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王樂義:科技興農 勇於創新 > 正文

王樂義的“四種革命”:一個中國農民的傳奇

央視國際 (2006年01月20日 10:24)

  2005年4月7日下午,王樂義做夢也沒有想到,他這個中國最基層黨組織的村黨支部書記,在家門口受到了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同志的看望。那一時刻,他感到周身血液在沸騰,黝黑的臉頰泛著紅暈……簡直幸福極了!

  每當提起那天的事情,王樂義就像喝了蜜一樣,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這一天,幾輛中巴車緩

  緩駛進“中國冬暖式大棚蔬菜第一村”——山東省壽光市三元朱村。車剛一停穩,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就健步走下車來。

  早已等候在此的王樂義急忙迎上前去,伸出雙手與總書記的手緊緊握在了一起。

  對於三元朱村,對於這片掀起綠色農業革命的黃土地,胡錦濤總書記顯然並不陌生:“樂義同志,你的事跡了不起,你是帶領中國農民靠科技致富的功臣啊!”

  聽著總書記的誇獎,王樂義忙不迭地説:“哪,關鍵是聽黨的話、跟黨走。”

  王樂義向總書記介紹了在黨的富民政策指引下,三元朱村靠種植大棚蔬菜發家致富的情況。

  “變化確實不小!”總書記連連點頭。

  王樂義接著説:“我們的蔬菜大棚也發展了三代呢。”

  “是嗎?”總書記興致頗高。

  “第一代大棚是用土壘的,檔次低,面積小,效益差;第二代棚用磚砌成,空間大,最大限度利用了土地,農民增收快;現在用的是第三代大棚,中間沒有立柱,便於機械化作業,還推行了節水灌溉,效益很高。”

  胡錦濤總書記誇道:“很好。科學技術應得到充分利用和發展。”

  總書記饒有興致地參觀了三元朱村的大棚蔬菜露天展覽。

  鮮紅的柿子、紫亮的茄子、青嫩的黃瓜、肥碩的甜椒……水靈靈地“列陣”眼前,個個泛著誘人的光澤。

  “品種這麼齊全!”總書記轉身問王樂義:“蔬菜質量有保證嗎?”

  王樂義回答:“完全按標準化生産,都是‘綠色’蔬菜。”

  從棚裏出來,總書記再次握住王樂義的手:“樂義同志,你們的蔬菜搞得這麼好,你要把技術多向貧困地區傳播,讓那裏的農民也增收,讓咱們中國8億農民都達到小康。你要帶好頭,起模範作用!”

  王樂義表示:“請總書記放心,我們村黨支部一定帶領鄉親們把事情辦好,為社會做出新的貢獻。”

  半個多小時的考察就要結束了,臨上車時總書記又一次同王樂義緊緊握手,語重心長地囑咐著王樂義,囑咐著三元朱村……

  殷殷期望,如春風化雨,滋潤著三元朱村,滋潤著華夏大地……

  王樂義望著總書記車隊漸漸遠去的背影,思緒像潮水般涌上心頭——“誰説什麼季節吃什麼菜?俺偏不信這個邪!”於是,王樂義腰挂糞袋子,向土裏刨金子,引發了一場蔬菜生産的“白色革命”

  1978年9月,三元朱村15名黨員一致推舉37歲的王樂義當村黨支部書記。那年春天,王樂義被診斷得了直腸癌,公社出錢為他做了肛門改道手術,腰上挂了個糞袋子,生活起居不便。聽説他要當支書,老母親和妻子説什麼也不樂意。但王樂義心想:黨組織信任我,全村人需要我,就是搭上命也得挑起這副擔子。就這樣,他拖著病殘之軀,一幹就是20多年。

  當時的三元朱村,還是一片貧瘠的土地,種菜菜不長,種糧糧不收,村民連肚子都填不飽。剛上任那幾天,他領著村班子成員圍著三個埠子嶺轉了一圈又一圈,制定了發展規劃:“東嶺蘋果西嶺桃,南嶺山楂帶葡萄。”王樂義帶領幹部群眾苦戰三個春秋,使三個埠子嶺披上了綠裝,飄出了果香。到1988年,全村已發展果園430畝。昔日光禿禿的埠子嶺成了“花果山”、“聚寶盆”,滿山遍野的果樹成了“搖錢樹”。全村人均純收入由原來的幾十元增長到1200元。

