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他把蔬菜大棚推向全國(上)
——記山東省壽光市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王樂義(上)
央視國際 (2006年01月20日 10:42)
本報記者 宋光茂 李章軍 何勇
他創造了事業的奇跡???發明的冬暖式蔬菜大棚掀起了一場“菜籃子革命”,結束了冬季北方人只能吃白菜蘿蔔的歷史;
他創造了生命的奇跡???1978年因直腸癌做過大手術,至今,65歲的他身體依然健壯硬朗;他的胸懷裝著全中國???他無私地將大棚技術在全國推廣,使億萬農民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他,就是山東省壽光市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王樂義。
王樂義對中國人餐桌上的貢獻、對農民增收的貢獻非同一般。正因為如此,2005年4月7日,在山東壽光視察的胡錦濤總書記,握住王樂義的手,鄭重囑託:你要把大棚技術一如既往地向貧困地區傳播,讓貧困地區的農民增收,沒有他們的小康就沒有全國的小康。
“農業發展靠創新,農民增收靠不斷創新。”???王樂義總是謙虛地説,他的冬暖式大棚還算不上創新
鋼架支撐、小山般的北墻、拱形無滴膜棚頂、吸熱聚光,記者一鑽進王樂義發明的冬暖式大棚,嚴冬頓時像換了個季節。翠綠的黃瓜秧順著鐵絲舒舒服服地使勁往上躥。臨近春節,黃瓜也都頂花帶刺了,一根根垂懸著,煞是可愛。正在打理的三元朱村村民楊蘭貴對記者説,這是村裏的第三代大棚,棚頂能自動卷簾、棚內能自動灌溉,太陽自動加溫,溫度自主控制。
壽光有農業傳統,世界上第一部農學巨著《齊民要術》即出自壽光人之手。在王樂義發明冬暖式大棚之前,這裡也有取暖式大棚,每個棚一冬要燒五六噸煤,還只能生産葉菜,不能生産果菜。
1989年,作為村黨支部書記的王樂義要建不取暖的新式大棚,村裏一下炸了鍋。
鄉親們紛紛質疑:“咱村裏一架大棚一年燒上萬斤煤,春節前還長不出菜來。想用冬天的太陽曬出黃瓜來?那是神仙辦的事!”
“這是眉毛上盪鞦千???懸乎!”
一個棚需投入萬餘元,可當時村民收入不到1000元,萬一砸了……“當書記的甭老母豬打架???光動嘴。能發財,為什麼村幹部不種?”
好心人勸慰:“二哥,別折騰了!1978年,你得了絕症,險些喪了命。以前,咱村裏老少爺們是胖大海掉進黃連水???都在苦水裏泡大的。在你帶領下,好不容易把村裏的三個不長莊稼的埠嶺改造好,栽上果樹,現在溫飽了,先過幾年安穩日子吧。”聽是聽,王樂義沒往心裏去。王樂義並非心血來潮。
1988年臘月,他了解到遼寧瓦房店一農民能種植反季節蔬菜,就帶著7名黨員去軟磨硬泡,費盡口舌,學到了越冬大棚種植的一些技術。經反復推敲、試驗,從墻體、骨架、覆膜、方位等方面進行了創新,研究成功了冬暖式蔬菜大棚技術。
不管群眾理解不理解,王樂義都要發動。“當幹部就是讓群眾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要不,要幹部幹啥?”
可無論怎麼做工作,村裏就是沒人響應。
怎麼辦?“黨員是幹啥的,黨員就是&&的。”王樂義和全村的另16名黨員首先示範,“農村共産黨員最大的責任就是帶領群眾共同致富,這個風險黨員不擔,誰來擔?”
