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新聞會客廳小崔會客]小崔會客新聞媒體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16日 09:18 來源:
    專題:CCTV-新聞CCTV-4聚焦2006全國兩會
    專題:2006年全國兩會視頻特刊
    專題:2006年全國兩會
    進入[新聞會客廳]>>

  CCTV.com消息(新聞會客廳3月15日播出):


陳蕓

任永蔚

王楠

高岩

馬斌

崔士鑫、白岩松

  主持人:各位朋友好,歡迎大家收看我們的節目。如果你仔細收看我們的節目就知道我們每次採訪的都是全國政協副主席、各省省長、省委書記,前天也採訪了趙本山,今天採訪的人物級別最高,他們被稱作無冕之王,是各個新聞單位的編輯、記者、主持人,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們。我來為大家做介紹,坐在我旁邊的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高岩,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咱們倆還有共同工作的經歷。

  高 岩:有半年時間吧。

  主持人:當時是你調走了還是我調走了?

  高 岩:當然是你調走了。

  主持人:這兩天太累,都記不清楚了。

  高 岩:我也累,但是我還記得。

  主持人:坐在高岩旁邊的是新華社記者陳蕓,歡迎她。另一位也是我的同行,是中央電視臺的任永蔚,歡迎她。江蘇電視臺主持人王楠,歡迎她。如果哪位觀眾現在剛剛打開電視機,千萬不要以為這是三八晚會,我們今天請來的客人還有坐在下面的,因為我們的沙發實在是有限,所以只好請男客人都坐在下面了,讓他們自我介紹。

  崔士鑫:我是人民日報社的記者崔士鑫。

  白岩松:我倆是同行,中央電視臺的白岩松,三八節剛過,給大家拜個晚年。

  馬 斌:有點韓喬生的感覺,三八節剛過,給大家拜個晚年,我是中央臺二套的馬斌。

  主持人:我知道這次兩會報道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競爭激烈,咱們今天是點著發言還是爭著發言?在這兒還都挺文雅。

  任永蔚:我們都爭累了,還是你點著吧。

  主持人:那就點著吧,我肯定要從老家開始點起,因為我1985年一畢業就分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所以對那個地方很有感情,就讓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高岩開始説起。剛才你在這兒跟我在説悄悄話,説已經多長時間沒回家了?

  高 岩:從政協開幕3月3號到現在沒回家了。

  主持人:今天是幾號?

  高 岩:今天是14號,閉幕,其實我真是有點不想來,我得回家看兒子。

  主持人:11天沒回家了是吧,11天沒回家了,兒子都長多大了,特別想他是吧?

  高 岩:特別想。

  主持人:為什麼不回家呢?

  高 岩:沒法回,我們每天因為要做早晨的報摘,正常的情況下要到兩三點鐘。

  主持人:新聞和報紙摘要節目準確的説,是早晨六點半。

  高 岩:六點半播出。

  主持人:那你講講你這兩天上班的時間是怎麼安排的?

  高 岩:一般早晨是八九點鐘到單位,然後開始佈置一天的工作。因為我是後方編輯,負責所有的新聞稿件,不停地有記者打電話來,我們又不停地給他們發出指令,我們前方有60個記者,這就是緊張的一天,到趕晚聯播之前緊張了一段,晚聯播之後再製作報摘,一般情況下要到後半夜兩三點鐘吧。

  主持人:才可以休息,到早晨八點第二天又開始了。

  高 岩:再過來,我們在臺附近的一個賓館租了房間,就不回家了。

  主持人:那每天是不是暈暈乎乎的?

  高 岩:暈不得,做報摘暈能行嗎?

  主持人:那每天也不怎麼睡覺,還特別清醒。

  高 岩:就得挺著,今天覺得暈了。

  主持人:所以很多人就説小崔睡眠不是特別好,但是做節目的時候覺得還行,為什麼?電臺出來的人都有這本事,不怎麼睡覺腦子還那麼明白。

  高 岩:絲毫差錯也不能出。

  主持人:出過差錯沒有在這個過程中?

  高 岩:沒有。

  主持人:會不會因為糊塗,出了差錯也不知道?

  高 岩:那有這個可能。現在我還不知道。

  主持人:你們新聞和報紙摘要大家都知道,是有很密集的信息,在兩會報道裏,你覺得哪個小欄目或者哪一段做得比較精彩?

  高 岩:我們開了三個欄目,一個叫國事論壇,一個叫強國方略,一個叫傾聽基層,這三個欄目主題的層次有區別。

  主持人:你自己更喜歡這三個中的哪一個?

  高 岩:我就説我們最辛苦的一個吧,最辛苦的就是一個國事論壇,這個節目每次大概有六七分鐘,在這六七分鐘裏要集納40位到50位代表的觀點,有20位左右是用聲音來表現的。

  主持人:同期聲。

  高 岩:對,還有20位左右是通過播音員的聲音讀一下他們的觀點。關鍵是在這些觀點當中你還要形成一定的邏輯性,整個六分鐘、七分鐘的節目下來,相當於一篇文章,要表述一個主題,所以這個工作量是相當大的。

  主持人:比小強填字還難。聽眾反映怎麼樣?

  高 岩:聽眾反映挺好,兩會期間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短信平臺,一直是聽眾表達觀點的一個大的溝通平臺。在這個短信平臺上,有很多聽眾對這個欄目大加讚賞,一個是覺得這個欄目特別有思想深度;再一個,聽到了代表委員真實的聲音,而且他們觀點又很分明,角度也不同。

  主持人:主要是我不會發短信,我要是會發短信我就會給這個小欄目提意見,因為電臺看不到圖象,只能聽聲音,如果在七分鐘有20多個人的聲音,那知道誰是誰呀?

