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民族病"? 法國人為什麼反美

央視國際 (2002年10月19日 02:14)

  環球時報10月18日消息:在法國巴黎,最近有兩部新書引人注目。一部是佛朗西斯瑞沃爾的《反美的困惑》,另一部是菲力普羅格的《美國敵人》。前者名列最佳暢銷書排行榜榜首,後者則被稱為有突出學術成就的專著。這兩部書都提出了法國的反美主義問題,並且分析説,法國的反美主義是法國人自己製造的“民族病”。這種反美主義不是對美國的正常批評,而是一種超出理性範圍的惡意的表露。瑞沃爾認為,歐洲尤其是法國的反美情緒過於偏激,以至於在明明是美國正確的時候也反對美國的做法,這就導致即使有時法國對美國的批評有道理,美國也不予理會。

  羅格根據史料,從學術的角度分析了法國人反美的歷史傳統。羅格認為,早在1750—1770年美利堅合眾國還處於孕育階段時,法國就出現了反美主義的哲學和“科學”基礎。啟蒙時代的法國學者認為,北美的植物和動物發生退化,不如歐洲的;那裏出生的嬰兒壽命短;美國是性病的發源地。到1778年,法國開始擔心美國將來在世界上的胡作非為。南北戰爭爆發後,法國站在美國南部邦聯一邊,夢想著通過內戰促使美國解體。法國人認為,北方的勝利預示著美國以後要在世界上發動戰爭。1898年美國打敗西班牙,崛起為新興“帝國”,法國的擔心變成了現實。在羅格看來,法國100多年的反美積澱從此成形並得到強化。法國的保守派、君主派與他們國內的敵人共和派聯合起來,共同咒罵美國,指責美國“好戰、報復心強”,遠不如英國和德國人包容。羅格認為,19世紀末,法國國內正處於動蕩不安時期。當時,反美主義是惟一能夠平息極端情緒、消除敵意、使勢不兩立的派別妥協的“法國熱情”,它能促使法國國內停止派別敵對,凝聚民族共識,維持穩定,這一直是法國政治和文化階層的想法。在培育民族認同方面,反美主義有益於社會和國家。一戰結束後,反美主義是法國社會的主調之一。20年代,美國要求法國償還一戰期間欠下的債務,法國人因此將美國稱為“夏洛克大叔”。二戰後,法國人認為美國人沒文化,庸俗。法國人以大革命歷史為榮,認為美國從來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革命。

  對於有些學者認為法國人對美國大片、流行服裝和消費文化的喜好會化解反美主義,羅格不以為然。他説,看美國電影不代表認同美國價值觀。“9.11”後法國人的確一度在感情上同情美國,但並沒有改變反美的思維定式。羅格的看法是,通過宣揚反美主義,法國人把自己國內的一些問題例如暴力、種族關繫緊張等歸結為是美國人造成的,從而為自己開脫。他説:“我們一直在製造一個虛構的美國,目的是避免追查我們自己的真正問題。然後還要説,‘這是連美國人也沒法解決的問題’”。

  瑞沃爾則在他的書中總結説,法國的反美主義實際上是對歐洲衰落的辯解,是一種自我安慰。他説,法國是一個“先進的實驗室,在這裡,最極端的思想和觀點聚集到一起,然後以一種和緩的形式傳播到歐洲和其他地方。”法國的反美主義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影響可能也是如此。

責編:閆冬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