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央視論壇):
主持人:董倩
嘉賓:鄭新蓉 張天蔚
策劃:孫騰越
編輯:蔣薇薇 孫碩
播出時間:2006年4月27日
主持人:各位晚上好,歡迎收看《央視論壇》,丁克本來是指有著良好的工作和收入,但是結婚以後卻不要孩子,非常看中自己生活追求的年輕夫妻,但是在中國卻出現了一種跟丁克家庭表面上非常類似,但本質上卻有根本不同的新的家庭模式,我們管它叫做中國的丁克,接下來我們就看一個短片,了解一下相關的情況。
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出生的人現在已漸為人父母,步入了傳統的中國式成家立業、生兒育女的生活軌跡。他們中間,尤其是80年代出生的獨生子女,已經形成了中國的“四二一”式三代家庭模式,作為中間承上啟下的一代,年輕的父母們在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上與他們的父輩已經産生了很大的差異。他們中的一些人生育子女後,把孩子交給自己的父母照顧,而這些年輕的父母得以繼續“丁克”的生活,成為“雙收入、有子女、仍享受二人世界”的新式“丁克”一族。
主持人:好,今天我們演播室就探討一下中國式的丁克家庭。演播室的兩位嘉賓介紹一下,一位是北京師範大學的鄭新蓉教授,另外一位是特約評論員張天蔚先生。
有這樣一個數字,到現在為止中國已經累計出生九千萬的獨生子女,第一代獨生子女現在已經到了為人父母這樣一個階段了,那麼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或者説他們這一代人,如果跟那些非獨生子女組成的家庭相比的話,在婚育觀念上真的有明顯的不同嗎?
張:首先當初咱們説獨生子女就是還沒有進入婚育年齡,他們還是小孩的時候,我們講四二一家庭,就是一個獨生子女,他的父母兩個,再往上四個,如果是兩個獨生子女結合生下一個孩子的時候,這個結構就變成了八四二一,實際上就看到這樣一條現象,確實會帶來很大的一種獨特性,因為可能生下來這一個孩子作為核心,可能把整個家庭都串聯起來了,雖然他來自於不同的家庭,但是他會圍繞這個孩子組成另外一種形式的家庭,圍繞著孩子組成的,大家彼此之間會有很多關聯,情感上的,經濟上的。
主持人:有人總結了一下,這一代獨生子女,當他們做了父母之後,更多出現一種現象,甚至一種趨勢,就是他們的孩子不是由他們自己帶,而是由他們的父母帶,就是由祖父母帶小孩。
鄭新蓉:對,這個我相信,因為這一代父母本身只帶一個孩子就沒帶夠。催著孩子早結婚,另外催著孩子多生孩子,因為兩邊剩下四個老人都還是身強力壯的時候,老人們只要條件允許,或者退休了,他們都會主動地幫獨生父母這一代看孩子,這一點熱情要高一些,經濟上資助力度也要大一點,甚至大包大攬的情況也會更明顯,你就給我們弄吧,因為他們常常也是,我發現很多獨生子女結婚以後,也想到他們買房子的時候,就會考慮到我的老人會來跟我住在一起,第一我得養他們,同時他還得給我們帶孩子,以他們為軸心,會把兩代人聯絡在一起
主持人:還有一個調查,可能給大多數人的感覺也是這樣,就是獨生子女組成的家庭似乎並不願意那麼早要孩子,就比如説在北京就做了這樣的一個調查,這叫北京市獨生子女生育意願的調查,調查表明説獨生子女在選擇不要孩子的時候,百分比是他父母這代的5.4倍,應該説可能這代人更不願意做父母。
張:這個説獨生子女更不願意生孩子,其實我覺得與其説是獨生子女特有的一種選擇,我覺得更是時代的一種産物,因為所謂“丁克”這個詞,當然是從國外引進的,實際上這個概念,過去,比如在我小時候,我父母那一代人,他們幾乎很少有人説我主動地選擇不要孩子,當時如果是沒有生育子女的話,大多數都是客觀原因造成的,而不是主動選擇。可是現在從咱們這一代人開始往下,實際上有更多的人,即使不是獨生子女,他也選擇不養育子女,其實這和時代有很大的關係。那麼究竟是這個時代造成了這批人這樣的選擇,還是因為他們獨生子女的身份造成的選擇,我覺得是無從比較的,因為沒有一個對照組。所以我覺得這個,只是説作為一個現象,我們知道這一代人,獨生子女也好、非獨生子女也好,這一代人他們可能不養育子女的意願更強烈一些。
主持人:希望早一些要孩子的獨生子女父母,他們會這樣説,並不是説我願意要孩子,而是我的父母,因為我這個家裏面已經是獨生子女了,他們不希望説我底下沒孩子,或者要很長時間之後才有孩子,是獨生子女的父母催著他們趕緊要孩子。於是他們就會説,是我的父母逼著我要,所以我是為他們而生的孩子。為父母而生孩子,會不會成為這一代獨生子女父母的,能稱得上共性的一個特徵?
