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守歲詩話(圖)
央視國際 (2003年01月22日 11:30)
除夕之夜,改年更歲,“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我國人民傳統的慶祝方式是“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 歲’”(晉周處《風土記》)。
古代從皇宮到庶民百姓,都闔家共享天倫之樂、一起除舊迎新祝福未來,“是夜,禁中(宮中)爆竹山呼,聲聞于外。士庶之家,圍爐團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良宵歡會,普天同慶,古今許多文人雅士描繪這一傳統習俗,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大唐雄主李世民寫的《守歲》詩,讓我們看到了“貞觀之治”時的皇城禁宮內的除夕之夜:“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太宗是創業之主,他的詩中也看不出皇家除夕守歲有什麼特別豪奢之處,末聯還表達了與人共樂的想法。杜審言的《守歲》詩向我們展示了王孫公子、達官貴人過年時的酒綠燭紅的景象:“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孫捧禦筵。宮闕星河低拂樹,殿廷燈燭上薰天。彈弦奏節楷風入,對局探鉤柏酒傳。欲向正元歌萬壽,暫留歡賞寄春前。”燈燭照夜,歌舞娛樂通宵達旦。
吏民間的守歲活動更加豐富多彩。家人團聚,美酒細斟,綿綿夜話到天明,梁朝徐君倩《共內人夜坐守歲》詩:“歡多情未極,賞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裏覓楊梅。簾開風入帳,燭盡炭成灰。勿疑鬢釵重,為待曉光催。”這是一千四百多年前人們除夕之夜歡樂待曉的情景。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筆下的除夕之夜更熱鬧,他寫了家鄉過年的組詩三首,有一個很長的標題“歲晚相與饋問,為饋歲;酒食相邀,呼為別歲;至除夜,達旦不眠,為守歲……”,第三首“守歲”詩道:“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況欲係其尾,雖勤知奈何。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坐欠燈燼落,起看北斗斜。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詩首尾有些慨嘆,當中如實地反映了當時民間的守歲風俗。這風俗流傳到清代還是這般隆重熱鬧。詩人張問陶在《戊申除夕》詩中作了細緻生動的描繪:“耳聞臘鼓鳴,心已復邦族。土風重守歲,紅燭暖茅屋。闌底臘豬肥,饔中家釀熟。承歡聚庭幃,屬饜到僮仆。巷北聞呼盧,市南或徵逐。燈火亂前街,兒童歡似鹿。邑小人聲雜,達晨不肯宿。”
在闔家團圓的年夜,還有那些因公務在身或其他原因不能返家的遊子,在除夕之夜難於排遣思鄉之情,唐代人稱“大手筆”的張説在岳州任上兩次寫過《岳州守歲》的詩,在另一首《欽州守歲》詩裏寫到自己對家鄉親人的思念:“故歲今宵盡,新年明旦來。愁心隨鬥柄,東北望春回。”張説恪盡職守,在所任州郡裏過年,那麼另一位詩人戴叔倫是在旅途中辭舊迎新的,“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除夜宿石頭驛》)天涯孤旅,又遇除夕,難免百感交集。有些客居異鄉的人常被熱忱的友人邀去過年守歲,清代詩人蔣士銓《除夕過太常金先生宅守歲》(其五):“爆竹聲中歲兩更,懷鄉思母豈無情?長安客有終身住,百感心同一夜生。塵世華年喧夢蟻,朱門歌舞到侯鯖。誰知冷屋燈檠畔,遊子悽然坐到明。”儘管主人家熱鬧又盛情款待,還是不能免除詩人懷鄉思母之情,因為除夕正是親人團聚的日子,“他鄉信美非吾土”啊。
除夕之夜人們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天然地引發出對國家統一、民族興盛的企盼,海峽兩岸一種互相關念不是區區一脈水所能阻斷的。台灣當代詩人馮榮先生《除夕懷舊》詩道:“萬里寄相思,斷腸人豈知?年年除夕夜,長是兩分離。”郭慧衡先生《壬子歲暮》:“爆竹聲聲臘鼓催,故園西望幾低回。辭年獨自尋酣夢,守歲徒教憶舊醅。”兩岸同種同文同俗,除夕之夜自然格外思念。追求統一是兩岸同胞矢志不渝的追求,詩人曾志鵬先生的《客中除夕》堅決地表達了台灣同胞的心聲:“辭年一醉且高歌,流浪天涯可奈何!惟有夢魂不憚遠,尋親飛渡洞庭波。”
“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雖然過年的內容方式有變化有興革,但守歲的風俗一直保留到現在。除夕之夜,億萬人民吃團圓飯別歲,圍坐于熒屏前收看春節聯歡節目,在守歲的溫馨祥和氛圍裏,把文明美好的祝福獻給親友,祝願祖國繁榮昌盛、中華民族統一振興。(鄭陸)
責編:范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