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俄羅斯空軍張家界天門山特技飛行表演 > 正文

天門山文化之宗教文化

央視國際 (2006年03月15日 11:23)

  天門山的宗教文化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它由天門寺的建成為標誌,從而得以深厚積澱和發揚光大。

  天門山寺廟,始建於唐代。先建在天門洞頂端,東側一岩隙涌出清泉流入小池,池中水滿,溢落于天門洞口,形成“梅花雨”,四季長滴。在這海拔一千五百多米高的岩山之巔,一泉長年涌流,實為靈泉,其廟因名曰靈泉院(又名雲缽庵)。院有兩層,二進三間,木石結構。雖處天門絕頂,卻綠樹環繞,百鳥啼喧,俯視四極,一派蒼茫。既是寺廟,又是絕妙的淩空現景臺。

  就在這座廟址上,1975年8月出土一柄七星銅劍,柄上鐫有“天門山玄帝祖”六字,同時出土的還有四尊銅像,經鑒定為唐代文物。據老和尚説,此劍為唐肅宗時(公元762年左右)天門山道人鑄造的鎮山寶。玄帝祖是道家所奉的真武大帝,他坐鎮此山,盤據此廟,表明此廟實為道觀。以後年久失修,漸次衰敗。宋代有斯覺和尚化緣集資,擇址西部赤松山頂丹灶峰旁復修一寺,名曰嵩梁堂。此處有一半圓形水池叫金水池,相傳赤松子曾取此水煉丹,嵩梁堂僧眾亦以此水飲用。這裡處山頂中部,雖野林成片,鳥語花香,飛煙流雲,視野卻不開闊,明代另擇址于東邊二里外的南沿山窩,興修天門山寺,座北朝南,佔地八畝,三進兩殿,殿後有觀音堂,旁有六間平房為僧尼生活區,規模可觀,民間狀為“三進堂,六耳房,磚墻鐵瓦鍋如塘。”寺廟飛檐翹角,雕龍彩鳳。寺外古木參天,濃蔭蔽日。有七級浮屠,掩映于青枝綠葉中,古雅幽清。每逢善男信女入寺拜佛,撞鐘響徹天際,擊鼓震動山嶽,香煙裊裊如雲。

  天門山寺始終充滿著仙風紫氣,石門石梁構成的廟門山,高書“天門仙山”,兩邊楹聯為“天外有天天不夜,山上無山山獨尊。”入內為正殿,楹聯是“神威赫赫鎮千古,廟貌巍巍垂萬年。”殿內木柱上還有許多對聯,其中一幅為“天本仙通,與泰與華與嵩與恒與衡並出層霄,五嶽歸來誰不看;門擬斧劈,時雲時雨時風時雪時晴重開太極,八星底蘊此平分。” 廟內殘存的碑刻描寫道:“聳乎南北者,天門為最,巍巍峨峨,素壁千尋,雲梯仙徑,扶搖直上,岑斷橋橫,猿猱莫度,星斗可捫。”

  天門山原是道教訴一統天下,從那柄“玄帝祖”的劍和晉周樸在靈泉院的“酒罷豪吟”可資證明。但後來的天門山寺建成後,供奉的神像有佛有道,且佛多道少,佛尊道卑。如來佛地位顯赫,其部屬韋陀佛、達摩祖師、觀音菩薩、十八羅漢、二十四諸天等佔據大多數席位,但也給宋徽宗時的道士王靈官(王善)安排了一個守山的位置。

  天門山道教原屬正一派,後全真派逐步滲入。天門山寺修建後,佛教勢力擴張,居壓倒優勢。該寺佛教屬禪宗派系,後分化為曹洞、臨濟兩派,其勢力互有消長。寺內有僧有尼,最盛時達30余人。清乾隆年間在該寺成立僧會司,實施對山下許多佛寺僧眾的組織領導,從此形成了天門山寺佛、道並納的獨特風格。

  天門山寺在修建過程中很注重風水學的運用,想是吸取了靈泉院和嵩梁堂因擇址不當而屢遭風摧、常鬧水荒的教訓,才將天門山寺修在這山窩裏,此廟以巨木為柱為梁,磚石作墻,屋瓦以鐵鑄成,堅不可摧,風不可移。寺後左側有泉水突涌,可供數百人飲用。

  天門山寺自明萬曆年間南嶽僧在此傳經受戒後,遐邇聞名,朝山拜佛者達周邊四郡十余縣,信士遍及辰、永、澧、常,終於成就了天門山深厚的佛教文化,天門山也因此而成為湘西第一神山。

責編:張麗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