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華西村致富的&&人——吳仁寶 > 正文

地下小工廠誕生記

央視國際 (2006年01月11日 10:33)

  一錢逼死英雄漢。正當吳仁寶大膽創業時,他卻被錢時刻困擾著。

  “仁寶,這8匹柴油機説什麼也不能賣,明明我們自己十分需要,為什麼非要轉賣給人家呢?”

  “我們好容易借錢、湊錢買來的,我能舍得賣嗎?可不賣,公社分配下來的氨水、化肥指標,通知我們去買,稻田也急需這些高效肥啊!錢到哪去籌去借?”吳仁寶著急地説。

  “前一段買肥料向群眾借的錢還未還,怎麼還好再向群眾張口,賣糧食也不值錢,1斤稻穀才8分錢。”一位支委也附和著説。

  最後,吳仁寶在支委會上一錘定音:“賣,還是不賣?兩種爭執意見,關鍵是一個‘錢’字,我們四下行動吧,能借到錢,就不賣柴油機,如借不到,也就不要爭了。”

  後來,吳仁寶和華西人眼巴巴地看著人家把還沒暖熱的嶄新的柴油機拉走了。

  上級有關部門把一台拖拉機指標分配給了華西。吳仁寶也極想買來,減少群眾的勞動強度,可還是一個“錢”宇,難得他望鐵牛興嘆,不得不把到手的指標讓給了人家。

  這些年華西糧食飼料加工廠、廢紡站等小型工廠雖賺了一些錢,可投資到辦電、建電灌站等項目上,還是捉襟見肘。

  一想到錢,吳仁寶腦海裏就浮現出賣柴油機,讓拖拉機等己所勿為、又不得不為的事。

  一想到錢,又使吳仁寶掐指盤算起這幾年華西人均收入的細帳。1966年人均分配124元,1967年由於增大了農業投入,人均分配降至115元,1968年回升到127元。每個勞動日工值也只是1元錢。吳仁寶扳著指頭算來算去,算出了一個道理:僅靠種植業,農民出力流汗,也只能是落個肚兒圓,有點零花錢,難以擺脫“高産窮隊”的規律。

  精明的吳仁寶在算經濟帳時,考慮到一個不容忽視的勞動力迅速增長的問題。1961年,華西建村時,勞動力人數為292人,土地845畝,1968年,勞動力增長至434人,增加了142人,土地增加了6畝,為851畝。勞動力還在呈迅速增長之勢,而土地幾乎成了一個常數,沒有多少增長的潛力。不用一年時間,就會人均不到一畝,人地矛盾愈來愈尖銳,人均佔有的資源也愈來愈少,勞動力也會逐步剩餘出來,再繼續把農民捆在土地上刨食,肯定不是出路!

  剩餘的勞動力往何處走?

  農業機械化和現代化建設的資金從哪來?

  華西人如何才能擺脫貧困,腰包鼓起來,走向共同富裕?

  一連串的問題又糾纏著這位善於思考,勤於磨礪自己思想之劍的智者。

  我們農民的出路是,再難,也要辦廠,搞工業,自己給自己“農轉非”。可那個年代,農業是“嫡出”,工業是“庶出”,那就“庶”圍著“嫡”轉吧!

  一股搞工業的激情又在吳仁寶胸膛裏熊熊燃燒,他決定創辦一個為農業服務的五金加工廠。可這一動作剛一提出,就有人説:“缺資金,少原料,無設備,無人才,車、鉗、刨一樣沒有,能辦什麼廠?別説辦不成,就是辦成了,我們拿鋤頭的手,怎麼會開車床,拿扳子?天生的祖祖輩輩啃地球的命,就別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破屋裏想飛出金風凰啦!”

  “怎麼飛不出?50年代,我們黨就提出過‘要想富,多栽樹’,‘要想富,農工副’的口號。毛主席也曾對剛剛興起的社隊企業滿懷激情地預言:光輝燦爛的希望就在這裡,泥屋裏一定能飛出金鳳凰!”吳仁寶的話,統一了群眾的思想,鼓足了群眾的幹勁。

  辦五金加工廠,生産什麼産品,吳仁寶心裏也沒譜,這難不倒他,他邁開雙腳,走南闖北,調查市場,蒐集信息,終於在市場上找到了國營工廠不生産,市場又需要的兩種産品——絲攻(螺絲帽的模具)和板牙(螺絲的模具)。