  高 岩:前面有個小的提示,旁白。

  主持人:你給我們口述一段,讓我們聽聽大概是什麼樣的節目。

  高 岩:比如説今天的主題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前面有一段導語,説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這次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當中重點提到的一個問題,這個對我們國家未來的五年多麼多麼重要,然後代表委員就此柬言獻策,國事論壇的一個大片花下來,下邊就開始説北京代表崔永元,山東代表白岩松,後邊就一個一個出你們的聲音。

  主持人:看看電臺的工作是不是電視臺、新華社和人民日報的記者也能完成,咱倆把這個主持一下,現場試一試,好不好?

  高 岩:試試。

  主持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各位聽眾朋友,現在歡迎收聽我們的國事論壇。

  高 岩:北京代表崔永元。

  主持人:今天我們代表團討論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高 岩:不行,這就被剪掉了。

  主持人:你們還剪?

  高 岩:那當然了,你這個話就是空話,沒有信息量。

  主持人:我覺得作為我們北京的代表,建設新農村應該走在前面,如果大家覺得北京的農村都不好,其他的農村建設還有什麼潛力可挖呢?

  高 岩:又被剪掉了。

  主持人:又剪掉了,那你説北京代表高岩是這樣説的。

  高 岩:比如説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現在首要的任務是提高農民的收入。

  主持人:這在電視臺被剪掉了,因為新華社都報了。陳蕓是不是感覺到這一次好像報道競爭挺激烈的?

  陳 蕓:是。

  主持人:你看我們倆剛才坐在這兒來回剪。

  陳 蕓:你剪的這個還是幕後,現在的競爭應該説是多種媒體的形勢,競爭是非常厲害的,而且各個新聞單位都想出了創新的招數。

  主持人:新華社想出什麼招數?

  陳 蕓:我們只是新華社裏邊的一部分,因為新華社通訊社,十八般武藝應該説我們都有,我們既有網絡,新華網,而且也有音像中心,也會做一些節目,比如和東方檯也做了一些互動,手機的短信我們也有這方面的,而我所在的部門是屬於傳統媒體這一塊,我們的創新主要就是從內容上開拓創新。

  主持人:您能給我們舉個例子嗎?

  陳 蕓:我們的創新實際上就是想要在貼近性上想辦法創新和突破,這是我們開始的指導思想,也就是説開兩會的時候,我們怎麼把老百姓所關心的問題和會上的這些議題能夠聯絡起來。

  主持人:首先就得知道老百姓關心什麼問題?

  陳 蕓:我們這次在會上就想了一個辦法,開了一個欄目,這個欄目就叫做兩會連線,這個兩會連線我們是這麼想的,剛才説網絡是一個挺好的平臺,這個平臺裏邊代表委員上去的也很多,他們通過調查以後,也了解了很多民聲,他們有很多意見也反映在網上了,我們就老覺得在開兩會當中,可能群眾有時候通過看電視、看報紙能了解很多情況,可是不知道政府的回聲是什麼樣的,總是覺得缺了這麼一個環節,前面兩個環節好像是在互動著,但是到了政府這一塊,就要等到會後,有關部門、人大再把代表們的意見、建議、議案、提案轉交給部門,以後部門再做若干的回應,這時候可能老百姓也不知道這裡的內容是什麼,所以我們就做了這麼一個欄目,想讓它在會議期間就能夠有一個溝通。

  主持人:實踐證明是成功的。

  陳 蕓:應該説實踐證明是成功的。

  主持人:其實這樣挺好,就是每個人都把自己的觀點表述出來。

  陳 蕓:對,它就是通過這種東西是探討一種解決問題的途徑。

  主持人:你們讓人表述觀點最充分的是哪個話題?

  陳 蕓:我們這次話題比較充分的,應該説是教育的話題比較充分。

  主持人:當時教育部馬上就亮出了自己的聲音。

  陳 蕓:對,過去我們其實也有這種顧慮,因為很多部門不太願意在這麼亮眼的時候出來暴光,平時可能還好一些,在這個時候有點像大燈似的,在這兒照著,太集中了。

  主持人:這個話題是不是牽扯到教育部和財政部是吧?

  陳 蕓:其實還有很多部門,就是因為會議時間很短,正好因為講到亂收費問題的時候,因為不是經常會聽到的一種聲音。

  主持人:在兩會期間這麼旗幟鮮明地發表自己的觀點,而且不一樣。您怎麼看待這樣的事情?

  陳 蕓:這應該説是一種進步,就是説建立一種溝通、對話的機制。其實現在我們收到了很多媒體的反饋,他們覺得這種欄目特別好,希望這種欄目能夠延續到兩會之後,這種交流、溝通是雙向的,我覺得總理敢於直面問題,像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台灣的記者提的問題也是很尖銳的,總理敢直面,我們也特別希望更多的部委能夠加入到這種對話、交流當中。

  主持人:這實際上是一個開放的心態。

  陳 蕓:是。

  主持人:其實我們都是同行,但是任永蔚好像特別不容易,我們就坐在演播室裏這麼聊,你是一直在前方跑是吧,你做的欄目叫問政高官。

  任永蔚:這是我們每天新聞中的一個小板塊。

  主持人:是你來負責嗎?

  任永蔚:對。

  主持人:找到這個高官是你來負責嗎?

  任永蔚:問政高官,乍一聽名字,好像比較靜態,其實電視臺類似採訪高官的節目不少,但我們這個特色是叫追訪部長,在圍追堵截中去訪問部長。

  主持人:圍追堵截訪部長。

  任永蔚:讓部長在步履匆匆中回答我們所關心的問題。

  主持人:沒有我這年齡當部長吧,部長走路應該都挺慢的。

  任永蔚:好像我還佔了便宜是吧。

  主持人:沒有您説得那麼懸,還得圍追堵截什麼的。

  任永蔚:是這樣的。

  主持人:真是那樣嗎?

