

  張郇:現在大家在説綁架有一個風潮,現在伊拉克整個的一個情況,我覺得人質的綁架應該放在他的安全形勢下來看。實際上在伊拉克格每天發生的綁架案有十多起之多,但是大部分都是綁架伊拉克人,就是説這是一些罪犯在幹的,為了索取錢財。他們就是説把矛頭指向中産階級的孩子,比方説教授、工程師的孩子,綁架他們。那麼現在就剛才説到了,有一個專門研究人質的一個組織,當然他們也總結一些經驗,就是説在現在的伊拉克情況,你要怎麼樣對人質最安全,你就要儘快的,在第一個時間趕快滿足他們的要求。這個當然是對大部分伊拉克人來講的,因為現象政府沒有能力保證他們的安全,他們就趕快給,一般是一萬美元到十萬美元,就是把自己的孩子領回來了。但是現在這些外國人,應該説他們在一開始綁架的時候,很難説是有組織綁架他們。當然也不排除是這樣的。

  馬曉霖:應該説綁架也成為一種職業了。

  張郇:我現在有一個例子,就是有一個伊拉克人已經移居加拿大24年了,但是他最近就回來伊拉克了,因為他母親年紀大了,在一個外國公司裏面當一個小工頭,他在一天晚上就失蹤了,還有他的牽動機動車,隨後他們家人趕快去打聽,那麼人家就給他一個信,説我昨天人家讓我去買那輛機動車,我買這個車的時候我看見這個人了。所以你們趕快去找,他們再去找,人家這個人,這個人我們已經把他作為禮物已經交給邪和了,就是交走了,那就是説什麼呢?就是説在綁架人質以後,會判定他們有沒有政治價值,所以説有政治價值的話,他就會轉到……

  主持人:也就是説在綁架之前是沒有預謀的,不一定有預謀的。

責編:張娜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