張:我覺得有可能,過去中國傳統也有很多詞來形容這種情況,什麼“千頃地一根苗”啊,什麼“三代單傳”啊,但這都形容一個人很特殊,他的責任很大,所以才叫“千頃地一根苗”,才叫“三代單傳”,他的責任特別大。可是現在這一代人,尤其城市,全是“千頃地一根苗”,他們都是什麼,至少兩代單傳,比如説,每個人身上的責任都像過去那種很獨特的人的責任一樣,所以我想,他們的責任感確實很強,你説為父母生也完全是有可能的,而且可能是為家族生,還不是為父母。
主持人:身上有千斤擔子。接下來我們再看一個短片,了解一下獨生子女做了父母之後,我們就把它叫做“獨生父母”,將來會變成一個什麼樣的數字,看一下短片。
由昔日的“小皇帝”變成今天的“責任人”,這種“角色轉換”在中國構成了令人矚目的社會現象,學者們將這一群體定義為一個新詞彙——“獨生父母”。“獨生父母”使中國的家庭結構發生了變化。人口專家預測,未來10年,包括獨生子女與獨生子女、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組成的“獨生父母”家庭在中國至少會達到上千萬個,並將成為社會主流。數據測算,到2035年,雙方都由獨生子女構成的家庭比例,北京為70.54%,上海達72.88%。
主持人:看完這個短片就能夠得到這麼一個,應該説這是一個趨勢,就是由獨生子女構成的獨生子女家庭,將來肯定是這個社會的主流了,但問題是剛才短片裏面也提到,他們從小就被稱作為小皇帝,是捧在手裏怕摔著,含在嘴裏怕化的一代,他們成長起來了,當他們為人父母的時候,他們做父母的這種觀念,會不會和以往多子女家庭成長起來的這些父母,能不能一樣?或者説當他們做了父母后,這種責任感或者父母意識會不會?
張:淡薄一些。
主持人:會嗎,你覺得?
鄭新蓉:在他們成長的早年階段,被呵護、溺愛,被替代的情形很多,但是他們真正在他們的童年、少年的時候,在鍛鍊能力成長方面,在自立,包括在照顧孩子,照顧老人方面能力,鍛鍊方面可能是有所缺乏的。
主持人:我聽到有一些人,我的朋友説,他們結婚之後,明顯感覺到對方都是孩子,生了孩子,覺得家裏好像又多了一個孩子,而不是説像媽媽生了孩子以後會自然而然成為一個媽媽,她本身是個孩子,這可能也是獨生子女這代人的特點,你這麼看嗎?
張:有可能,我沒有具體接觸過,但是我也見過很像孩子,但是我不知道她當了父母以後怎麼樣,反正你在單位裏,比如你的同事確實很像孩子,獨生子女確實有這樣的,因為比如獨生子女,都講四二一家庭,所謂四二一家庭是指獨生子女小的時候,他是一個,父母是兩個,父母上面是四個,四二一家庭,他小的時候承受了所有的愛,所有的呵護,可是問題是他就不像多子女家庭,多子女家庭是幾個子女分享父母的愛,每個人分到的來説就相對少一些,可是問題是等他們成年之後,他們要承擔責任的時候,成為責任的一代的時候,他們要承擔全部的責任,一個家庭的全部責任。
主持人:你得到了多少愛,你就要付出多少責任?
