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保持沉默 “獵兔犬”可能已“犧牲”
央視國際 (2003年12月29日 10:06)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截至12月28日,歐洲第一個火星登陸探測器“獵兔犬2號”已經是第三天保持沉默了,一些科學家表示,這個全球關注的探測器有可能已經墜毀。但是,很多科學家仍存著一線希望,期待著這一意外失蹤的“孩子”已成功著陸紅色火星,並能在一週左右的時間內,通過“火星快車”母船,將其發出的無線電信號傳輸回地球。
第三天保持沉默,凶多吉少
據英國媒體12月28日報道,當地時間12月27日晚,英國焦德雷爾 班克天文臺的無線電望遠鏡第三次掃描了火星,搜尋時間長達兩個小時,但是沒有接收到“獵兔犬2號”的任何信號。
當日早些時候,美國航空航天局繞火星軌道運行的“奧德賽”號火星探測器也第五次對火星進行了最新一輪搜索,結果同樣以失敗告終。
英國政府物理學和天文學研究機構的發言人吉爾 奧姆羅德説,英國建造的“獵兔犬2號”是在一個多星期前由“火星快車”母船釋放入軌道的,本預定於聖誕節登陸到火星表面,並開始尋找火星的生命徵象。
但是,儘管從12月25日開始,歐洲宇航局進行了反復多次的努力,嘗試接收來自“獵兔犬2號”的無線電信號,中間還把英國無線電天文望遠鏡焦德雷爾 班克、美國航空航天局繞火星軌道運行的“奧德賽號” 火星探測器都用上了,但依然毫無所獲。
一些科學家不得不承認,沉默三天的“獵兔犬2號”有可能已經墜毀,無法完成登陸火星的神聖使命了。因為“獵兔犬2號”實施登陸之前,科學家公佈的聯絡時間表只排到了12月26日左右,但目前這份時間表已經延長到了2004年1月17日。隨著時間的推移,與“獵兔犬2號”聯絡成功的希望其實也越來越渺茫。
最後的希望和樂觀
不過,雖然知道“獵兔犬2號”可能遭遇不幸的命運,很多科學家心裏還是始終存著一線希望。
“獵兔犬2號”技術小組的成員艾倫 韋爾斯説:“我們還遠談不上放棄,根據我們聖誕節那天從萊斯特控制中心得到的信息,我們現在將工作小組分成兩部分,其中一部分將繼續嘗試通過‘奧德賽’火星探測器、無線電望遠鏡與‘獵兔犬2號’取得聯絡,畢竟在此之前,我們只和它聯絡了五次而已。”
當然,艾倫 韋爾斯也表示,儘管目前航天局仍持樂觀態度,但他們同時也作好了“獵兔犬2號”登陸失敗的準備。
歐洲航天局負責人戴維 索思伍德則稱,由於探測器運行軌道的位置原因,地面控制中心與“獵兔犬2號”取得聯絡的最好時機是在明年1月4日的上午10點左右。
很多科學家認為,“獵兔犬2號”可能落到了一個很難於建立通訊聯絡的區域,其天線有可能不指向“奧德賽”號的接收方向。此外,“獵兔犬2號”控制面板上的時鐘也可能受到損害,導致其在錯誤的時間發送信號。
在未來的幾天中,歐洲宇航局的科學家們每天都將繼續尋找“獵兔犬2號”的蹤影,另外,在美國加州和荷蘭的兩台無線電望遠鏡也提供協助。如果再傳來一次次“聯絡失敗”的消息,那麼“獵兔犬2號”恐怕真的凶多吉少了。(張春燕)
[鏈結] “獵兔犬2號”
身材:外形像碟子、大小似鍋蓋
體重:45公斤
裝備:兩個圓柱形可折疊太陽能電池板、一個岩石鑽頭、一個深鑽鑽頭、一台立體照相機和兩台光譜儀。
能耐:可以挖掘幾十厘米深的火星表層土壤,並對土壤顆粒進行分析,分辨出180種鹽分、礦物質和有機物質;記錄火星大氣溫度、氣壓和風速等有關數據;特殊的“鼻子”(氣體分析儀)能夠發現諸如甲烷等氣體(只有有機體才能産生甲烷)。
既定火星旅程:到達火星表面後,將向火星北部進發,並最終在事先設定的地點開始探尋生命痕跡的活動。主要任務包括:繪製火星地圖,利用一部功能強大的雷達對火星表面進行探測,尋找火星上有水存在的證據等。
身價:目前其主人(歐洲宇航局)依然對此保密,但這個項目的啟動資金為2500萬美元,加上6年來的通貨膨脹和其它增加的預算,應該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新聞鏈結] 火星探測器典型事故
——1962年11月1日,前蘇聯發射了“火星1號”探測器,在1963年6月19日飛越火星,但不久就失去了無線電聯絡。
——1964年11月5日,美國發射了“水手3號”火星探測器,目的是飛越火星,但由於太陽能帆板沒有打開,飛越火星失敗。
——1964年11月30日,前蘇聯發射了Zond2探測器,雖然飛越了火星,但由於通信失敗,沒有返回有用數據。
——1971年5月19日,前蘇聯發射了“火星2號”探測器。在1971年11月27日,著陸器從軌道器中釋放出來,但由於制動火箭失靈,使軟著陸失敗。
——1971年5月28日,前蘇聯發射了“火星3號”探測器,並於1971年12月2日到達火星。著陸器被釋放,並成功著陸火星,但在向軌道器發射20秒的圖像數據後失效。
——1973年7月21日,前蘇聯發射了“火星4號”探測器,並於1974年2月在距離火星表面2200公里處飛越火星。由於制動發動機失效而沒有切入火星軌道。
——1973年8月5日,前蘇聯發射了“火星6號”探測器,在1974年3月12日進入火星軌道,並釋放出著陸器。著陸器返回了進入大氣層時的一些數據,但在下降過程中失效。
——1973年8月9日,前蘇聯發射了“火星7號”探測器,包括軌道器和軟著陸器。在1974年3月6日,該探測器沒能切入火星軌道。
——1988年7月7日,前蘇聯發射了火星軌道器“火衛1號”,目的是研究火星的衛星。1988年9月2日,“火衛1號”與地面失去通信聯絡。
——1988年7月12日,前蘇聯發射了火星軌道器“火衛2號”,在1989年1月30日到達火星並切入火星軌道。軌道器在火衛上空800公里內移動,後來失效。著陸器也沒有到達火星。
——1992年9月25日,美國發射了“火星觀測者”軌道器,在1993年8月21日,即切入火星軌道之前失去通信聯絡。
——1998年7月3日,日本發射了“希望號”火星軌道器,但自發射升空以來故障不斷。按計劃,“希望號”應于2003年12月14日到達離火星表面894公里上空,然後進入環火星軌道,由於電路系統的故障還沒能修復,入軌幾乎無望。
——1998年12月11日,美國發射了“火星氣候軌道器”,用於研究火星天氣、氣候以及水和二氧化碳。“火星氣候軌道器”本應在80至90公里高度進入大氣層,但在軌道切入操作中,由於導航誤差,實際上在57公里高度進入大氣層,導致“火星氣候軌道器”在大氣層中被燒燬。
——火星極區著陸器是1999年1月3日發射的,它與“火星氣候軌道器”是夥伴,目的是探測火星的南極。在1999年12月3日進入大氣層時失去通信聯絡,原因不明。 (張楠整理)
責編:趙瑋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