  任永蔚:我們採訪部長的場合是在人民大會堂,每次部長到大會堂列席旁聽人代會的時候,這個時間點是有限的,這次大會一共就四次這樣的機會,每次部長是從人民大會堂的北門走進來,北門也是政協委員進入的一個門,所以我們要從2200多名政協委員中捕捉我們要採訪的十幾位部長的身影這難不難,您説。

  主持人:我覺得挺難的,像白岩松這身材,很容易被陳認成是部長。

  任永蔚:首先要認清目標,而且能立即衝上去。

  主持人:你怎麼能認清誰是部長呢?

  任永蔚:我有經驗,因為採訪部長不是今年第一次,過去幾年的兩會中也做過這樣的採訪,平時我是跑時政的,可能對各部委領導相對熟悉一點,我還有一個很好的攝像,我們倆配合得不錯。

  主持人:他們那些部長對你也熟悉吧?

  任永蔚:我不知道,我沒有調查,因為在這樣的採訪場合中,他們不可能説你是任永蔚,我要停下來接受你的採訪。我們必須抓住這個目標,衝上去,單刀直入,直問問題。

  主持人:部長們很配合嗎?

  任永蔚:基本上大多數都很配合的,只不過部長不會把他們的腳步放慢,所以我們要追著。

  主持人:要走,一邊走一邊説。

  任永蔚:一邊走一邊説,而且在那裏堵部長採訪的不僅是我們一家媒體,有很多媒體,港澳臺以及海外的媒體,其實有時候大家看我們的報道也可以看出來,那個場面非常混亂,很多攝像機、麥克風,所以在這樣的場合下,你不僅要有一個快速的反應,同時還要有一個很好的體力,能拼能搶。

  主持人:你能不能讓部長停下來,説請您停下來接受我們採訪。

  任永蔚:沒有這樣的機會,第一,部長要趕著進入會場內去開會,另外有太多的記者,他只要一停下步,就有更多的人撲上來,那個場面對部長來説也是比較困難的。

  主持人:不敢停是嗎,圍著就問是嗎?

  任永蔚:對。

  主持人:圍上了以後,怎麼能保證你的話筒伸過去,你怎麼能保證他回答你的問題?

  任永蔚:往往都是我是第一個衝上去的,所以我要把住這种先機,在我衝上去之後,後面有很多的記者也會圍上來,這時候我要佔住這個先機,我要不斷地問,把我的問題都問出去,環環相扣,我覺得滿意了我可以撤退下來,他們再接著問。

  主持人:要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覺得部長不接受這個採訪,或者躲開這個圍追堵截是很正常的。

  任永蔚:有這樣的。

  主持人:應該是很正常的,有人因此跑嗎?

  任永蔚:有。有的部長你想不到他會走那麼快,比如我們的建設部長。

  主持人:比如建設部長走得特別快,但建設就得快一點,那哪能慢?

  任永蔚:他一進大會堂我就要衝上去問他,這時候很多記者也圍上來了,部長就一路小跑,這時候記者就在後面追,有的記者看到部長好像沒有回答問題的意願,就撤下去了。

  主持人:我覺得這是你們誤解了,你們只以為用語言回答你們叫回答,建設部長一路小跑本身就回答問題了,他就説他們希望建設就是用這個速度前進。這時候就應該拍下來,不問就好了。

  任永蔚:這時候我們攝像説部長您能慢點嗎,部長不能慢,還是在跑,可是我們倆沒有放棄這個機會。

  主持人:建設部長是速度最快的嗎?

  任永蔚:從目前採訪的十幾位部長來看,建設部長的速度比較快,一路小跑,另外就是今天採訪的發改委主任馬凱,那是箭步如飛。

  主持人:那跟他名字有關係,發改委箭步如飛也是對的,觀眾反映怎麼樣?

  任永蔚:從播出的效果來看還是不錯的,因為起碼現場的那種現場感,視覺衝擊力還是比較強的。

  主持人:就是你推我搡的感覺覺得特好。

  任永蔚:而且最主要的是在這樣的訪問當中,部長還能把問題解釋得非常清晰。

  主持人:所以人家是部長,要是咱們早暈了,你家裏人看這個節目嗎?

  任永蔚:對不起,因為到現在為止,沒有跟他們很好地溝通對節目的反饋意見。

  主持人:沒有這個機會,其實我特想知道你父母、你的家人,他們通過看這個節目怎麼看你這個職業?其實我在兩會期間坐在這兒訪問各省的省長、省委書記,也是很辛苦的,但是我家裏人就會覺得我特舒服,你看,沙發裏坐著,説一會兒就回去了。

  任永蔚:我想咱們的家人都是很理解咱們工作的辛苦的和付出。

  主持人:希望他們更理解一點。其實家裏人理解不理解倒無所謂,關鍵是臺裏面能理解最好了。算了,咱就不説這個事兒了。我知道其實江蘇電視臺在這個方面做得特別好是嗎?你們在北京工作,臺裏面對你們照顧特別好是嗎?

  王 楠:挺好的。

  主持人:您説説,讓我們臺長也聽聽。

  王 楠:我們今年因為要離代表要近一點,所以在離代表很近的一個飯店。

  主持人:對不起,平時你們離代表很遠嗎?

  王 楠:平時代表不集中住。今年在一個飯店裏面,跟代表住在同一個飯店裏,應該條件挺好的,但是我們是住在輔樓,代表是住在主樓,那個輔樓據説從我們只要從這兒一撤,明天一撤,然後就要翻修了。

  主持人:你們給人家造成那樣了,你們就把演播室都搭建在那兒了,那可能損害是挺大的。

  王 楠:不光我們一個臺,當時還有別的臺在那個演播室裏邊。

  主持人:是嗎,都有什麼臺,暴光一下,把他的名字説出來,媒體哪有這麼幹的。

  王 楠:湖北臺和浙江臺,我們是給他們最後那個樓裏面做了一點貢獻。

  主持人:做的節目叫什麼?