1989年8月13日,17個共産黨員示範棚破土動工,10月播種,12月24日,第一批冬季黃瓜頂著黃花上市了:每公斤20元!到第二年5月一算賬,棚均收入2.7萬元。在當時人均收入只有幾百元的三元朱村,一下子冒出了17個“雙萬元戶”!群眾眼熱了,第二年沒用動員,一下子上了181個大棚,戶均1個多。王樂義等17名黨員手把手地把技術傳給村民。
“一村一鎮富了不算富,全國的農民兄弟都富了才是真的富,搞技術封鎖不是共産黨員的品格。”???人們讚揚他身上集中體現出共産黨員的先進性,他總是説還很不夠
三元朱村種大棚黃瓜發了大財,在壽光甚至全省引起了轟動。第一茬黃瓜剛下來,“較量”就開始了。有人來“點撥”王樂義:“樂義啊,現在老少爺們都指著這技術發家致富呢,你可不能輕易傳出去,咱先封鎖三年,等大家發了再説……”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王樂義知道鄉親們心裏打的“小九九”。
王樂義説:“我當時內心也鬥爭過。我這個村支部書記是該讓村民富起來。”與此同時,鎮黨委書記來了,要求他在全鎮推廣;縣委書記來了,要他在全縣推廣;省領導來了,要他在全省推廣。
念頭閃過,王樂義還是下定了決心。在黨員會上,他情真意切:我們都是共産黨員,黨員是不分村不分鎮的,就是要考慮大多數群眾的利益,不能自己富了就不管別人,外地的農民兄弟跟咱一樣想致富啊。全國還有多少城鄉居民冬天吃蘿蔔白菜?全國的農民兄弟還有多少沒有致富門路?三元朱村不能把這個“利”“專”起來。王樂義打定主意,不搞封鎖搞傳播!
第二年,王樂義就任壽光市冬暖式大棚推廣小組技術總指揮。一年下來,王樂義跑了足足有4萬多公里,有時一天要跑11個鄉鎮30多個村。縣裏配的吉普車成了王樂義的“家”:睏了,車上打個盹就算睡覺了;餓了,吃點麵包香腸就是一頓飯。等到真回到家裏了,他常常已經累得雙腿拖不動,倒在床上起不來。老伴心疼他,擔心他身體吃不消,總勸他不要那麼拼命。可王樂義總有説道:“鄉親們建個大棚不容易,搞砸了,一家人可就垮了。”
這一年,壽光市發展的5130個大棚全部成功,每個大棚戶平均收入1.5萬元。
三元朱村出名了,壽光市緊接著盛名在外。從最初的17個蔬菜大棚,歷經10餘年發展,現在全市已有蔬菜大棚30余萬個,佔地80多萬畝,成為中國名副其實的“菜籃子”。
“三元朱村富了不算富,壽光市富了也不算富,只有大家都富了才算真正富。”更高的目標在王樂義心中矗立起來:為全國農民發家致富摸索出一條路子來,讓外省市的農民兄弟也掌握冬暖式蔬菜大棚技術。從1990年開始,王樂義派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技術員,他們的足跡遍佈大江南北。時至今日,三元朱村還有140多名技術員常年奔波在外,傳藝授徒;27人被外地聘為科技副鄉鎮長,3人被聘為科技副縣長。
王樂義自己更不閒著。這些年來,他拖著病殘之軀、腰間挂著糞袋子跑了11個省、市、區,行程逾10萬公里。
新疆,他父親長眠在那裏,兄長、弟弟先後在那裏工作,他憑一種樸素的感情,先後13次入疆推廣大棚技術,結束了新疆一年中8個月從外地調運蔬菜的歷史。
1997年,當王樂義第五次進疆時,在從南疆到北疆的路上,他再一次病倒了。全身酸軟無力,發燒使他嘴唇乾裂,整個腹腔裝的仿佛全是石頭。
終於撐到目的地,王樂義忍著不説,他想儘快到種植點去看看。直到當地的領導發現他臉色不對,才硬將他送進了醫院。緊急會診的結果驚呆了醫生:高燒39度多,小腸痙攣引起大便秘結,再推遲治療,很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就是這樣,王樂義還請求護士把大吊瓶換成小吊瓶。
