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非峰會在即 萬隆精神彰顯智慧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20日 23:02)
舉世矚目的2005年亞非峰會將於22號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拉開帷幕。這次會議距離第一次亞非會議即著名的萬隆會議整整有50年的時間。對於亞非國家而言,萬隆會議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它是歷史上第一次沒有西方國家、沒有當時世界主要大國參加的發展中國家會議。周恩來總理在會上提出的“和平共處、求同存異”的
原則得到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認同,並作為“萬隆精神”的精髓一直到今天仍然昭顯著超越時代的智慧。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亞非拉地區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的鬥爭風起雲涌,極大改變了世界政治秩序。在這一背景下,印度、印尼、緬甸、巴基斯坦和當時的錫蘭也就是今天的斯裏蘭卡,這五個亞洲國家發起並召集了以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為主題的亞非會議。
1955年4月24號,來自亞非29個國家的領導人聚會印尼萬隆,共同商討亞非國家爭取政治獨立和經濟合作的大計。周恩來總理代表新中國參加了這次會議。會議中,周總理本著求同存異的原則,通過靈活的外交手段充分表達了新中國尋求和平外交的立場,化解了當時不少國家對中國的敵意和質疑。而周總理敏捷的思維、溫文爾雅的作風和巨大的親和力不僅使它成為萬隆會議的明星,也幫助中國有效擴大了外交成果,爭取到了更多來自亞非的朋友。
萬隆會議在相當程度上打破了當時美蘇爭霸的兩極格局,是通過多邊主義、主權平等原則解決國際問題的一次重要嘗試。與會國家本著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精神,通過了亞非會議十項原則,激勵亞非人民團結起來,加入到反帝、反殖、反對政治上不公正和經濟上不平等的鬥爭中,並由此産生了倡導亞非之間團結、平等、合作的“萬隆精神”。中國在會議上所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更是成為處理社會制度不同的國家之間相互關係的一條重要原則一直沿用至今。
隨著冷戰的結束,世界格局發生了變化,貿易自由化和經濟一體化不斷發展,地區間的關係進一步密切。但是同時,國際形勢也變得更加複雜。共同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使亞非領導人都認識到亞非之間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合作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為使“萬隆精神”發揚光大,印尼政府從2003年起就積極籌劃著亞非國家首腦的再聚首。事隔50年,亞非大家庭已經擴展到105個成員。22號,這個大家庭的成員將齊聚印尼雅加達,共商新形勢下亞非國家合作的方略。據悉,此次會議之後,亞非峰會很可能會作為一項制度,每四年定期舉行一次。而亞非外長會議將每兩年舉行一次。
責編:曉星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