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哈圖他拉嘎查黨支部書記烏日塔白乙 > 正文

真抓實幹創“五好” 同心合力奔小康 
——通遼市庫倫旗庫倫鎮哈圖他拉嘎查黨支部
央視國際 (2006年03月29日 23:21)

  哈圖他拉嘎查位於庫倫旗庫倫鎮東部,總土地面積23400畝,耕地面積5880畝,共有184戶,736 口人,黨員24名。原來的哈圖他拉一片荒灘,生態惡劣,老百姓廣種薄收,人均年收不到500元,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近年來,嘎查黨支部以創建“五個好”為目標,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帶領群眾以養殖業為主導,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發展教育文化事業,在脫貧致富達小康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使原來的鹽鹼灘變成了現在的綠色寶地,村屯面貌發生了明顯變化,村民人均收入達到了3200元,各項工作都走在了全鎮的前列。

   一、抓支部,強核心

  嘎查村黨支部是老百姓的主心骨,要想為群眾帶好頭,只有先把自己這塊“鐵”打硬,老百姓才服你、信你,才能把人心和力量聚攏起來。首先,要建一個好班子,關鍵是書記要帶好頭。多年來,他們注重把辦事公道、有能力的人充實到支部中來,提高班子成員的帶動力。1989年,烏日塔白乙同志被選為哈圖他拉嘎查黨支部書記。這16年裏,村裏無論是上電、打井、搞養殖等大事小情他都和支部的同志&&去跑,有啥困難也總幹在前頭。1996年,他帶領群眾抗洪搶險,堵大壩口子,可沙袋一放到水裏就被沖走了,就在大壩要決口的危急時刻,烏日塔白乙同志跳進洪水裏側臥在口子上堵水流,大家壘起了沙袋墻,保住了大壩。有一年,村裏採石廠公開承包,烏日塔白乙的一個親戚想要,並答應給他很多好處,被他毫不客氣地頂回去了。由於長期勞累,2002年,他被確診得了食道癌,但他一直把群眾的冷暖挂在心上,堅持帶領群眾抓生産、搞建設,硬是挺過來了。在他的帶動下,支部成員們都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個家的事來幹,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了一股繩。其次,要靠制度辦事。村裏的每一件事都關係到老百姓居家過日子,什麼事一兩個人一拍桌子就決定了就會産生矛盾,只要共同研究了,説道也就少了。他們長期堅持“兩委”聯席會議制度,無論什麼事兒都民主決定。村兒裏堅持“一事一議”,凡是跟群眾利益切身相關的事情都由黨員大會、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大會討論決定,讓群眾把心裏話説出來,定期公開嘎查的村務、財務,自覺接受群眾的監督,做到公事公辦,集體決策,贏得了廣大群眾的真心支持,形成了支部有決定,幹部群眾就積極響應和積極行動的良好工作環境。第三,要充分發揮黨員的模範作用。作為群眾的“領頭羊”,黨員説了啥、幹了啥老百姓心裏都有一桿稱掂量著。嘎查黨支部平時要求黨員事事處處都要帶好頭,組織開展了黨員科技培訓、培育黨員致富能手和致富典型戶等載體活動,通過資金支持、技術培訓、典型示範、結對幫扶等辦法,培養出了大批種田能手、養牛大戶、搞多种經營戶等致富典型,也帶動了群眾共同富裕,進一步增強了黨員隊伍的先進性。

  二、謀發展,促中心

  沒有一條讓群眾富起來的好路子,再好聽的話也是空話,黨支部在群眾中的威信也樹不起來。嘎查黨支部把發展經濟作為中心工作,在對自身優勢和不足進行認真分析的基礎上,確定了“以種植業為基礎,以養殖業為主導,以基礎建設為重點,依託城鎮,種養結合,多种經營”的經濟發展路子。

