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縱橫:變與不變間 吳仁寶尋求人生最佳支點
央視國際 (2006年01月16日 16:05)
編者按 我們知道了一個村莊——華西村,也認識了一個人,他就是帶領華西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華西村老書記——吳仁寶。一個人和一個村莊的命運,震撼了我們的心,也改變了人們對傳統意義上的中國農村的定義。幾十年來的發展變遷,華西村在吳仁寶和一支堅強黨支部的帶領下,從小到大,從大到強,被譽為中國的“天下第一村”。而吳仁寶在談到華西村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時候説,他的心中感受到的只有甜,沒有苦和其他。因為在他心中,始終不渝的願望是最大限度地造福人民。多年來,在吳仁寶的心中,變化的始終是不斷更新的發展觀念,而不變的卻是艱苦奮鬥的人生信條。吳仁寶就是在這樣的變與不變之間,尋求著人生的最佳支點。
中廣網北京1月13日消息 2005年12月底,正值隆冬,室外寒風凜冽。天剛濛濛亮,全國著名勞模,江蘇華西村“老書記”吳仁寶,就風塵僕僕地趕到田間地頭。作為華西村的老書記,吳仁寶沒有專門的辦公室,幾十年來,他辦事仍然保留著當年搞農業的習慣:到現場解決問題。已經78歲的他,健步走在田埂上,看著面前剛剛平整過的土地,吳仁寶説,這片土地就像是一張白紙,未來五年中,在這裡書寫的將是華西村“十一五”的發展藍圖。到時候他腳下的這片土地,收穫的將不再是世代以溫飽為目標的農業理想,而是新農村裏新農民們致富的新希望。
(記者:原來這塊地是做什麼用的?
吳仁寶:原來是村和地都有的,現在房子都搬走了,現在統一規劃,都搬走了,你看這個地方現在都沒有人家了,這就叫工業反哺農業。農業搞好了能夠穩農村,無工不富、無農不穩。一手抓工,一手抓農。)
“山南錢莊,山後糧倉,村中天堂”,這是華西未來五年,發展規劃的新藍圖。吳仁寶説,到時候,山南將成為工業區,山北將以都市農業和園藝業為主。村中天堂,就是要按照城市化的格局來發展華西,把鄉村變成都市,要讓每一位村民都過上富裕文明的幸福生活。
(吳仁寶:山北房子都要拆掉搬到山南去。這樣我可以增加2000多畝地,第二,我種新品種,農業高科技。不利用高科技去發展農業,只能溫飽,依靠高科技種田可以富裕可以小康。)
進入華西村,如果不是公路旁“華西人民歡迎您”大幅廣告牌的提醒,人們很難把車窗外的景色與“農村”這個概念聯絡起來。如今的華西村擁有現代化的工廠,富麗堂皇的別墅,園林式的環境。在45年的發展歷程中,這個位於江蘇省江陰市長江之畔的村莊不斷用發展的實踐,創造著經濟奇跡。華西村,這個響亮的名字由此也成為“中國首富村,天下第一村”的代名詞。
2004年,華西村的銷售收入超過260億元,2005年,這個數字將超過300億元。華西人不僅在這片土地上鍛造了一座極具現代氣息的村莊裏的都市,而且使來過華西村的人都不得不對“中國農村”這個概念進行重新定義。華西村能有今天,它的每一步發展變化,每一次新的跨越,都和一個人,一個名字緊緊聯絡在一起。
(吳仁寶,江蘇華西村第一任村黨委書記,他22歲當村官,27歲當鄉官,53歲當縣官。59歲再當村官。他用大半生的時間,紮根農村,苦幹實幹。一個普通的小村落在他的帶領下,從當初舉債2萬5千元起步,如今固定資産已經達到60多億。擁有8家上市公司,村民最少擁有資産100萬元,最多擁有資産超過1000萬元。吳仁寶,以樸素的哲理和獨特的智慧,在中國農村發展史上開創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華西模式。華西村,以其在發展歷程中締造的一個又一個財富神話,成為令天下人矚目的幸福新農村。)
