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倒薩”決策內幕 “9•11”成為政策轉捩點
央視國際 (2003年01月13日 08:56)
|
|
|
1月11日,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一軍營,海軍陸戰隊正在清點裝備,準備開赴海灣 |
北京青年報消息:布什在“9 11”之後第七天定了基調
1月11日,美國在不到24小時之內連續兩次宣佈向海灣地區增兵,派遣3.5萬之後又增派2.7萬部隊前往海灣地區,為2月中下旬發動對伊拉克的軍事打擊作準備,屆時美軍在海灣地區的陸、海、空和海軍陸戰隊兵力將超過15萬人。11日,英國“皇家方舟”號航母離開英格蘭南部的樸茨茅斯基地,駛往海灣地區。艦隊載有5000名海軍士兵和3000名海軍陸戰隊員。這是英國海軍20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海外軍事行動。美英的大規模軍事派遣行動顯示了美英“倒薩”的堅定決心。那麼,美國對伊軍事打擊的決心是如何決斷的呢?1月12日,美國《華盛頓郵報》在頭版頭條披露了布什政府“倒薩”的秘密決策過程。
五年前美就提出“薩達姆必須下臺”
這場“倒薩”運動的得力幹將是美國五角大樓和副總統切尼的辦公室。五年前,現任布什政府官員的某些人就曾在《每週權威》雜誌上發表文章,公開叫嚷,“薩達姆必須下臺”。其中的兩名捉刀者是現任負責伊拉克反對派問題的白宮特使扎爾梅 M 卡利扎德和國防部副部長保羅 D 沃爾福威茨。
1998年初,又是這兩個強硬分子聯合現任布什政府中高級職務的另外8人,其中包括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敦促克林頓立即“執行將薩達姆趕下臺的戰略”。 不過,到了2000年總統大選期間,布什和切尼這對搭檔對伊拉克的立場仍不是很鮮明。
“9 11”事件是美對伊政策的轉捩點
“9 11”事件徹底改變了美國對伊政策舉棋不定的狀況。這一事件正中布什政府中幾名重要官員的下懷。他們多年來一直擔心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就在“9 11”事件當天,切尼躲在白宮的地下室裏,全神貫注地觀看了世貿中心和五角大樓遭恐怖襲擊的電視新聞。切尼對一名助手説,“就像這種情況難以預測一樣,要是伊拉克也擁有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那麼造成的災難就可能更加惡劣。”接下來的幾天,另外幾名布什政府的高級官員都想到了同一問題。拉姆斯菲爾德曾問助手薩達姆是否涉嫌“9 11”襲擊。
只是,當時布什政府一些高層官員的嚴重憂慮被美國迫在眉睫的對阿富汗的反恐戰爭淹沒了。不過,2001年 9月17日,布什總統在一份長達21頁半的“絕密”文件上簽了字。布什總統在這份文件中強調阿富汗戰爭是全球反恐戰爭的一部分,同時要求五角大樓為可能的對伊軍事行動作好準備。這為美國對伊軍事打擊定下了基調。
炭疽菌襲擊被懷疑是薩達姆實施的
“9 11”事件後不久,又發生了炭疽菌的恐怖襲擊案。這就從客觀上更加堅定了布什政府一些關鍵的高級官員對付伊拉克的決心。特別是切尼,他完全相信伊拉克或者其他國家可能向恐怖分子散發生化武器。
由於炭疽菌襲擊的幕後兇手遲遲未被抓到,因此,布什政府的一些官員認為有可能是薩達姆實施的炭疽菌襲擊。雖然這種事件純屬巧合,但想改變這些人的看法是很難的。
2001年11月初,主管白宮反恐的退役陸軍將軍韋恩 唐寧主動開始起草攻打伊拉克的方案,並不斷向上司彙報進展。與此同時,五角大樓的一個計劃小組也在加緊制定各種可能的選擇。不過,國務卿鮑威爾對沒有外交基礎的軍事行動産生了懷疑。他説,“唉呀,有些人對伊拉克問題存在著多麼深的偏愛呀!”
“先發制人”提法表明布什已決定“倒薩”
很長時間裏,美國對伊的決策都是在秘密的情況下進行。事實上,布什總統一直到2002年1月28日發表國情咨文時才首次提出了“邪惡軸心”的説法,將伊拉克、伊朗和朝鮮列為“邪惡軸心”的三個國家。 然而接下來,布什政府的官員在公開場合卻降低了“邪惡軸心”重要性的提法。倒是在這個時期,布什總統秘密地簽署了一份情報命令,擴大了總統的裁決權,指示中央情報局開展更加廣泛和秘密的計劃,推翻薩達姆。
隨著媒體日漸高漲的對“美可能對伊軍事行動臨近”的猜測,一些強硬派則對美遲遲未採取行動表示失望。2002年3月,切尼前往中東遊説,他名義上是為了了解阿拉伯領導人對巴以衝突的看法,但此行中也強調了伊拉克是布什政府亟待解決的問題。 4月,布什告訴賴斯以及一幫要員説,“我已經下定決心,薩達姆必須下臺。”
在以後的幾次會議中,布什政府的高級官員查看了伊拉克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這些證據都是新的和未經確認的。他們甚至還討論了該支持伊拉克的哪一支反對派,如何推動伊拉克的流亡者與美國官僚機構內部之間的團結。不過,這些討論都是策略性的,還沒涉及到如何與伊拉克軍事對抗。
不過,五角大樓則于2002年春季全力以赴地制定了一系列軍事計劃。每隔3至4個星期,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湯米 R 弗蘭克斯將軍就前往白宮一次,向布什總統秘密彙報對伊作戰的計劃。
2002年6月1日,布什總統在西點軍校再次發表先發制人的講話。只是到後來,世人才清楚這時布什總統已經下定了“倒薩”的決心。
責編:張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