  群眾的溫飽問題解決了,但王樂義並沒有滿足。他意識到,要想讓農民收入不斷上臺階,還得圍繞土地做文章,讓土地生金!1988年臘月廿八,王樂義的堂弟王新民從大連帶回來1公斤頂花帶刺的鮮黃瓜。寒冬臘月裏這幾根水靈靈的黃瓜讓王樂義眼睛一亮:這不正是一條致富的好門路嗎!春節剛過,他就帶上了乾糧來到了遼寧省瓦房店市,直接上門取經。第一次去,吃了閉門羹;第二次去,人家還是不鬆口。王樂義就是不“死心”,剛出正月,他又第三次來到那個小山村。人家問他碰壁撞墻都不回頭,圖啥?他誠懇地説:“俺們村窮,就是想學點技術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王樂義一心為民的執著之情終於打動了對方:“就憑你老兄對鄉親們的這份心,我破例把技術教給你。”就這樣,王樂義冒著嚴寒,廢寢忘食,苦學一個月,終於掌握了這門新技術。

  學成歸來,王樂義根據本村的自然生産條件反復試驗,不僅熟練掌握了學到的大棚技術,而且對大棚從方位、墻體、棚頂結構、大棚骨架、覆蓋薄膜等5個方面進行了大膽改革,終於建成了深冬不需加溫的冬暖式蔬菜大棚。這時已是1989年8月,王樂義決定立即上實體大棚。可是無論他怎麼做工作,就是沒人建。因為建一個大棚需要萬餘元,對剛剛解決溫飽問題的村民來説,拿這麼多錢本來就比較困難,更何況還是頭一次搞,風險相當大。但王樂義認為,這把幫助群眾致富的“金鑰匙”不能丟。於是,他號召全村17名黨員幹部先打頭一炮。看個別黨員幹部信心不足,王樂義便耐心細緻地做工作:“革命戰爭時代,黨的任務是領導群眾打天下;和平建設時期,共産黨員的最大責任就是帶領群眾共同致富!搞大棚雖然風險很大,但咱們都對黨旗宣過誓,這個風險咱不擔誰擔?”17個大棚很快在村北的大田裏建了起來。8月建棚,10月播種,12月底鮮嫩的黃瓜就上了市!到第二年5月初,17個蔬菜大棚最低的收入2.07萬元,最高的收入3.03萬元。以前全村沒有一個萬元戶,這次一下冒出了17個!村民們眼熱了,心動了,紛紛要求建大棚。第二年,全村大棚一下子發展到144個,當年戶均增收1萬多元。

  冬暖式大棚的成功,使三元朱村人嘗到了甜頭,但王樂義並沒有因此而止步——

  “啥是無公害蔬菜?不就是沒有殘留物的食品嗎!俺就是頭拱地,也要把它弄出來。”於是,王樂義奔西安上北京,請“神”拜“佛”,鬧起了一場餐桌上的“綠色革命”

  三元朱村的做法出了名,冬暖式大棚首先在壽光大面積推廣應用。王樂義擔任大棚蔬菜生産的“總指導”,從那時起就一直沒有休閒過。這些年裏,他跑過多少路,去過多少地方,講解過多少課,輔導過多少人,連自己也説不清了。為了推廣大棚蔬菜技術,他北上黑龍江,南下湖廣,西去新疆,足跡遍佈了大半個中國。

  王樂義的名字很快傳遍了大江南北,一時間來參觀學習的人絡繹不絕。1990年底,一位國家領導人視察完三元朱村的大棚蔬菜後,對王樂義説:“你們靠科技取得了很好的效益,要在這個基礎上再進一步,向無公害蔬菜發展,爭取蔬菜出口……”啥是無公害蔬菜,王樂義不懂。他找縣委書記去問。縣委書記告訴他“專家”懂。於是,王樂義不等過完年,正月初九就直奔濟南,找到山東省蔬菜研究所。  

  研究所也沒有這方面的研究項目,但是,他們卻給王樂義舉了一個淺顯易懂的例子,用於解釋什麼是無公害蔬菜:

  在個別地方,一部分生意人為了使豆芽長得粗壯,樣子好看,增加分量,就在生豆芽時施用化肥,如硫酸氨、硝酸氨、尿素等。這些化肥都是含氨類化合物,在細菌作用下可以轉變成亞硝氨。亞硝氨是一種強致癌物,食用含這種物質的食物,可以使人易得胃癌、食道癌、肝癌等……

  王樂義聽了大驚!

  “這麼説,無公害蔬菜就是沒有殘留物的食品了?”

  這一次濟南之行,雖然沒有具體了解到無公害蔬菜的技術參數,卻使王樂義對無公害蔬菜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尤其是省蔬菜研究所專家舉的例子,更在王樂義的心中激起了強大的反響。既然無公害蔬菜這麼重要,既然蔬菜裏邊有這麼多講究,那他一定要不惜一切地把它搞出來,即便不為出口創匯,起碼讓消費者、讓吃菜的人,不受一點兒傷害!