  王 楠:做的節目叫直通北京,直通北京全國兩會特別報道。

  主持人:多長時間?

  王 楠:每天大概六七分鐘吧。

  主持人:那麼短啊?

  王 楠:我也覺得短,所以每次做訪談的時候,代表委員過來都不能特別詳盡闡述他們的觀點,我覺得特對不起他們。

  主持人:五六分鍾太短了,剩餘時間呢?轉播我們的節目啊?

  王 楠:還有挺多事兒的,但是我們的領導説目前兩會是江蘇最重要的活動。

  主持人:其實我覺得時間不在長短,關鍵是你們內容都是説什麼事兒?你們六七分鐘都説些什麼內容?

  王 楠:關注的都是大事兒,教育、醫療還有民工的權益保障問題,農民的權益保障問題。

  主持人:你這次跟代表有近距離的接觸,你能不能跟我們描述一下江蘇的代表,你覺得跟往年有什麼不同?有沒有什麼讓你自豪的?

  王 楠:我們請了一個女代表進來,而且她也是一個公司的董事長,一把手,做事雷厲風行,我當時覺得其實女性在這個崗位上,一把手崗位上,做得還是很出色的。尤其我聽了三位介紹了這次兩會報道之後,我更加覺得女同胞其實並不是弱勢群體。

  主持人:對,我也是這麼想的,所以今天讓你們坐臺上,讓他們坐下邊。小白,你們再往後坐。小白我坐在這兒挺累,因為你也知道,女主持人、女記者都是好樣的,不像男人那麼好對付,現在把一個比較輕的任務交給你,你身邊坐著咱們兩個同行,你幫我採訪採訪,讓我歇一會兒。

  白岩松:你是不是這會兒安眠藥勁上來了?過渡一下。

  主持人:你非讓我説實話,我對採訪男主持人沒什麼興趣,把馬斌和老崔交給你了,你來訪一訪,最後我來訪你就行了。

  白岩松:跟我的一個人民日報的好朋友是一塊進人民日報的,呂岩松。

  主持人:就跟你差一個字。

  白岩松:對,按小崔的套路來,人民日報,語速也得是這樣的。

  主持人:你可以比我快一點,要不然就不像你了。

  白岩松:是吧,那就按我的路子來了。人民日報,你這回多少天沒回家了?是這個問題嗎?

  崔士鑫:我是天天回家,但都是在晚上兩點之後回家,晚上兩點之後才能回去。

  白岩松:不過小崔也對,女主人都天天不回家,男主人要再不回去這家就沒法幹了。你覺得這回比較新意的地方,從人民日報的角度來説報道兩會,因為年年大家都在求新求變,你覺得最有新意的排一個,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

  崔士鑫:我們兩會基本上每年形式上沒有太大的變化,剛才幾位同行也介紹了,為了讓代表委員們的聲音更多,我們有一個欄目叫聚焦國事,總體有個兩會特刊,它的一版是聚焦國事,今年比較有特點的,我還拿了今天的一張報紙,我們報紙就有這個好處,你們廣播電視不太方便,我們很容易就可以拿來,這就是我們今天的報紙。

  白岩松:也挺方便的,在你印這張報紙上的時候,我們插的全是我們的鏡頭。

  崔士鑫:我感覺到我們今年的特點,總體來説就是讓代表委員更多地亮相。

  白岩松:我跟小崔都屬於文化水平不高,願意讀那些好讀的文章,好讀的報道,咱報道兩會別人會想,人民日報會不會是端著,文字像論文一樣。

  主持人:他剛才説一句話我覺得説得特實在,他就説我們今年報道沒有什麼太多的變化,説人民日報,實際上大家坐在説這兒也是,大家都知道會議報道突破是很難的,在所有的報道裏可能會議報道是最難做的,不像足球比賽什麼的。

  白岩松:但是你們肯定得動腦筋,這個文章寫得好不好看?

  崔士鑫:對,應該説動腦筋,從一開始的時候,我們的準備工作是非常早的,比如兩會是3月3號開始,像我是跑人大的,應該是從3月5號就開幕,但實際上我們從2月27號就開始進入狀態了,就開始兩會之前的培訓、學習,主編去準備欄目,設計欄目,別看這個欄目好像拿出來,聚焦國事、會內會外,像這些欄目,其實是他們費了很多的腦筋來準備的。作為我們記者來説,我們提前就和各代表團進行聯絡,比方説我採訪的遼寧代表團,他是3月2號到的,我3月3號就已經和他們代表到駐地去採訪他們了。

  主持人:他們還不知道來幹什麼是吧?

  崔士鑫:好在我跑兩會是比較多的,已經快十年了,對這些代表比較熟,所以提前跟他們聯絡好了,你住在哪個房間,馬上就去。

  主持人:遼寧團的代表那天我也採訪了一個,趙本山,趙本山還提到了,説他們有一個農村的代表是村長,他説總理去他們那兒參加分組討論的時候,他的發言受到了總理的好評,你在現場吧?

