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韓打算換都 欲四年後動工七年後搬家(附圖)

央視國際 (2003年02月12日 16:13)


力主將首都遷出漢城的盧武鉉

  環球時報消息:韓國當選總統盧武鉉為履行自己競選時關於“行政首都遷移”的承諾,2月5日在大田市舉行的“大田、忠清地區國政討論會”上説:“換首都,如果國會反對的話,將舉行全民公決。”盧武鉉的話表明,新政府將排除重重困難,決心將“換首都”的承諾落實到底。

  2007年開始建造新首都

  據韓國政權交接委員會透露,新行政首都規模不大,人口控制在50萬人左右,各行政機關佔地230余萬平方米,總統府和國會佔地約33萬平方米。新行政首都的選址將於2004年上半年最終確定,2005年至2006年進行整體設計,2007年動工興建,2010年韓國部分行政機關將遷移至新首都辦公。為確保遷都計劃的順利完成,盧武鉉就任後將組建新行政首都建設促進委員會,並在今年內制定特別法。

  為防止行政首都從漢城遷出過程中出現“土地違章開發”和“不動産投機”,韓國政權交接委員會2月5日宣佈,忠清地區的11個市、郡為“土地交易監視地區”,大田市的兩個區為“房地産投機過熱區”。新行政首都選址一旦確定,該地區將被定為“新規劃區”並禁止濫開發和不動産投機。


韓國概圖

  搬遷首都為哪般

  2002年12月9日,在韓國總統大選進入白熱化的關鍵時刻,新千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盧武鉉在競選演説中突然提出一個令韓國人震驚的承諾:“如果我當選新一屆總統,將把行政首都遷移到忠清地區。”盧武鉉的這一承諾立即打破了競選僵局,成為韓國選民爭論的焦點。

  盧武鉉為何在關鍵時刻提出“遷都”問題?新千年民主黨和韓國媒體認為主要有四大理由:

  第一,漢城人口急劇膨脹,已接近“爆炸”。漢城是韓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48年被定為首都,1949年升級為特別市。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韓國政府機關曾移到釜山,直至1953年停戰後才遷回漢城。目前,漢城市擁有25個行政區,總面積600多平方公里,總人口約1200萬。隨著漢城日益成為國際大都市,其人口規模不斷膨脹,目前約佔韓國總人口的1/4。人口的急劇增加,使首都與地方的差距越拉越大,這種不均衡的發展,不僅帶來了各種社會問題,而且影響了國家整體的發展。

  第二,漢城的交通堵塞、住宅擁擠、房地産投機、大氣污染等問題日趨嚴重。漢城的“行車難”、“停車難”、“汽車尾氣污染”等問題很讓人頭疼。地面上,每天有300多萬輛機動車在行駛,地鐵每天的客流量達600萬人次。儘管漢城道路和地鐵四通八達,但交通堵塞的情況仍十分嚴重。繁華商業區停車費每15分鐘高達3000

  韓元(目前1美元約合1170韓元),但即使是這樣高的收費也無法解決“停車難”問題。漢城的許多街道一到晚間便變成了停車場。關於住宅問題,儘管漢城市在近郊興建了6個衛星城,但房價仍居高不下。據韓國朋友介紹,目前漢城的房價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一套90多平方米的住宅,價格高達1.5億至2.5億韓元,一名普通的國家公務員要購置這樣一套住宅,需要工作整整15至18年。漢城寸土寸金,在市中心的明洞一帶,一塊足球場大小的土地,價值高達10億美元。這種情況加上漢城市開發餘地有限,使得不動産投機商經常興風作浪。韓國政府規定,一戶只能擁有一處住宅,但許多富豪利用不正當手段,購置多處住宅,進行不動産投機,致使當局今天抓了一批不動産投機者,明天又會冒出另一批。此外,漢城的空氣污染也日趨嚴重,大量汽車尾氣的排放,使漢城空氣質量每況愈下,空氣中含有大量油質黑色污染物。為能夠呼吸新鮮空氣,一到週末,漢城市民紛紛驅車前往郊外進行戶外活動。

