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華西村致富的&&人——吳仁寶 > 正文

吳仁寶的特色語言之用人篇

央視國際 (2006年01月12日 21:27)

  

用 人 篇

  我們華西堅持舉賢不避親,舉親不避嫌。用人少疑,疑人少用;小才大用,基本有用;大才小用,基本沒用;外才我用,關鍵在用;量才錄用,育才待用。小才大用是激勵機制,信任和重用可以激發人的工作熱情,催人奮發,作出成績;而大才小用,如果不是完全自願條件下,人的積極性會受到壓抑,“出工不出力”;量才錄用:有經濟頭腦原則性強的人,搞管理工作;能工巧匠,負責技術工作;神算能手,承包工地;擅長交際的人,從事銷售。外才我用:從外地引進高級工程師、大學、中專畢業生。育才待用:村裏蓋起教學大樓,建起了村黨校舉辦工業大專班、外語培訓班、經營管理大專班。在文憑和水平的關繫上,注重水平,兼顧文憑。不論文憑、水平,最終要能解決問題才行。

  △華西的幹部能夠做到“三正三平”:“三正”,辦事認真、處事公正、經營廉政。“三平”,政策水平、管理水平、技術水平。“三正”是德,“三平”是才。有德無才,有才無德都不能當幹部,用人可用一技之長,選幹部必須德才兼備,還要有“三才”:口才、文才、理才(財),缺一不可。

  △只要經濟發展起來,人才就有用武之地;經濟不發展,有了人才,也沒有用武之地。企業裏沒有人才,像廟裏沒有和尚一樣,什麼也幹不成;用人對了頭,一步一層樓。解決人才的辦法,一是聘請外地的“大財神”;二是發揮“土財神”的作用;三是培養好第二代的“小財神”。

  △用人要“不計過去,不怕將來,注重現在。”過去再有能力而現在不適應工作,對事業無補;過去犯過錯誤,而現在表現好的,對事業有益;因此,用人不計過去。同樣,也不能擔心人未來會犯錯誤,而不敢使用。

  △每個人身上都有才,但要看才用在啥地方。養豬內行,是才;種田內行,是才;經營內行,更是才。會養豬的人不能叫他養馬,否則就不叫人盡其才。同一個人,你用其所長,他就事無不舉,是人才;你用其所短,他就笨手笨腳,把事情搞糟,變成蠢才。用人不當,就會浪費人才,而人才的浪費是最大的浪費。華西的經濟發展快,幹部水平跟不上,大才小才有才的年輕人統統用起來,還是不夠用,我是廢物利用,廢物利用也有用,總比廢而不用要好,只要華西人選我,需要我,我就可以幹。

  △從現在來看,劉、關、張沒有“文憑”,諸葛亮有“文憑”,為了謀大業,劉備求賢若渴,三顧草廬請諸葛亮。玄德待孔明為師,食則同桌,寢則同榻,共論天下事,體現了一腔求才之誠,愛才之心,用才之尊。人才是企業最根本的資源,我們竭誠歡迎天下人才來華西獻計獻策。

  吳仁寶的特色語言,閃耀著他思想的光輝、人生的光環,人格的魅力,也是華西健康長壽、長盛不衰、紅旗不倒的源泉和動力。正因為如此,今天,華西被譽為“天下第一村”,擁有40多項“全國第一”,全村固定資産40億,村民家家住450—600平方米的別墅,有100—1000萬元的存款,1—3輛汽車。成為“中國農村現代化建設的一面旗幟”!現在,77歲高齡的吳仁寶退了,但他的本色沒“退”,特色沒“退”。

  吳仁寶的特色語言,是華西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中國農民智慧的結晶。這個曾多次被胡錦濤、江澤民等中央領導給予高度評價的當代傑出農民代表,一定能做到他的誓言“生命不息、服務不止”,他的特色語言也一定會更加增色!

責編:馬芳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