  崔士鑫:我在現場,他就是被稱為鳳城的劉老根,他就是一個很普通的農民,通過搞多种經營,搞綠化,把那個地方搞得非常美。後來他那天在遼寧團講述他這個故事的時候,也盛情邀請總理去他們那兒看一看。

  主持人:你感覺他們講得比較實在是吧,比較形象。

  崔士鑫:非常實在,而且他説的是鳳城的方言,聽起來有點像趙本山的小品。但不是因為他這個語調引起大家的興趣,還是他們讓大家感覺到非常實。

  主持人:表述方式也實在,不像我們臺有的節目表述方式花裏胡哨的,有一個叫什麼。

  白岩松:我還沒採訪馬斌呢。

  馬 斌:我以為是中國週刊呢。

  主持人:馬斌讀報,現場給大家讀一下,您挑一篇您報道比較好的,看看經過馬斌的嘴是不是會變味。

  白岩松:我給你先打一個安慰劑。

  主持人:給馬斌放鬆放鬆,剛才他一來我就聽他説了一句話,他説臉上的粧一天都沒卸下來。

  馬 斌:對,從早晨四點到現在。

  主持人:你説一個男人老化粧幹什麼?節目需要。

  馬 斌:因為兩會期間,我有馬斌讀兩會,本身早上第一時間有馬斌讀報,這幾年從一開兩會的時候,早上我讀報總共15分鐘的時長,大概有四分到五分鐘就是和兩會是契合的。兩會一完,早上馬斌讀報一完,我稍微休息一會兒,基本上11點就開我們二套兩會報道組的第一個碰頭會了,開完會以後直接下午一點又是王小丫和我,還有偉鴻我們三個人錄的,我們今天晚上最後一次誰來説兩會。錄完以後,正好又是我的讀報,今天有節目組開會,開完會以後我又開始錄晚上的馬斌讀兩會,剛錄完讀兩會又來這兒了,所以從早晨四點到現在為止。

  主持人:都沒吃飯吧?

  馬 斌:剛剛在你那兒吃了點,剛吃一個漢堡,還剩雞腿,他們就把我扯過來了,沒給。

  主持人:二套沒主持人嗎?

  馬 斌:今天我和偉鴻、王小丫在一塊在聊天還説,説偉鴻看是兩會,馬斌是讀兩會,偉鴻是累了眼睛,我累的是嘴,但最纍纍不過王小丫跑兩會,王小丫今天早上總理的記者招待會,她去晚了,晚了幾分鐘,就讓車停到國博那個位置,王小丫和攝像兩個人需要拿機器,還要拿架子,要穿過整個天安門廣場進東門,後來王小丫想了想就説,要不咱不拿架子了,於是攝像就扛著機器,王小丫拿著那些其它的設備倆人往裏衝,進去以後警衛説你們沒證件,證件是沒有明顯戴出來,王小丫説上面有我的名字,就耽擱了一會兒,據説警衛非常嚴厲,保安措施非常嚴密,好説歹説終於説讓他們進去,這時候警衛説“過來”,王小丫説什麼事兒,合張影再走,王小丫想了想就來勁了,説那也不能一人合一張,一塊合一張就行了,這才進去。而且王小丫今天特別感慨,説等六年了,終於今天在最後一個問題,總理提問到了。

  主持人:你們準備了很多問題,但是在記者招待會上只跟總理提了一個問題。剩下的明天提給我得了,我也準備好了。小白,你是不是把這個報紙已經看明白了?

  白岩松:看明白了。

  主持人:現在開始馬斌讀報。

  白岩松:在他讀之前我先誇誇人民日報,我在這兒看到了一個叫細節之變會風新,這裡有這麼一段,今年的記者證比以往小了一圈,代表證的尺寸也小了一圈,原來為了體現節約的理念,代表、記者們的胸卡都減少了尺寸,僅記者證瘦身三分之一這一項就節省了八百多張卡的耗財跟製作費,挺有意思,剩下的由馬斌讀。

  主持人:你太壞了,馬斌只有這塊能發揮一點。

  馬 斌:我一般讀這段最出彩的,那我就試一個。兩會接力站,站站都精彩,該我了,現在是馬斌讀兩會。今年曾經參加過兩會報道的記者發現,大會頒發的記者證比以往要小了一圈,代表證的尺寸也小了不少,原來為了體現節約環保理念,代表記者們的胸卡都減少了尺寸,僅記者證瘦身三分之一一項,2600多名記者就可以節省八百多張卡的耗材和製作費用,與此相類似的,一批用廢舊舊報紙替代木材加工成的鉛筆運進人民大會堂,供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使用。

  主持人:小白,你知道為什麼咱們叫一套他叫二套了吧,都是咱們念完了他才念的。小白,你這次是在東方時空做兩會報道,叫岩松信箱,你那個信箱也跟兩會有關係吧?

  白岩松:有。這次不是説咱們新聞頻道還有一套的變化,就是兩會更透明了,代表委員跟老百姓更近了,小崔也採訪高官了,美女柴靜也上聯播了,白岩松改行當郵遞員了,所以真體驗了一把郵遞員的不能説叫樂趣,一共收到了27萬封信,八萬是實實在在的這種信,甚至是快件。

  主持人:特快專遞。

  白岩松:特快專遞,還有包括很多掛號信,還有手機短信,還有電子郵件。

  主持人:對,這就是不同的人群在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

  白岩松:對,不到兩周的時間我們接到了27萬份信,什麼概念呢?前幾天我採訪最高人民法院的副院長曹建明,他在總結去年高院工作的時候説,我們年接了15萬封信,兩周27萬封,這個變化很大。

  主持人:你説這個也沒用,説這個也不會讓你當正院長的,因為他不是用信的多少來衡量的。

  白岩松:我還處在掃盲階段。這封信來自日本,但不是反映日本問題的,因為咱們兩會會議有記者提問關於中日關係的問題,但是這個從日本來信是什麼?他是中國人,他在中國的房子遇到了一些問題,希望咱們兩會解決。這個更專業,看了一些節目之後,他直接看到了信箱裏其他委員的一些表態,他很支持,給韓德雲代表專門寫了一封信,然後給賴明委員又寫了一封信,讓我們轉過去。

  主持人:停一下,為什麼到現在還沒給人家轉過去?

