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4月10日 14:33 來源:
公文數學、公文英語、語文、天文學、經濟學、自然、鋼琴、芭蕾……這些豐富的課程都是為那些3歲—6歲的孩子開設的,它們還有一個誘人的名字:EMBA(“E”代表早期“Early”)。動輒需要上萬元的幼兒EMBA課程剛登陸滬上,就引起眾多家長的議論。(4月9日《新聞晚報》)
一個尚在父母懷裏撒嬌的四五歲孩子,竟要在完成正常的學業外,還要擠出時間完成EMBA12門課程的學習,家長還津津樂道美其名為“成才計劃”。不知這樣的“成才”是一種理性的培養還是一種肥皂泡式的夢想,反正筆者既為孩子到時“不成器”擔憂,又為父母不現實的厚望著急。
筆者也是一個十歲孩子的父親,深知為人父的責任和期望。然將如此成人都難以承受的厚望毫不留情地壓在幾歲孩子稚嫩的雙肩上,既不人道,也不明智。欲速則不達。凡違背孩子身心健康的培養,都是一種不切實際的空想、幻想。説嚴重點,這是對孩子個性發展的壓抑和摧殘。曾有媒體報道,一名五年級學生就因學業任務重,而寫下遺書産生自殺的念頭。
從五齡童上“EMBA”可以看出,時下的學校、家庭教育都不約而同地步入了一個令人恐怖的誤區,那就是孩子有沒有出息、聽不聽話,唯一衡量標準就是孩子的學習成績好不好,分數高不高,能不能出類拔萃成為全才、天才。因而,孩子從牙牙學語時起,便背負了全家人沉重的厚望,整天面對的就是無休無止的學業和喋喋不休的“語重心長”,嚴重的便是“棍棒教育”。去年11月28日《瀋陽今報》報道的“400耳光打成才”的故事,就是一種極端的家庭教育方法,有人甚至稱其為“流血”的家庭教育。顯然,在如此帶“虐待”性的教育模式下,孩子完全沒有了天真,失去了歡樂和童年,成了典型的考試機器。
“起得最早的是我,睡得最晚的是我,最苦的是我,最累的是我,是我,是我,還是我”。聽聽孩子那無奈、悲愴的聲音,看看孩子那缺失愉悅的面容,我們的心同樣在抽泣。孩子本應在陽光下嬉戲,在愛意中成長,可父母鴻鵠般的“設計”禁錮了孩子的天空,封閉了孩子的心扉,拴住了孩子的個性,那本該屬於他們的自由和歡樂竟遙遙不可及。
古代有個拔苗助長的故事,拔苗的結果是違背規律而適得其反。其實,五齡童上“EMBA”何嘗不是如此? (作者:寶慶邵陽陸)
責編:柳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