張:對,小時候你獨享,大了以後獨擔,沒有分擔者。剛才你講責任意識的轉換,當他成為一個享受者,被呵護者,突然轉換成一個責任人的時候,他們要承擔這麼大的責任,我覺得他們可能確實有一定轉換的過程,比如剛才説孩子帶孩子,可能他真的還沒有成熟,心理轉換過程,從來沒有人讓他扮演過一個責任人的角色,他突然間有了一個孩子,出於各種各樣的責任他有一個孩子之後,可能他的心理轉換過程真的非常困難。
主持人:有人就擔心,我們為什麼要關注獨生子做父母之後教育孩子的問題,也許他們自身並沒有心理上發育完全成熟,因此他們用什麼樣的方式,或者他們用什麼樣的一種態度去教育他們自己的孩子,可能不僅僅影響到的是他的一個小家庭?
鄭新蓉:如果像這一代獨生子女,當他們又有孩子的時候,可能就面臨四個老人要爭著搶著來替這個家庭照顧孩子,來負擔他們,實際上可能他們的父母還想延遲他們做孩子,做獨生子女的特權。但是像張老師剛才講到的,越是延遲,最後帶來的讓你獨擔的最後的重任也就越大。父母越是今天不但為你,甚至為你的孩子,可能老人們還在全力以赴,從經濟上,從精力上,可能當你的孩子八歲、十歲,老人們要退出這個所謂主角舞臺的時候,反過來那個時候才更能顯示出他們的重負不堪,我想是這種狀況。
主持人:但問題現在是我覺得是整個社會在交接,因為總有一天獨生子女組成的家庭,當他們有了孩子的時候,這樣一种家庭模式總有一天會成為社會的主流。那麼當這樣一种家庭模式出現的時候,這個社會是不是做好了足夠調試能力來適應這種狀態?
鄭新蓉:我其實有這種擔心,因為前幾天看到另外一則報紙,中國第一富起來的人不願意做慈善,我們即使獨生子女,照理説很多,現在如果是四二一,兩個家庭加起來就是八四二的這種結構,那麼多上輩人的愛,全都專注在自己的家,和自己血緣關係的家,我們的老人,我們的愛就是關注于家庭,關注于我這個苗上,那社會上更多的公益事情其實他可以去關注,老人們可能要從這個問題上解脫,這是一個方面。你愛的路徑多一點,另一個方面你養老的途徑,不要想著再完全是基於血緣家庭這種養老方式,我覺得至少我們為父母這一代,為獨生子女減壓,可能比獨生子女和獨生子女培養責任是同樣的重要。
張:就城市人口來説,可能經濟上的養老是社會化解決的,這些現在已經逐漸在做,這個體制相對來説完善,感情上的,一個是情感上的,還有一個實際的照顧,能不能實現社會化的照顧,比如説養老院這個制度能不能推行開,老人去養老院的時候會不會覺得我是被拋棄了。當兩個獨生子女他們再生一個孩子,讓他們把老人都領一家來,自己開一個養老院顯然是不現實的。但是如果把他送去之後,按中國人的觀念會不會覺得他有被拋棄感,這個層面需要做好準備,老人們也需要做好準備,社會也要做好準備,養老院的條件至少要好一些,不要很受冷落。這是一個方面。但是另一方面,我覺得家庭和社會都是互動的,比如説像我們這一代人,總覺得好像家庭裏邊老大責任心會強一些,心也細一點,因為他從小在家裏就是承擔責任的,那麼走向工作崗位以後,比如當一個領導,或者在單位負一點責任,他的能力天然地就會強一些,因為他在家裏就負過這種責任,獨生子女顯然是説,每一個人在家裏生下來就是老小,既是老大又是老小,沒有負責任這種能力。確實是,但是我覺得可能當他走上社會以後,在這一代人裏面總會産生領導,總會産生管理者,也許他們在社會上的鍛鍊能力,可能回到家裏是不是反而也會影響到他們對子女的責任,對父母的責任,是不是反過來,社會上的訓練用於家庭,也是有可能的。
主持人:我不了解這個情況,現在社會上相關的領域、專業,對於獨生子女這樣的,當他們成家立業以後,整個在社會上擔任一種什麼樣的,就是他們的心態,或者他們的成長模式,他們的生活模式有沒有專門的研究?