  白岩松:我們今天剛拆開的,因為27萬封信,一個龐大的力量在那兒組織,我們很快就要轉。還有一個有意思的,還有小朋友來信,説他是農民工的子弟,現在在那兒上學,考高中要回原地,課本不一樣怎麼辦?

  主持人:小朋友,但是這是大問題。

  白岩松:我最感動的是這樣一句話,一些老人,説我們這封信寄得比較晚,因為看了幾天的東方時空,感到你們的信箱還是能夠反映老百姓的實際問題的,所以我們才下決心寄出來的。

  主持人:他們在觀望。

  白岩松:在觀望,在琢磨,一封信27萬封信湊在一起,小事兒就是大事兒,所以有時候一討論國家大事,我説兩會是咱們國家的政治生活,我説不是,是生活政治,是把生活中的這些小小的事情都當成最大的政治來看待了。舉一個例子,你也有這種感觸,最後我們下了死命令,這27萬封信必須都拆開,都看,説良心話,我們明白,每一封信的問題不能都得到解決,只能是匯總,把這些相關大的問題匯總去解決,但是每一封信看完之後我覺得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讓人家發出的聲音你聽到了,看完它,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有時候真是這種壓力是挺大的。

  主持人:我能不能説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我覺得是不是能給咱們同行善意地提個醒,因為現在大家時尚,一説收集信息都喜歡提網絡,喜歡提手機短信,但是可能要知道,很多底層的老百姓或者農民就喜歡用這種寫信的方式,甚至連特快專遞都用不起。所以我覺得是不是很多媒體應該重視這部分來信,不要只從網上獲取信息,有可能偏頗。第二,在兩會期間我們收到這麼多來信,是不是説明咱們平時媒體給老百姓解決的問題解決得太少了。

  白岩松:就是一個渠道的問題,就是橋梁的問題,我覺得我明天要給回一封信,我一開始就想説的話就是,岩松信箱結束了,但是獲取它是一個新的開始,就是這樣,也有人來信就説你們應該繼續,我是覺得媒體在兩會期間,其實你不就是一個郵遞員嗎,就是把老百姓的一些聲音,你通過追部長也好,圍追堵截部長也好,你提的問題不是任永蔚關心的問題,是老百姓關心的問題,中央電視臺去編輯、採集的聲音應該是老百姓聲音,你把老百姓的聲音轉到兩會當中,你就是一個快遞。

  主持人:但是平時這個工作也能做是吧?

  白岩松:也有,但是它不像這會兒這麼集中。

  主持人:咱們在這兒坐著像開一個總結會,基本上是表揚和自我表揚相結合,不知道觀眾、讀者、聽眾他們滿意不滿意,今天有一些代表,誰有問題現在就可以提。

  觀 眾:我應該叫聲前輩,因為我是人大新聞學院的學生。我想問一下,各位在一線採訪的記者,你們覺得大陸的記者還有跟海外記者,包括港澳臺記者在內,他們所關注的焦點問題有什麼不同。

  任永蔚:是這樣的,我覺得在問問題的角度可能是有所不同的,因為大家關注的問題點、熱點不同。

  主持人:我問問這位同學,你看兩會報道嗎?

  觀 眾:看,我們還做過一個關於兩會專題的播報,一個新聞播報。

  主持人:因為你們是學新聞專業的,所以就很關注。

  觀 眾:對。

  主持人:比如這是個新聞發佈會,你是一個大陸的記者,讓你給總理提個問題,你會提什麼問題?

  觀 眾:大學生就業。

  主持人:那總理就會説,對不起,這位同學,你能把你的問題説全嗎?

  觀 眾:因為我説要提大學生就業,是因為我們這次做的播報中,我就負責的是就業這一塊,所以我覺得我會直接提就業問題,而且這個跟我們也是最密切息息相關的,就業和教育。

  主持人:是不是問題還沒有提全,會議發言人就説,還有哪一位有問題。話筒遞過去,好不容易得來的一次機會就這麼沒了,媒介競爭特別厲害,我希望你將來畢業的時候一定要抓住這種機會。白岩松我問你一個問題,你們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有什麼改變嗎?

  白岩松:你昨天剛調走的?

  主持人:我是代表觀眾問這個問題,兩會期間它有什麼變化?

  白岩松:以前只能見著播音員,這次兩會中有兩個新面孔挺有意思的,一個是美女柴靜天天有,上聯播了。

  主持人:你這麼説人家不公平,她是有智慧的孩子,什麼叫美女柴靜。

  白岩松:美女也是有智慧的,你看我們在座的四位全是有智慧的。老外談兩會,這個好像比較新鮮。

  主持人:尤其是在很嚴肅的新聞聯播裏。

  白岩松:以前覺得兩會是咱自己的事兒,這次有老外談兩會,還有數字談兩會,新聞聯播,我覺得它在努力形成一個變化。還有一個就相當於堵車一樣,以前有的時候反正是兩會,本次新聞聯播大約需要55分鐘。

  主持人:對,無限延長。

  白岩松:今年一次沒有,就30分鐘,我覺得這種變化還是比較大。

  任永蔚:從前年開始這幾年都不延長了。

  白岩松:對,所以就30分鐘拿下,這也是不堵車的方法。

  主持人:你説這説明什麼呢?

  高 岩:還是説明新聞要保持豐富的內容,我們兩會佔用一點一定的時間,比如説你們的新聞聯播,我們的新聞報紙摘要,給你30分鐘時間,但是其它時間還有大量的新聞,百姓關心的事兒。

  白岩松:有點像人家有定點約會,八點鐘要看電視劇,《喬家大院》演得火熱,另外還有一個人説了,做新聞做不好才做長了,做短了,在規定時間內做完,還把有效信息傳遞出來,最關鍵的是兩會的節目人家也得愛看才對,所以應該最努力的,不管電視臺、報紙和網絡,我認為最大的創新就應該是讓人越來越愛看,像看生活中我最關心的事兒,將來應該兩會是最高的收視率,那才我們真做好了,才真的創新,在努力。

  主持人:我有個問題問馬斌,你們中央臺有那麼多套節目,我經常看到在採訪一個人,或者採訪一個話題的時候,伸了很多話筒都是中央電視臺的,有的是一套的,有的二套的,有的四套的,有的七套的,你們不能整合一下,用一個話筒出去嗎?