  別説生産,就連生産這兩種産品需要什麼設備,對吳仁寶來説還是個未知數。怎麼解決?吳仁寶學劉備,三顧茅廬,去無錫請來了吉炳坤老師傅。用現在的話説,叫借才生財。吉炳坤告訴吳仁寶,生産絲攻、板牙需要儀錶、車床、鑽床、衝床、銑床和鐵絲機。

  路是走出來的,辦法是逼出來的。經過六七個月時間的努力,七拼八湊,終於湊齊了全部設備。

  在建廠過程中,吳仁寶和吳岳歧、瞿佛才等人遇到的困難不僅僅是設備,更難的是人才,這是農民殺向工業化的第一大難題。吳仁寶選派朱咪英、朱秀佳、趙阿郎、趙三妹、趙美娟、蔣翠銻等人外出學習了1個月,能把機器開轉圈了。就這樣,吳仁寶帶領華西人,歷經艱難,華西五金加工廠在4間破草屋裏誕生了!

  工廠要先“吃”後“産”,原材料又成了一大難題,吳仁寶開著手扶拖拉機,乘船過江,到靖江縣求人,原指望能拉回一拖拉機,可千求萬求,人家才忍痛割愛,賣給了十幾公斤直徑4厘米的鋼棍,使機器運轉起來。

  在生産“絲攻”和“板牙”的過程中,吳仁寶看到單靠這兩種産品,難以在市場上取勝,主要是市場需求量不大,容易飽和。他在跑市場,抓信息中,又在市場上找到了一種有希望的産品——73型挂機船上的齒輪。可這個産品質量要求高,必須採用精密脫臘澆鑄新工藝。這又産生了一系列的難題。搞澆鑄,首先必須有個小鋼爐,可吳仁寶和負責工業生産的大隊黨支部副書記吳岳歧、華西五金加工廠負責人瞿佛才在市場上踏破鐵鞋也未買到。但這難不倒要創一番大業的吳仁寶和華西人。他們買不到“洋”的來“土”的,土法上馬,用水缸做爐殼,用耐火磚作爐壁,使它們具備小鋼爐的功能。使用脫臘澆鑄,需要掌握煉鋼、配料、等關鍵技術。吳仁寶就帶領工人日夜苦戰,刻苦鑽研。煉鋼負責人朱龍興、王永壽,冒著酷暑高溫,連續在高溫爐旁操作,雙腿被鐵水濺傷,眼睛被爐火烤紅,仍不下火線,連續觀察研究半個月,終於掌握了煉鋼技術。在開始使用脫臘澆鑄時,不少工人因掌握不了技術要領,澆出來的齒輪不是膨脹,就是收縮,不合要求。他們毫不氣餒,幹中學,學中乾,遇到克服不了的困難,就虛心向江陰鋼鐵廠技術人員請教學習,很快掌握了配料技術,生産出了市場需要的合格産品。年産齒輪1萬多副,由江陰縣農機公司經銷。

  那個年代,“以糧為綱”的口號喊得震天價響,幹農業,抓糧食,氣豪膽壯;幹工業,抓鈔票,偷偷摸摸,矮人三分。而華西又是農業戰線上的先進典型,來參觀學習的摩肩接踵,難免橫遭指責。

  機智的吳仁寶早已料到了這一點,他把五金廠辦在了一片澤地之中,周圍又是林木環抱,茂葉風聲,緊技日影。那工廠仿佛在原始森林的蕭瑟中,有一個永世長存的龐然巨物在大聲呼吸。參觀者感嘆華西是:“只聽機器響,不見小工廠”

  幾十年過去,吳仁寶還不無感慨地説:“當時,辦工廠是資本主義,正在批資本主義,怎麼好搞資本主義呢?我們偷偷地辦了個五金廠,不給外面參觀的人看。凡首長來了,我們就把工廠的門鎖上,讓工人出去,首長走了,就讓工人回來加班加點地幹”。

  這就是中國農民,幾千年艱苦備嘗的農耕文化,造就了他們樸實無華,腳踏實地,不屈不撓,執著追求著自我創業,自我發展,自我創造,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

  1969年創辦至1978年,華西五金廠“總計實現産值296.35萬元,創造利稅135.03萬元”。華西人均分配水平也從130元上升到220元。

  1975年,吳仁寶與華西人用五金廠賺的錢,建成了當時連蘇南大部分縣城都還沒有的五層大樓,用來辦託兒所、中小學,被華西人自豪地稱為教育大樓。

責編:馬芳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