鄭新蓉:應該有一些,我看到小範圍做的,因為也都在關注這個問題,而且甚至是一些研究還表示比較樂觀,就是説這種樂觀,其實一個孩子的成熟,家庭只是一個階段的一種力量,這以後社會上,其實社會現在很高壓的,社會的成熟在學校裏群體生活的成熟,也會為他們迅速地心智成長,包括獨立性地成長提供很多很多機會,倒不是太擔心,所以我看到的獨生子女,包括其實不是獨生子女,他們會非常兩面性的角色,在家裏他還是那個撒嬌的孩子,可是出去以後,他的另一個社會角色,社會身份扮演得很好,我就想,當父母可以寵他的時候,他是可以撒嬌,當父母變成弱者的時候,他可能另一層責任感、成熟也會顯示出來,他有儲備,只是現在還不需要。
主持人:好,接下來我們來關注一下這個隔代撫養的問題,因為説到中國式的丁克家庭,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父母不帶孩子,讓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來帶孩子,我們先一起看一個短片。
據調查,獨生子女組成的家庭,孩子由祖輩撫養成為普遍現象。這一比例遠高於非獨生子女家庭。統計數據表明,45.7%的獨生父母家庭由祖輩照料孩子,而在非獨生父母中這一比例只有28.1%,有超過一半的“獨生父母”家庭是三代同堂。這裡的“三代同堂”,不僅限于住在同一屋檐下。如果家庭經濟條件允許,很多老人選擇在自己的隔壁,或者上下樓、前後樓為孩子購置住房,這樣,既不會像住在一起那樣容易産生摩擦,又能互相有個照應。
於是,很多“獨生父母”早上把孩子送到父母家,晚上去父母家吃飯,再把孩子帶回來,有的乾脆就把孩子放在父母那裏,兩個人在家過“二人世界”。
一家幼兒園的負責人説,現在就連給孩子開家長會,來的也多為爺爺奶奶。
主持人:有什麼不好嗎,這樣?
鄭新蓉:現在我覺得中國面臨一個問題,就是説你為了老人,家裏傳後你生了孩子,而且他們也寂寞,退休又早,現在甚至是説,你也為他們生個孩子,在他們身邊給逗個樂,你也應該盡孝了,可是真把孩子交給老人的時候,這年輕一代又不幹了,給他寵壞了,舊教育觀念,弄得一塌糊塗,然後父母這一代認為我是生養過孩子的,你怎麼好歹也是新手吧,所以這種衝突很大,
主持人:現在有一個統計數字,説中國五千萬個城市家庭,有2/3的子女教育問題是依賴或者乾脆就是求助於老人的。
張:教育咱們通常都分成兩塊,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現在看來家庭教育還是再分兩塊,隔代教育和父母的教育,我覺得其實都是缺一不可的,父母的教育、祖父母教育和社會教育都是缺一不可的,互相彌補的,我想一個孩子,首先從現實來説,一對獨生父母不借助他們的父母來養育自己的下一代,我想是很難做到的。但是你説讓他們完全不教育子女,我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做得到,反正我覺得做父母的恐怕都很難做到。
張:我更可能擔心的是人的本性,就是對所謂隔輩疼,對自己的孫輩可能溺愛的成分多一些,還有一個,我是替子女看孩子,萬一齣點簍子,我承擔不了這個責任,可能他的小心,比如孩子不能跑動,不能吃從來沒吃過東西,不能嘗試沒有嘗試過的活動,可能更謹慎,可能這種更謹慎是不是對孩子天性的發揮是不是有阻礙,我覺得這個更嚴重一些。
主持人:張先生實際上就説出隔輩帶孩子這個問題,是不是在咱們國家能夠稱得上一個問題,在其他國家存在這樣的問題,有經驗可尋嗎?