  馬 斌:那得咱們商量商量了。其實這次比如拿我們二套來説,我覺得很有意思,我們本身這個名字起得特別好,叫兩會接力站,王小丫在前面跑,我來讀兩會,偉鴻看兩會,誰來説兩會,所以今天我們還在聊天,我們三個人真跟遞接力棒似的,希望能表達出我們二套的民生視角和經濟視角,這個兩會接力站這麼一直延續下來,我們希望我們主持人的品牌能夠延伸擴大,同時讓我們的話題落到民生和經濟視角,這就是我想回答你的問題。

  主持人:你的意思就是説你就管二套,其它的你不管。

  馬 斌:不是,我回答你的問題,比如像任永蔚他們去,他們一定可能是國際視角或者是大的視角,我們拿一個話筒去問的問題只是一個標準價,我們彼此再怎麼加工解讀可能會有一些問題,所以可能視角不一樣。

  主持人:這樣可能內部也形成一個競爭。

  馬 斌:對,因為我們兩個編輯部擱一塊。

  主持人:看誰的節目好看,看誰的節目更吸引人。明白了,我問一下老崔,咱倆是一家子,人民日報其實平時就面臨著和都市報、晚報競爭,競爭讀者,面臨著這麼一個算是挑戰吧,兩會期間我覺得挑戰更大了,因為那些報紙,那些都市報、晚報篇幅也大,可能形式上也生動、活潑,你們在競爭的時候感覺到有壓力嗎?

  崔士鑫:這個壓力可能不止是兩會期間,我們平時也注意到了,但是作為我們來説,我們在這方面研究得比較多一些,比方説我們今年報紙派出的隊伍應該是歷年最龐大的,一共採訪和編輯就有111個人來做這個兩會節目。剛才岩松也説了,怎麼把這個做得更活潑,更好看一點,我們主要的思路就是讓代表委員多説話。

  主持人:你們不怕這種競爭是嗎?

  崔士鑫:應該説歡迎競爭,這對我們來説是一種壓力,是一種動力,我們自己應該把自己的報紙辦得更好,是這麼一種思路,所以在強調危機意識。兩會之前我們社領導都講,要總動員,為什麼要總動員?就是感到競爭太激烈了,各種媒體,不光是都市報,其它的包括電視、廣播,尤其是互聯網的興起,對我們都有很大的壓力,我們一個是整合各種資源,第二就是加強採訪的深度、廣度,讓很多記者捕捉到整個的從高層到普通的,到代表團,尤其是還和普通群眾,會外的群眾怎麼樣能聯絡起來,這樣把更多的信息能夠做得更深更透,而且讓老百姓比較喜歡。

  觀 眾:兩會期間的報道,中臺和地方檯都有報道,但我覺得可能老百姓覺得地方檯的報道更加貼近他們的生活,更能解決他們的問題,中央臺怎麼能夠確定在這方面能夠比地方檯做得更好,收視率比地方檯更高呢?

  主持人:對,中央臺小白你説説這事兒。

  白岩松:沉默是金。

  主持人:中央臺馬斌,你剛才不是説得挺兇的嗎?

  馬 斌:我覺得這樣,同樣一個鏡頭,如果它的焦距不變,它恐怕只能站得高一點,它的俯視面才能再大一點。

  主持人:江蘇臺同意這個觀點?

  王 楠:我覺得像中央級的媒體關注的肯定就是從上至下,一種大的政策面的考慮,但是可能具體的問題,可能還是要通過各家的互動這樣更直接一些。

  主持人:中央臺説的就不具體?

  馬 斌:其實中央臺一直在找大主題,這個小落點一個具體的事例,其實我們更多的就一個個案的分析。

  主持人:小落點地方檯就不會啊?

  王 楠:我覺得從我們受眾面來考慮,中央臺看的人有時候可能找來的一個例子,雖然很生動,但它只反映了一個面,但是地方檯是有針對性的,也是針對地方的實際來説的。

  主持人:中央臺就沒有針對行啦?

  馬 斌:我覺得是這樣,咱們倆必須要四目相視,攜手相看淚眼,默默含情,不能讓他挑逗群眾鬥群眾,如果不是話筒牽著,我會上去握握你的手的,合作愉快。

  主持人:你主動下去跟他握手。

  高 岩:我覺得他説的有點道理,他説的地方檯關注的,因為地方檯採訪的可能是本地代表委員多一些,本地的代表委員關注的問題可能跟當地的百姓關係更密切,這樣老百姓看起來可能更親切,但是媒體定位畢竟是不同的。

  主持人:我是這麼看他這個問題,我覺得他的話題提得好,給我們提醒,因為過去可能覺得中央臺就是厲害,人民日報就是厲害,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就是厲害,新華社就是厲害,是老大,現在地方的一些電視臺,包括都市報,都已經對這些形成了強烈的威脅,不光兩會期間,其實平時的競爭就非常激烈,老是像小白和我那樣做節目,很快就會被淘汰了,應該有緊迫感和危機感,就是這層意思。

  高 岩:但是實際上我們中央臺關注民生的這種努力跟地方檯是一樣的,實際上我們就是想通過這種努力,拉近跟老百姓的距離,拉近跟全國老百姓的距離。你得為中央臺説話。

  主持人:其實我覺得在兩會的報道裏,或者在平時的報道裏,大家都能這樣競爭,得益的就是觀眾、讀者和聽眾,還有哪位朋友?