  一是抓基礎建設。“哈圖他拉”漢語是“硬甸子”的意思,過去是一個“旱時噹噹硬,下雨澇泥塘”的鹽鹼灘子。我們一沒錢二沒物,解決“靠天吃飯”的問題,説出來容易,做起來難。這種情況下,黨支部一方面動員村民自己出錢出力;另一方面不怕磨嘴皮子、廢鞋底子,多次分頭找鎮、旗等有關領導彙報工作,反映情況,得到了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幾年來,先後投資68萬元,打機電井8眼,上變壓器3台,架設高壓線路1100延長米,開發稻田370畝,建設畦田300畝,建設水平梯田550畝,平整開發水澆地1000多畝,建設標準養牛棚舍119座,建設永久性窖池93處,建設糖化飼料廠1座,這些基礎設施的建成,為村裏農牧業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嘎查正在修建一座水庫,主體工程已經完工,水庫建成後,年可澆灌旱田2000畝,種植水稻1000畝,實現全嘎查人均水澆田超過3畝的目標。

  二是抓主導産業。在加強農牧業基礎建設的同時,支部結合嘎查的自然條件,挨家挨戶找群眾算“帶葉的”(指種殖業)和“帶毛的(指養殖業)經濟賬,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服務保障等措施,千方百計引導群眾發展以牛、羊為主的養殖業。為了解決牛奶銷售問題,2003年,嘎查以提供場地和一定的飼草料基地的優惠條件吸引商人黃先生,在嘎查投資200萬元建設了奶站。奶站的建成,解決了群眾的牛奶銷售問題,進一步調動了大家養牛的積極性。目前,全嘎查黃牛存欄820頭,奶牛存欄510頭,養羊910隻,農牧結合戶達到119戶,佔總戶數的65%。

  三是抓增收渠道。為了增加群眾增收的路子,支部派人兩次去開原、鐵嶺等地考察,簽訂了肉雞養殖協議,兩年內能達到養殖15萬隻肉雞的規模,每年純收入可達25萬元。同時,廣泛為富餘勞力聯絡就業渠道,幫助他們走出去換腦子、賺票子。近兩年來,嘎查每兩戶村民中就有一名勞動力在外面務工創業。另外,嘎查還創辦了採石場,不僅安排了一部分村民就近就業,而且每年還可為集體經濟增加一筆收入。

  三、辦實事,暖民心

  老百姓最講究實惠,最需要黨支部為他們辦一些摸得著、看得見、實實在在的事。嘎查小學原來僅有六間破爛危房,檁子斷的斷,窗戶扇掉的掉。為改善教學條件,他們抓住全旗開展“教育年”活動的契機,爭取到資金20多萬元,按“三室一庫”的要求,建起了標準小學教室21間,修建圍墻300延長米,進一步優化了孩子們的學習環境;2004年,籌措資金22.4萬元,建設了較高標準的農牧民科技文化培訓中心,購進了彩電、VCD等電教設備和圖書資料,為廣大群眾學習科技知識,充實文化生活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每到農閒時節,黨支部通過播放科技光盤,請技術人員講座等形式,組織黨員和群眾開展實用技術培訓等活動;為了解決道路返漿,村民出行不便的難題,嘎查黨支部組織群眾拉石頭,鋪沙子,在兩年的時間內建成了“六縱三橫”的主體街路,2005年又修了5200延長米的鄉村路。到目前,全嘎查綠化總面積達7300畝,路旁植樹3萬株。嘎查人均純收入比90年翻了兩番,村民住上了磚瓦房,吃上了自來水。嘎查先後被評為旗級文明嘎查、“安全文明小區”和市級小康建設示範村,嘎查黨支部也多次受到上級黨委的表彰。

  他們從幾年來的工作實踐中總結出了這樣一條經驗:只要抓好班子、建好制度、帶好隊伍、找好路子,處事公道了,多為老百姓辦一些實事好事,村裏的事情都能辦成辦好,嘎查村黨組織就會更有戰鬥力。

責編:馬芳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