  山東省蔬菜研究所的人介紹王樂義去西安,説西安市蔬菜研究所可能有他需要的技術。

  王樂義心急如焚,又連夜乘火車去了西安。

  西安之行又沒有完全如願——

  “我們也僅僅是在試驗階段,還沒有成熟的經驗,也説不出個所以然來……”

  看到他一副失望的表情,人家又告訴他一個僅供參考的消息:

  “聽説北京農業科學院幾年前就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你可以到那裏去打聽一下……”

  在北京農業科學院,王樂義見到了他一路追訪的無公害蔬菜權威專家王憲彬。

  王教授聽完了他的自我介紹,特別是得知他是一個手術過的癌症患者,非常感動。從此,這一“土”一“洋”兩位視事業如生命的人物,因“無公害”蔬菜,而結下不解之緣。

  在王憲彬教授的指導下,壽光全市從1993年初的5萬畝無公害蔬菜種植,猛增到1995年的20萬畝。

  這一年,他們到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了優質蔬菜新聞發佈會,建起了壽光到北京的優質蔬菜“綠色通道”。2001年,三元朱村的300畝大棚被農業部授予國內首批“無農藥放心菜生産基地”,他們的菜擺進了北京的大型超市。

  10多年來,王樂義創新的腳步一刻也沒有停止。村裏先後同中國農科院、山東農業大學等17個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挂鉤,長期聘請9名專家教授做顧問,進行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開發。氣體施肥、立體種植等130多項新技術相繼研發成功,太空椒、黑寶石李子等320多個名優菜果品種迅速推廣種植。

  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王樂義帶領全村率先走上了農業産業化之路。他不僅在村裏成立了專門搞蔬菜加工、營銷的公司,而且註冊了“樂義”牌商標,走出了“公司連基地、基地帶農戶”的模式,全村發展起無公害蔬菜基地5000畝,有機質生態型無土栽培蔬菜2000畝,産品走俏國內市場及日本、俄羅斯等國家。

  如今,壽光成了全國有名的蔬菜之鄉,擁有大棚35萬個,蔬菜種植面積80萬畝。壽光蔬菜批發市場年交易量達25億公斤,全國第一。

  王樂義,這個響亮的名字,成為一個著名的蔬菜品牌,也成為菜農們共同的財富。然而,人們愛戴王樂義,不僅僅因為他創造了蔬菜種植的奇跡,更因為他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錢是個啥東西,看重了是命,看輕了是紙。對共産黨員來説,能為群眾辦事才是根本。”於是,王樂義舍小家為大家,目標直奔共同富裕,火一樣的激情,燃燒著一生的“紅色革命”

  王樂義任支書伊始,就對村“兩委”班子成員約法三章:“首先要管住自己,不能浪費村民一分錢;其次要管住家屬,不能搞任何特殊;三要辦事公正,不能讓老實人吃虧。”直到現在,他開班子成員會講的還是這三條。

  冬暖式蔬菜大棚剛剛獲得成功的那陣子,很多地方來聘請王樂義做顧問,學習這項技術。一聽説要外傳技術,許多村民不約而同地找到王樂義:“樂義啊,你受這麼大難,才為大夥找到了一把‘金鑰匙’,可不能輕易傳出去,咱先封鎖3年,等‘發’起業再説。”可王樂義心裏想:沒有黨的好政策,哪有三元朱的今天?當初不是人家把技術無私地傳給我,我們三元朱人怎麼能有這把“金鑰匙”?再説黨號召共同富裕,咱們富了,怎能忘了全國的農民兄弟。他拿定主意:一定要説服黨員群眾,把大棚技術傳出去!

  黨員會上,王樂義情懇意切:“我們是黨員,就要考慮大多數群眾的利益,咱不能自己富了就不管別人,外地的農民兄弟跟咱一樣想致富啊!”