護士不由得有點糊塗了。
“我在新疆的時間不多,早點輸完我好到蔬菜種植點上去看看……”
王樂義以三元朱村為培訓基地,免費為新疆培訓技術員,人們都説三元朱也有一個“新疆班”。1999年,新疆和田縣的一批鄉鎮幹部在村裏學成了技術後,把一塊牌匾送到了村委,上面寫的是:“樂在授藝,義滿和田,恩比東海,情結崑崙”。四句話的頭一個字正好組合成“樂義恩情”,表達了和田人民對王樂義的似海深情。
在村裏,鄉里鄉親都説,這樣的好支書打著燈籠也難找;外出傳藝,走到哪,哪的老百姓就敲鑼打鼓地歡迎他。王樂義説:“這十幾年來,我只不過是盡了一個共産黨員的職責和義務,做了我應該做的事。能憑自己掌握的技術讓更多的農民兄弟富起來,這是我最高興的。”
“黨員幹部站得高,群眾就會跟著看得遠;黨員幹部走得快,群眾就會跟得緊”???人們誇獎王樂義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好&&人,但他總是謙虛地否認
沿著王樂義傳授大棚技術的足跡,記者再一次把採訪視角追到了革命聖地延安。
甘泉縣下寺灣鎮虎皮頭村與三元朱村結為“友好村”,新上任的村支部書記雷新平感言:“我對王書記敬佩呵,盼望著開春能見上他一面。”這個村已經建起了108架大棚,王樂義帶著三元朱村的技術員改寫了這裡“冬春不見青”的歷史,大棚收入佔村民收入的70%。王樂義使數千公里外的村子生産發展,使無親無故的村民生活寬裕。這裡的幹部群眾怎能不感念恩人呢?對此,曾長期在這裡工作的技術員王佃軍卻謙虛地説:“我們傳過去的是大棚技術,帶回來的是延安精神。”
路走一邊,味減三分。王樂義的每一步成功、三元朱村的每一份收穫,總是伴隨著全國無數個農村受益。王樂義就像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根須已經伸向大半個中國的農村,傾心為民的情感、建設農村的能量一同向所觸之處傳遞。
記者造訪三元朱村,大棚間、墻角處、房頂上,片片積雪,但仍感到這裡春意盪漾,村風像春風般和煦。這天是三元朱村大集的日子,農民們來來往往,交換著一年的收穫。偶有外地拉菜車輛駛過,不免按響喇叭,村民總是回頭報以微笑,禮貌地為車輛讓路。
1996年12月16日,那也是三元朱村的大集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的溫家寶同志到壽光考察,也來到這個大集上。迎頭碰上的孫樹理等村民都搶著説,現在的農村政策真好啊,千萬不要再變了。“現在政策越來越好,皇糧國稅都取消了,三元朱人感激都來不及。”王樂義對記者説。
三元朱村安了幾個大喇叭,王樂義空閒時也常在喇叭裏理論理論。他不急不緩、循循善誘的言語,總能扣住村民們的心,引導著村風民風。這些年來,三元朱的村民文明程度也像大棚蔬菜一樣聲名遠揚。來這裡學習參觀的人一批接一批,採訪的記者一撥又一撥,進出的人多了,一些大棚菜難免受損,但三元朱人無一埋怨,總是笑臉相迎。
王樂義重言傳,更重身教。每到春節、中秋、九九重陽,他都帶著村幹部拜會70歲以上的老人,送去錢物。三元朱的新村規劃正在實施,他首先建成的是亮亮堂堂的老年公寓。他自己從不亂花、也不讓其他村幹部亂花村裏一分錢。即使買幾把掃帚、幾隻水杯,賬目也都清清楚楚地記在村務公開欄裏。
壽光市委宣傳部長朱蘭璽説,人們敬慕王樂義,不僅源於他創新了冬暖式大棚,還源於他愛民敬民的博大胸懷,源於他“虛懷如水凈,清品與山齊”的高尚品德。
《人民日報》 (2006年01月20日 第一版)
責編:朱亞菲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