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人類探測器首次撞擊彗星 > 正文

相關連接:“坦普爾1號”

央視國際 (2005年07月04日 11:10)

  此次被美國宇航局(NASA)“相中”的坦普爾1號彗星,于1867年4月3日由法國人恩斯特坦普爾首先發現,故命名為“坦普爾1號”。

  其彗核直徑約6000米,呈扁球狀,週期為5.74年,屬於短週期彗星。每隔5年半左右“坦普爾1號”就要回歸太陽系附近,至今已回歸太陽附近100多次。

  在未得到“坦普爾1號”的彗核數據之前,天文學家還無法準確判斷這顆彗星的結構以及彗核大小。因此,NASA以及世界各地科學家都希望通過這次撞擊對該彗星的內部結構和起源有更多的了解。

  為什麼選擇“坦普爾1號”

  之所以選擇坦普爾1號作為深度撞擊的對象,主要原因有四:

  一是人類從100多年前就開始觀測它,對其運動狀況比較熟悉;

  二是目前該彗星正處於中年時期,其彗核深處蘊含的物質很具有代表性;

  三因它距離地球比較近,飛船到達彗核的時間只需半年;

  四是該彗星不是新進入太陽系的活動型彗星,不會連續地向外噴發氣體,因此比較容易看清彗核的外部特徵。

責編:朱亞菲 來源:文匯報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