  10多年來,他的足跡踏遍了長江以北11個省、市、自治區,舉辦了3000多期技術培訓班,發放科普書籍8萬多冊、錄像帶5000多盤,毫不保留地把技術傳給了千家萬戶。

  對外地來三元朱村學習參觀的,王樂義更是敞開大門,來者不拒,熱情相待。十幾年來,先後接待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習參觀者70多萬人次,為外地培訓技術員2700多名。特別是對貧困地區和個人有難處的,總是有求必應,傾心相助。1996年4月12日,雲南省怡梁縣下崗工人段雲華、段雲良姐弟倆,千里迢迢來到三元朱村,流著淚向王樂義訴説了生活的艱辛。王樂義安慰他們説:“放心吧,你們這就是到家了。”特意為他們在村委會大院安排了食宿,指定了教師。姐弟倆在三元朱一住就是兩個月。學成後,王樂義又給他們寄去了130公斤豆種。一茬下來,姐弟倆收入7000多元。他們寫信給王樂義説:“在您身上,我們不僅學到了技術,也學會了做人。”

  王樂義成年累月傳授大棚技術,但他家裏卻沒種大棚。不是他不想種,而是他沒工夫種。他説:“我沒有大棚,是想讓大棚發展得更多、更好,讓更多的老百姓儘快富起來。”為了選準蔬菜品種,他把自己的果園當成了試驗田,從外面帶來的蔬菜種子讓老伴先試種,成功了傳授給大夥,失敗了自己承擔損失。

  王樂義常對村裏的幹部説:“我掂量,光顧自己不能當支書。自己身不正,肚量不大,沒有替別人著想的心,怎能讓大家服氣?當幹部的只有堂堂正正做人,心裏時時裝著大家,才有號召力。”有件事王樂義一直不願提及。70年代末,公社裏考慮到王樂義帶病沒白沒黑地忙活,就把一個招工指標分給了他的大女兒,但王樂義想到村裏的年輕人都眼巴巴盼著出去當工人,就把指標讓給了別人。女兒知道後想不開,喝農藥自殺了。面對親人的責怪,王樂義既像是自責又像是辯解:“誰家的爹娘不疼孩子?是孩子小,不懂事啊!”

  王樂義常説:“錢這東西,生帶不來死帶不去,看重了是命,看輕了是紙。對共産黨員來説,能為群眾辦事才是根本。”自擔任村支書以來,他沒佔用過集體一分錢,還把應該屬於自己的錢拿出來為集體和他人謀福利。壽光市因推廣大棚技術獎給他2萬元,他分文未取。2000年他到北京得了1萬元的“如心農業獎勵金”,會議期間他就到中國農科院買了3600元的蔬菜種子,之後又拿出6397.4元買了設備,用於村裏搞試驗,自己只剩下2.6元錢。王樂義一年的工資是4000元,加上老伴侍弄的果園收入,在村裏屬中下等水平。他出去傳授技術,山南海北地轉,從不要人家一分錢,人家覺得過意不去,給他點茶葉和香煙,他都拿到辦公室,招待四面八方來參觀學習的客人……

  難怪,走在三元朱村,不論碰到老人還是孩童,鄉親們對王樂義的親熱勁兒讓人眼紅。正如壽光市委書記徐振溪所説:“共産黨員如何永葆先進性,王樂義就是一面鏡子”——

  “總書記能來我們村,是我們的光榮!總書記囑咐我兩件事,我一定辦好!”於是,王樂義更是鉚足了勁,要在中國農民的致富路上“繼續革命”

  在三元朱村,胡錦濤總書記臨上車前,第三次親切地拉起王樂義的手,説:“樂義啊,我囑咐你兩件事:第一要把大棚技術傳好,農民的生活達不到小康,我們中國就進入不了小康社會;第二件事,把村裏的學校辦好,讓孩子們都能成為人才。有了人才,我們的國家才能真正富強起來。”王樂義激動地表示:“我一定認真做,不但我做,我們村,我們壽光人,都要按您的囑咐去做!”

  總書記的殷殷囑託,令王樂義深感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他現在最大的心事,就是怎麼完成好總書記的囑託:把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傳授給更多的農民,把學校辦好,把教育抓好。

  如今,這些事情已經有了眉目:由他&&的魯光農業科技培訓中心即將在新疆、貴州等地開辦,西部農民不用大老遠跑過來,就能學到先進、實用的蔬菜種植技術了。即將落成的國際農業科技培訓中心是王樂義的又一得意之筆。他告訴記者:“在這裡,農民不出國門,就能學到最先進的農業技術。從這裡走出去的農民不再是技術員,而是與國際接軌的農業專家。”

  現在的三元朱村,人均年收入達9000元,不少農戶蓋起樓房,買上了轎車,百貨超市、農資超市也開到了家門口。但王樂義卻不滿足,他對村民説:“人家很多村都比咱的日子好,啥時候咱村全都住進了小別墅,戶均存款過了百萬,那才算是真正的全面小康!”

  就是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國農民,用勤勞的雙手,掌握著科學的鋤把,時刻不停地耕耘著他摯愛的土地,書寫著一次又一次的傳奇……(張金如 王懷瑞 桑光玉)來源:中國廉政報

責編:朱亞菲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