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人類探測器首次撞擊彗星 > 正文

相關連接:人類的“親彗”之旅

央視國際 (2005年07月04日 11:09)

  雖然彗星俗稱掃帚星,可人類卻毫不“避諱”它,相反,在許多天文愛好者心中都有一段解不開的“彗星”情結。各國科學家們也始終沒有停止過探索彗星的腳步。

  1985年7月2日,歐洲空間局發射了“喬托”號彗星探測器。1986年3月,探測器到達距哈雷彗星彗核500公里位置上,並獲得了大量珍貴的彗核彩色照片,並確定了彗核的形狀和大小。

  1985-1986年哈雷彗星回歸地球期間,美國、蘇聯、日本和歐洲空間局共發射了6個探測器對哈雷彗星進行近距離探測,並對其作近距離考察和採集物質樣本。

  2004年3月2日歐洲空間局成功發射了“羅塞塔”彗星探測器。它將於2014年到達67P/C-G彗星附近,成為該彗星的人造衛星,對其作近距離考察;同年11月,釋放菲萊登陸艙,著陸彗核表面,菲萊登陸艙將用鑽頭深入彗核內部,提取不同深度的物質樣品,並用照相機對周圍環境進行拍攝,所獲得的各種資料將通過羅塞塔軌道器發回地面。

  1999年2月8日,美國發射“星塵”號探測器,它已于2004年1月2日與探測目標懷爾德2號彗星交會,從其彗發中穿過,距離彗核最近時約為240千米。“星塵號”不僅用專門裝置俘獲並儲存了彗星塵埃微粒,而且拍攝了彗星圖像並獲取了探測數據。它將於2006年1月帶著採集到的樣本返回地面。

  2002年7月3日發射的“彗核旅行”探測器升空不久便失去聯絡,價值6000萬美元的設備就此一去不歸。

責編:朱亞菲 來源:文匯報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