鄭新蓉:應該是中國最普遍的,因為中國本身是一個非常注重家庭,甚至包括我們現在社會其他的,比如説養老保險這些還不夠完善,家庭養老,再加上老輩給孩子帶孫子輩,應該説是一個傳統,過去的大家族這麼做下來。到了獨生子女這一代,剛才講了,老人們在他們需要看孫子的時候,會特別特別熱情,如果説他們還受過一定的教育,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年輕人剛剛結婚,經濟實力不如老輩的時候,他們可能為看下一代方面更主動,更大包大攬,年輕人有時候也圖省事,可能會把孩子,索性就交給老人養,當然這可能既是獨生子女這一代的子女交給老人的問題,也是中國社會歷來比較普遍的一些問題,這個時候可能會帶來一些什麼樣的問題呢?就是父母還會照著寵他們這一代這樣再寵孫子輩。類似觀念上的衝突包括衣食住行方面隨時可能發生。我覺得有兩種情形,取決於這兩代人在教育力分和合的方面,如果共性的方面是佔主要,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利的,如果他們的力量是分著的,對孩子的發展就會不利的,孩子就會討巧。有時候我們可以看離異的父母孩子有這種情況,當三代同堂家庭裏面,如果説父輩的教育觀念和祖父母輩不一樣,孩子中間也會耍滑頭,我當著爺爺奶奶是一種表現,我當著父母又是另外一種表現。
張:應該説這樣,現在開始出生的這一代獨生子女的獨生子女,他們接受爺爺奶奶的教育會帶來什麼情況,現在無從判斷,因為他們還小,我只能根據我過去看到一些,我不是爺爺奶奶帶大的,我過去看到那些隔輩教育的孩子身上,可能存在一些弱點,也可能會對這一代孩子有所啟示。除了鄭老師剛才講的都對之外,我覺得還有一個,祖父母對自己的孫子隔輩疼,中國有一句老話叫隔輩疼,他看到孫子的時候,大概乘二的那種父愛或者母愛就更加旺盛,所以他對孩子通常遷就的多,約束的少,我想這是爺爺奶奶帶孩子比較普遍的一個現象,我覺得這兩個原因造成的,一個就是説確實非常疼愛孫子輩的,這是一個;再一個這孩子不是他的,他好像替子女帶孩子,他對孩子呵護的多,要求的少,這種要求的少,就是違背他意願的情況少,他要什麼就是什麼,這種時間長了以後,會對孩子造成沒有責任感少一些,獲取慾望更明確。
主持人:再有,一個小孩在成長過程中,尤其0-3歲的階段,不是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會對這個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鄭新蓉:這個肯定顯然的,尤其是做母親的,做父親的,在孩子最小的時候不在一起的話,其實損失不是這個孩子,如果説他的爺爺奶奶或者還有其他的長輩,姑姑這些能夠也很親密地帶他,他會試著有親情,試著很溫暖,但是對父母來説是一個很大的缺失。
主持人:為什麼?
鄭新蓉:孩子不可能跟你産生從小在肌膚上,或者在哺乳上帶來那種親密感,有些時候這個問題會大一點,我看到很多,比如説,嬰幼兒時期跟爺爺奶奶長大的,後來對父母也很好,但是可能會跟奶奶鑽一個被窩,他不會在你面前摟著你的脖子,或者踢你一下,就是肌膚之親方面,他會跟誰長大,他會自然的偏向於那個熟悉的身體,或者熟悉了的情景。
主持人:對父母來説,可能損失是更大?
鄭新蓉:對父母是損失的,不是孩子的遺憾,是做父母這一代的遺憾。
張:孩子最終的安全感,我覺得孩子在母親的懷裏他可以獲得最終的安全感,如果那樣的孩子在爺爺奶奶的家裏遇到某些事情的時候,他最終的安全感能不能讓他真的踏下心來,覺得我很安全,我想是有區別的。
主持人:所以有人就算過這樣一筆賬,年輕夫婦在生了孩子之後還要養孩子,因為0-3歲是離不開人的,這個階段如果缺位的話,恐怕未來的多少年,可能這個感情也不能夠有補償,所以説小的時候,孩子小的時候要花更多的時間跟孩子在一起,那麼長大了以後,孩子對你自然有回報。好,感謝兩位參與今天的討論,也感謝觀眾朋友們的收看,再見!
責編: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