華西村的第一面紅旗,是從農業學大寨開始的。當時的華西村,土墩洼地星羅棋佈,村民缺吃少穿,是遠近聞名的窮村。被大寨精神鼓舞起來的吳仁寶,剛剛接手管理華西村,就制定了一個15年發展規劃。他率領群眾削高地、填低窪,進行河流改道,土地平整。七年時間,吳仁寶人和華西人硬是憑著一股改天換地的激情和幹勁把原來1300多塊七高八低的零星田塊,改造成400多塊高産穩産的優質糧田。
當華西村這面農業高産村大旗升起的時候,吳仁寶卻悟出了一個道理:僅靠種植業,也只能解決村民的吃飯問題,難以摘下貧窮的帽子。精明的吳仁寶在算經濟賬時,考慮到一個不容忽視的人口增長規律。隨著時間的推移,勞動力呈現出的是迅速增長的勢頭,而土地幾乎成了一個常數,再繼續把農民捆在土地上刨食,肯定不是出路。剩餘勞動力往何處去?華西人如何才能擺脫貧困,使腰包真正鼓起來?經過一番認真思索,1969年,吳仁寶大膽提出要創辦一家:“小五金廠”的設想。在那個“以糧為綱”年代,搞工業無疑是政治冒險,但是吳仁寶卻想,讓群眾在年終分配時候增加收入、改善生活,這才是一個好書記應該做的事情。
華西村窮怕了,也窮夠了。只有敢於打破常規,解放思想,敢為人先,才能走出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路來。吳仁寶要讓華西村在自己手中真的來一次翻天覆地的大變樣。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人民幸福才是社會主義。發展最科學,不發展最不科學。發展是硬道理,不發展是沒道理,沒有條件創造條件發展才是真道理。)
田裏紅旗飄飄,身後馬達隆隆。憑藉著過人膽識和心繫群眾的熱忱,吳仁寶紮根華西,歷經40多年的風雨坎坷,使華西村這架資本馬車,從小到大,從大到強,如今已經發展到集鋼鐵、紡織、旅遊三大産業于一體的巨型航空母艦。曾經見證了華西村發展變化的村黨委副書記程先敏説,正是從吳仁寶老書記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和樸素的為民情懷中,他看到了共産黨人的先鋒作用。
他當時説了一句話:“在我有生之年,我一定要把烏托邦變成現實,我一定要把什麼叫做共産主義做給你們看看,做給全國人民看看。”他每做一件事,都要給黨樹立威信,要讓所有的老百姓都覺得共産黨好,讓黨在群眾中有威信,讓老百姓覺得跟著共産黨走不錯!
(朱美鳳:你看,這邊還在造別墅。是不是我不知道這裡面蓋了多少新樓。
記者:連續在蓋。
朱美鳳:在華西村,我真的是找對了方向,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我就找對了方向。因為我是打工的,我要幹出一點成績來。不是給人家看,也要讓我自己也滿意。這樣我才適應做一個華西人。)
朱美鳳,一名普通的華西村民,十幾年前,她和剛剛大學畢業不久的丈夫黃建剛帶了總共不到一拖拉機的傢俱來到華西村創業。到如今,他們經歷了六次搬家。每一次搬家,他們感受的都是華西村在劇烈的時代變革中,強勁的脈膊跳動,而透過每一次讓人心動的脈膊跳躍,他們一家人感受到的都是華西&&人吳仁寶獨特的用人理念。
開著自己的寶萊車,穿過華西村成片的別墅,朱美鳳回到自己550平方米的歐式別墅中,話匣子也在打開房門的剎那間敞開了。
(朱美鳳:我説我每天都是在住賓館。因為我根本不敢想象。我們來的時候什麼都沒有搞,就帶了一點兒傢具。帶了一個床舖。(笑……)老書記帶我們去過泰國,住的高級賓館,我感覺跟那個差不多。我們有這種感覺,以前,我像叫花子一樣,帶了一根拐杖,帶了一個碗過來的。
記者:現在呢?
