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子彈"款待"美軍 伊主要部落已"全民皆兵"
央視國際 (2003年01月20日 08:34)
人民網1月20日訊 伊拉克全國共有2400多萬人口,大概可分成三股主要勢力,北部庫爾德人,南部的什葉派穆斯林和控制各類國家機器的遜尼派人士。城鄉居民除了多數信仰伊斯蘭教外,絕大多數還歸屬於不同的部落,其中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對自己部落領袖“相當忠誠且言聽計從”。最近一段時間,隨著美國向海灣地區增兵步伐的加快,“倒薩”行動到底會遇到多少阻力和抵抗,自然成為白宮上下熱烈討論的話題。美國擔心,除了伊拉克幾十萬正規軍外,該國境內那些大大小小的部落武裝也可能會成自己推翻薩達姆的眾多“絆腳石”。
《華盛頓郵報》19日在頭版頭條報道,自從1991年海灣戰爭結束後,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一改從前的“鎮壓清理”態度,開始大量用金錢、土地、汽車以及鄉村地區的高度自治權來拉攏各地的部落領袖,並取得了相當理想的效果。最主要表現就是,雖然遭受了國際社會的嚴厲制裁,但伊拉克境內各地依然到處是“安定的政治局面”,薩達姆威望也是居高不下。在美軍大兵壓境的情況下,這些擁有強大民間勢力部落是繼續鐵心效忠於巴格達政權,還是掉轉槍口幫助美國人消滅伊拉克政府軍,或者選擇“坐山觀虎鬥”,依然是個很大的未知數。
令美國不安的是,已經有些巴格達近郊的部落領袖表示,將“堅決追隨偉大的薩達姆總統”。他們宣稱,只要戰爭爆發,自己的部落中從上學的孩子到七老八十的居民都將被動員起來參軍,以便保衛自己的村莊和前往巴格達的道路不受侵犯。一些武裝人員揮舞著手中的槍支對記者説,“我們將同任何侵略者戰鬥到底,敵人休想佔到絲毫便宜”。薩達姆本人也經常同有影響的部落領袖見面,因此對伊拉克境內150個大部落的效忠程度“非常有信心”。他向這些部落下屬的2000多個氏族分發了數萬支衝鋒槍,以便在美國人入侵的時候同敵人展開遊擊戰或者伏擊戰。
從歷史上看,伊拉克部落的確有抵抗外族入侵的傳統。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從波斯灣出發渡過底格裏斯河,企圖將當時統治伊拉克的奧斯曼土耳其人趕走。當時英國想當然的以為,伊拉克境內各個部落可能會幫助自己打敗土耳其人,或者至少在這場戰鬥中保持中立,因為自己畢竟扮演“解放者”的角色。結果,在進兵途中英國部隊不斷遭到當地部落武裝的襲擊。再加上水土不服導致嚴重的疾病流行,英國在損失了數萬人馬後才佔領了巴格達。近來,此事為當地人所津津樂道,許多人都在談論當年英國人的狼狽樣子。言外之意,美國軍人比當年的英國兵“下場好不到那去”。
據説,伊拉克境內部落形成時間早于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半島的傳播(7世紀),經過許多世紀的壯大發展,在沙漠地區建立起了相對有秩序的社區,除了自行解決各類糾紛外,還代行發放慈善品和批准婚姻等等“部分政府職能”。不過,薩達姆1979年上臺後,將這些部落視為“落後的象徵”,因此曾對它們採取了異常嚴格的鎮壓措施,部落領袖被關押或者流放,數十萬部落居民也被迫遷移到城市中居住。儘管如此,部落勢力在伊拉克政治生活中的影響依然很強大,薩達姆本人所在部落的人紛紛擔任政府高級官員,在如安全部門等要害場合更是由薩達姆部落及其盟友的人把關。
海灣戰爭後,為了協助政府鎮壓南部的什葉派穆斯林和北部的庫爾德人叛亂,薩達姆讓被廢黜的部落領袖掌握大權,並對其給予大力支持。只要擁護薩達姆就可恢復“自己失去的部分權威”和大量來自政府的援助。許多窮人也因此得益,並依靠部落領袖來替自己説話和維持基本生活開支。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就是,首都巴格達的居民紛紛開始“認祖歸宗”,並通過部落組織來解決面臨的各種問題。這樣,整個伊拉克就形成了一個組織嚴密且規矩的網絡體系。值得一提的是,1996年,薩達姆兩個女婿自從國外流亡回來後,就被自己部落的人所槍殺,以便“恢復部落尊嚴”。
雖然有專家認為,伊拉克境內這些“雜牌武裝”不會對美軍構成嚴重威脅,但在一些政府軍撤走或者不設防的地區,當地的部落勢力可能會在戰爭期間偷襲美國人。這就要看伊拉克境內那些部落領袖是否真的效忠薩達姆了。因此,美國人希望能再次通過“金錢開道”,重賞收買部落領袖,重新上演阿富汗境內“美元能使鬼推磨”的成功策略。不過當地人表示,這點金錢買不到對祖國的忠誠。他們宣稱,如果美國人真要攻打伊拉克,一定要“順便”到自己的村莊來“坐坐”,“熱情”的主人必將用子彈“款待”這些遠道而來的“貴客”。(高軼軍)
責編:柳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