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智幹練勝鬚眉 三美女議員國會爭輝(組圖)
央視國際 (2002年11月09日 19:06)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美國中期選舉11月6日終於落下了帷幕,就在共和黨為自己重新控制了參眾兩院而歡呼雀躍之時,目光敏銳的美國民眾還注意到,在男性佔絕大多數的新參議員中,幾位巾幗明星已經嶄露頭角,以自己的卓越政績和能力,成為了政界令人矚目的一群人。
伊麗莎白 多爾:決不輸給丈夫
伊麗莎白 多爾1936年生於北卡羅來納州索爾茲伯裏,1958年畢業于杜克大學,1965年獲哈佛教育學碩士學位和法律博士學位,1967年成為華盛頓州職業律師,1975年與共和黨參議員多爾結為夫婦。
但多爾夫人並不滿足生活在丈夫的背後,生性好強的她自尼克松時代起,先後為5位總統工作,並曾擔任裏根政府的運輸部長及老布什政府的勞工部長。1991年她出任美國紅十字會會長至2000年。她擔任首位女運輸部長的4年半時間,是美國三大運輸領域———鐵路、航空、公路——的最安全時期。她主持國營鐵路運輸公司私有化,為國庫帶來20億美元進賬。在主持紅十字會期間,她作出了重大貢獻,籌募了超過5.62億美元賑濟災民,並把原先落後於世界平均水平的美國紅十字會建設成了技術先進、管理科學、高度數字化的現代化機構。因此1996年,《財富》雜誌推許美國紅十字會為全美最佳慈善機構。而她本人亦成為該刊評出的當年“世界最受尊敬的10位女士”之一。
經過多年的風風雨雨,多爾夫人在全美具有很好的形象和一定的號召力,實力不可小視。多爾夫人兩度進入美國內閣的經歷使她擁有豐富的政治經驗。而她的政治天賦,尤其是她那出色的演講才能,在1996年幫助她丈夫多爾競選總統的過程中發揮得淋漓盡致。雖然多爾最終敗給了克林頓,但多爾夫人卻給美國選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紅十字會負責人之一的奧古斯丁對多爾夫人大加讚賞:“她做事很有人情味,又總能在事情棘手的時候作出大膽和明智的決定。”
瑪麗 蘭德里歐:眾多“第一”集一身
與才華出眾的多爾夫人相比,此次爭取連任路易斯安那州民主黨參議員的瑪麗 蘭德里歐則是位典型的南方美女,她迷人的笑容和精明幹練的外表贏得了選民的支持。在她的從政道路上,“第一”的頭銜接連不斷,在選民們眼中她實在是個傳奇人物。
瑪麗 蘭德里歐1955年出身於弗吉尼亞州一個公務員家庭,在家裏9個孩子裏排行老大。因此蘭德里歐從小就在照顧弟妹中學會了如何在集體中扮演好領導者、調停人和決策者的多重身份。父母的公務員背景也讓她在很小時就知道了誠實、勤奮以及家庭的重要性。
大學畢業後,蘭德里歐在新奧爾良開始了自己的從商之路。但不久之後,在自己家人和朋友的鼓勵和幫助下,23歲的蘭德里歐一顯自己的出色領導才能,出人意料地贏得了路易斯安那州眾議員的職位,同時她也是該州歷史上第一位年齡小于25歲的眾議員。隨後蘭德里歐出任了美財政部長一職,在8年任期內,她力排眾異,為納稅人大刀闊斧削減稅費,為工薪階層爭取更多的福利而奔波努力,因此贏得了眾多選民的尊敬。
1997年,蘭德里歐在丈夫弗蘭克、兒子康諾以及眾多選民的支持下,問鼎美國會參議員的寶座,並一舉成功,從而成為路易斯安那州第一位女參議員。那一年,蘭德里歐42歲。進入參議院後,蘭德里歐先後在參議院國防、環境、農業等委員會中任職,她的那些男性同僚們於是見識到了她的執著性格。她在遭到周圍人的強大壓力之下,還是不遺餘力地保護美國內工薪階層的工作機會,並極力主張加強美國的國家安全。而只有在9 11事件發生後,其他參議員們才意識到:蘭德里歐早已經走到了他們的前面。美國一家新聞雜誌的評價則更直接:“當華盛頓當局正在手忙腳亂地準備打一場反恐戰爭時,年輕的路易斯安那州參議員已經是第一個站在反恐前沿的人了。”
蘭德里歐擁有的“第一”還不止這麼多。她還是參議院民主黨兒童收養聯合會的第一任主席;她第一個主張符合條件的美國夫婦到外國收養孩子;她還代表美國第一次在《海牙國際兒童收養公約》上簽了字,等等。
雖然現在根據選票統計結果,蘭德里歐的最終得票數沒有過半,將面臨第二輪投票,但是外界都認為,蘭德里歐的當選已經沒有任何懸念。廣大選民還指望著蘭德里歐再來創幾項“第一”呢。
蘇珊 柯林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與多爾夫人和瑪麗 蘭德里歐一起問鼎參議院席位的還有另一位巾幗豪傑——來自緬因州的蘇珊 柯林斯。與前兩位相比,柯林斯有著更顯赫的家族背景。她的父母都曾經擔任過她家鄉的市長,當地人甚至習慣以柯林斯家族姓氏的首字母C來指蘇珊一家。
成長在這樣一個顯赫的家庭中,蘇珊的人生道路應該是非常順利的。但她並不滿足於生活在自己家族的庇護下,毅然選擇了一條艱難的從政之路。在1975年從紐約聖路易斯大學畢業後,蘇珊放棄了商界的高薪,出人意料地出任了緬因州前參議員科恩的助手,而且一幹就是12年。在這12年裏,她在政界裏摸爬滾打,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政治功夫。1993年,不甘於寄人籬下的蘇珊終於邁出了爭取公職的第一步,以緬因州歷史上“第一位共和黨內全體贊成的候選人”的身份參加了當年的州長競選。雖然後來僅以微弱劣勢惜敗,但蘇珊已經在緬因聲名鵲起,從而為她今後向更高的目標邁進奠定了基礎。
功夫不負有心人,蘇珊終於在1996年代替告老的科恩,坐上了緬因州參議員的高位。在她任參議員的這6年來,蘇珊一直在美國內外多條戰線上奔波忙碌,她擔任過的職位覆蓋了參議院衛生保健、教育、老年人養老金、政府事務等多個委員會。除此之外,蘇珊還被共和黨委以重任,具體負責了社會保障、教育和高科技等方面的工作。
要講蘇珊 柯林斯前6年任參議員期間最傑出的政績,那就非國防和教育莫屬了。和瑪麗 蘭德里歐一樣,蘇珊也極力主張加強美國抵禦恐怖主義的能力。在教育領域,她也參與了歷史性的“不讓一個孩子失學”教育改革法案的簽署。蘇珊的努力還使美國學齡前兒童在經濟上得到了更多的關懷,美國內的教師階層也因為蘇珊為他們減免了數百萬美元的所得稅而心存感激。
因此在美國國內,蘇珊的名聲已經遠遠超出了東海岸緬因州的小小界限,她的影響力已經遍佈全國。美國西海岸的《洛杉磯時報》就把蘇珊稱作“理想政府的模範成員”,而《紐約時報》則表揚她“以敏銳的思想和對新事物的積極態度,領導我們向未來前進”。(陳凡)
責編:陸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