  第三,冷戰時期的備戰産物———國家行政機構“兩地化”已不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20世紀80年代中期,韓國決定把政府行政機構一分為二,外交通商部、國防部、統一部等部分國家行政機關設在漢城,財政經濟部、産業資源部等機關設在距離漢城30多公里的京畿道果川市。果川市因而被人們稱為“第二行政首都”。韓國把部分行政機構設在漢城以外,最主要原因是,漢城距朝鮮半島軍事分界線的最短距離只有40多公里,這樣的距離遠程大炮就能打到,為防止所謂的“朝鮮南侵”,韓國把部分國家機關遷出漢城,以確保一旦發生不測,國家機構仍能正常運行。這種國家行政機構“兩地化”是冷戰的産物,如今冷戰已經結束,如果繼續延續這一模式,韓國的繁榮和發展必將受到影響。

  第四,目前的半島局勢,尤其是美國揚言要從韓國撤軍,使“遷都説”更加盛行。在朝鮮核問題被炒得沸沸颺颺的時刻,不久前,美國又揚言要從韓國撤軍。美國的撤軍計劃包括先從韓國撤走7000名士兵,然後將部署在軍事分界線臨近地區以及漢城周邊的美軍基地逐步撤到韓國中部地區的大田一帶。如果美國把部署在韓國首都漢城以北的軍隊向南撤,漢城將失去強有力的保護。對此,韓國朝野十分驚慌,“遷都”呼聲也隨之高漲起來。如果説盧武鉉在競選時提出“遷都”綱領只是一種許諾的話,那麼如今“遷都”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2月5日,韓國政權交接委員會主管政務的幹事金秉準呼籲:“一定要説服那些反對遷都的人,因為這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歷史性決定。”

  遷都是否是災難

  自盧武鉉提出“遷都”許諾以來,“遷都”問題一直是韓國政壇爭論的焦點。盧武鉉提出“遷都”問題的第二天,在野黨大國家黨發言人就在新聞發佈會上説,“遷都將導致首都地區房地産價格暴跌、銀行虧損,這將給國民和國家帶來巨大災難”,“盧武鉉不要用不可能實現的承諾來欺騙選民”。漢城政界一些重量級人士也發表聯合聲明説,“在沒有徵得首都地區居民同意的情況下,將遷都作為大選籌碼是無法容忍的”,並聲稱要開展反對遷都的鬥爭。韓國《朝鮮日報》發表社論説:“在行政首都遷移問題上,想要畫上圓滿的句號是不切實際的。以20世紀遷都的澳大利亞、巴西、巴基斯坦為例,它們不僅經歷了長達20多年的爭論,而且到目前為止對遷都成果的評價也不盡相同……在不足一個月的時間裏作出關於遷都的閃電式決定,難免有天方夜譚之嫌。”韓國大國家黨稱盧武鉉的“遷都”之説完全是“即興承諾”,“如果這一計劃得以落實,漢城將荒廢”。但盧武鉉反駁説,“如果建立新行政首都,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漢城地區房地産價格暴漲的趨勢”,遷都後,漢城並不會荒廢,而是要把漢城及漢城地區建設成經濟、金融城市。

  盧武鉉想到忠清辦公

  “遷都”是當選總統盧武鉉的十大施政目標之一。儘管目前並未確定新首都建在哪,但盧武鉉遷都決心已下,即使遭到國會反對也在所不惜。盧武鉉遷都的理想地為忠清地區。忠清地區位於韓國中部,號稱“韓國腹地”,包括忠清北道和忠清南道,擁有大田、清原、牙山、清州等中小城市。大田市曾于1993年成功舉辦世界博覽會。位於大田市的大德科學園區始建於1984年,是韓國的科學研究機構集中地。大田市成功舉辦世界博覽會後,大德科學園區取得了快速發展,目前已擁有100多家高水平的研究所,成為韓國名副其實的科研中心和韓國科技發展的“領頭羊”。

  當選總統盧武鉉1月20日表示,在遷都問題上,“不應用國民稅金來補償遷都費用”,對忠清地區的土地交易必須實行監督,以防止投機現象蔓延。新首都的建設費用目前估計在6萬億韓元左右。這筆預算包括興建政府辦公大樓、國會大樓、總統府以及政府徵地、國家機關遷移、興建配套公共設施和住宅等的費用。城市的其他開發項目將交給民間企業。韓國政權交接委員會認為,在遷都問題上,新政府不會給國民帶來不便和負擔。他們甚至認為:“新首都的建設不是早了,反而有些晚了。”

責編:趙國臣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