朱美鳳:笑……現在不敢想像,我們這裡是人間天堂。我們來這裡生活,也是靠我們的老書記,老書記就是我們大恩人。)
事實上,朱美鳳、黃建剛一家,只是華西村引進人才戰略受益者的一個縮影。在華西成片的別墅群中,還有很多像他們一樣的華西新村民,當初,他們憑藉著創業熱情走進華西,如今,他們在實幹中收穫幸福,在幸福中體會到心有多大,華西舞臺有多大的成就感。
從一名普通打工仔到成長為一名村集體企業的領導者,在諸多感觸中,黃建剛更多的是對華西村老書記吳仁寶的敬佩和嘆服。
(應該説當初來華西也是老書記的人格力量吸引了很多年輕人,也教育了整個華西人要有一種博大的胸懷。吳仁寶與華西村是始終緊緊聯絡在一起的。在我們華西村老百姓心中,吳老書記已經不僅僅作為一個個人的形象了,他在我們村裏已經樹立了共産黨員的旗幟。)
華西村富裕了,可是在吳仁寶的富裕觀裏卻始終保持著三個不忘:不忘國家、不忘集體、不忘左鄰右舍。這一理念直接催生了,華西周邊16個經濟薄弱村併入大華西版圖,與華西村共謀發展。這一理念也同時點燃了寧夏、黑龍江兩個省外華西村農民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而無論是在華西創業之初,還是華西富裕之時,吳仁寶卻始終堅持不拿全村最高工資,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不拿全村最高獎金。多年來,吳仁寶把集體獎勵他的高達5000多萬元的獎金,分文不取,全部留給集體。華西村民經過不斷更新,如今已經住上了第五代歐式別墅,可吳仁寶和老伴至今還留守在上個世紀70年代的舊房子裏,而且一住將近30年。走進吳仁寶陳設異常簡樸的家,墻壁上惟一可以稱得上是裝飾品的物件是大大小小幾十幅記錄吳仁寶各個時期風采的珍貴老照片。吳仁寶的老伴趙根娣多年來依然保持著勤勞儉樸的生活習慣。如今她依然每天坐在紡車前,把從紡紗廠領回的淩亂紗線,仔細清理好,加工成正品,再騎著三輪車送回到廠裏。
(記者:這是您的紡車?
趙根娣:對。這個紗已經亂了,拿回來清理好了,就是一塊二毛錢一斤送回紗廠。)
冬日午後的陽光透過天井,灑滿吳家種滿綠色植物的小院兒。吳仁寶老伴趙根娣來到院子裏兩棵含苞欲放的臘梅樹前,一邊精心地給樹澆水,一邊説,這是吳仁寶老書記最喜歡的植物。
(趙根娣:臘梅花。你看這臘梅,過兩天進入臘月就開了。
記者:這臘梅花年年都開嗎?
趙根娣:每年都開,是黃色的花。)
眼看快到臘月,又到了臘梅開花的季節,雖然不能親眼看到吳家小院梅花挂滿枝頭的情景。但是不難想像,在天寒地凍、萬物蕭瑟的時候,風霜之中綻放的梅花,是如何的冰清玉潔,它們又有著怎樣的傲然風骨。
梅之可貴在於她的品性,而對於吳家小院的主人吳仁寶來説,歷經幾十年風雨洗禮,他追求的不正是像梅花一樣的精神境界嗎?走出吳仁寶的家門,一幅已經褪色字跡斑駁的對聯,卻讓我們從中領悟到了這位老人永不裉色的公僕本色。對聯的左側書寫的是造福四方百姓,右側書寫的是傾聽人民心聲。而對聯上方最為顯眼的五個大字就是:為人民服務。或許,這正是吳仁寶作為一個大寫的人,一名真正共産黨員的人生寫照!
責編:馬芳 來源:中國廣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