  觀 眾:我來做一個補充吧,其實我覺得兩會媒體競爭,可能一是我們在拼策劃,包括拼毅力,拼體力,但我覺得還有一種方面,就是技術,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我覺得現在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我們利用技術可以節省很多的人力物力,而且取得很大的效果。我是人民網的,我做網絡媒體工作,代表委員就可以記錄兩會期間的所見所聞,他的一些經歷,他就是一個記者的身份,他傳遞兩會的情況,如果很多委員都可以來參與,我們記者就可以少很多了。而且通過這個平臺,像白岩松老師説的,是傳遞快遞的作用,我們就是搭建一個平臺,讓代表委員跟百姓直接面對面地溝通和交流,也有這樣的一些效果。比如我們一個趙麗紅委員寫的,他説通過網友的留言更能了解真切的民情民意,百姓的表情讓他感動,我覺得中國網民的素質是非常高的,的確是非常為國家柬言獻策,這種感情是非常真摯的,他吸取了很多網民建設性的意見,補充了自己的提案和議案。所以我覺得這種更直接的溝通取得了更好的效果,百姓借助這個途徑更好地參政議政。

  主持人:咱們同行都坐在一起挺不容易的,平時都自己忙自己的,我説出來大家都不相信,我跟小白我們倆在一個院辦公,大概兩個月或者三個月能見到一次面,都自己打自己的牌,自己工作自己的,所以我覺得有這麼好的一個機會,大家交流一下,還是挺好的事兒,是不是咱們就從人民日報老大哥説起,我提這的這個話題有點促不及防,就是來年的兩會,你們會拿出什麼新的招數?

  崔士鑫:我感覺還是體現出以讀者為本的思路,因為今年我們也是貫徹這個思路,更多的讓代表委員説話,同時更多的群眾的聲音能從我們的報紙上體現出來。

  白岩松:我覺得現在兩會有點像亞運會,平常的,到換屆的兩會像奧運會,高科技的手段,現在的東西都得往裏揉,但是不管怎麼説,你得是老百姓看,他要不看,你自己把它説成花了,辦十個今天這樣的節目,最後也是一個內部交流。

  高 岩:我想可能我們有很多地方想法是一樣的,最重要的就是要反映老百姓最關心的話題,跟他關係最密切,他才有可能去聽,去看。

  主持人:你現在想沒想好怎麼找到他們最關心的話題?

  高 岩:我們今年已經有了一個小的嘗試。

  主持人:明年有什麼更先進的,更具體的?

  高 岩:就是多收集基層老百姓的聲音,而且讓他們自己在廣播裏説話,讓他們跟代表們的聲音能夠對起來。

  主持人:這是你們的優勢,就直接讓他們自己的聲音出來。

  高 岩:是,而且形成一種跨時空的對話和交流。

  王 楠:我覺得今年這個兩會跟家裏的溝通更加多一些,而且明年肯定要在這方面多下一些工夫,像剛才有一個觀眾講的,我們在技術上是可以節省很多的人力和物力的,我們一個記者出去跑,接觸到的面一定是窄的,我們肯定還是要更多地運用網絡,蒐集民意,很多群體不一定能夠運用網絡反映他的一些困難,但是一定會有人替他們説的,他們還有一個代表的群體在網絡上反映,我們只不過是把這個平臺網絡暢通。

  主持人:就是我們要想辦法讓它更接近群眾。

  王 楠:對,而且我覺得在兩會之前是不是日常就能開通,不要把兩會變成每年3月份的事情,是不是在平時就可以把這些話題蒐集起來,蒐集一些事例,真正在兩會上把這些具體的事情反映給代表,在兩會期間就能夠解決,能夠討論起來。

  任永蔚:剛才你一直問我,我在採訪問政高官的一些經歷,其實也一次我們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還有一個著力打造的亮點,那就是每天晚上的一個中國焦點2006,這是我們和中國新聞社,人民日報海外版以及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等八家外宣的媒體網站我們一起連動搞的這樣的一個節目。

  主持人:你是什麼意思?你的意思是2007,2006這個欄目還有?

  任永蔚:可以延續,因為它體現了同一觀點共同關注,媒體互動連動的影響力。

  主持人:你的意思是説雖然是電視媒體,但是來年做的時候可以跟更多的媒體合作起來?

  任永蔚:對,平面、網絡我們都可以合作。

  主持人:新華社有合作的意向嗎?

  陳 蕓:我們也在尋求更多的互動和合作。我覺得像我們新華社做了很多關注民生的報道,今年有了兩會連線,應該説這些欄目都是還會持續辦下去的,但是我希望我們這次兩會上關注的一些熱點問題,我們今年應該可以説是掃了一遍,教育的、醫療的,住房的,掃了一遍,希望明年這些熱點有些能夠弱化一下,能夠減少一些,能夠出現一些新的熱點,不要讓我們在這種熱點問題上不停地再熱下去。

  主持人:如果那些問題提不出來了,就説明基本上已經解決了。

  陳 蕓:我們就進步了,現在的熱點能夠慢慢地不太熱了,能夠我們去關注新的熱點。

  主持人:那你的報道不就更難做了嗎?

  陳 蕓:記者就是要這樣,他是要不斷追求新的東西,他不會害怕這些有什麼沒有熱點了,熱點永遠是會有的,我們就是不斷地去發現,不斷地追求新的帶有趨勢性的東西。我們也希望能夠更多地有互動,就是多方位的互動,而且更希望我們的政府能夠更加開明,更加透明,能夠跟大家有更多的交流。

  主持人:謝謝大家收看我們的節目。馬斌説完了以後咱們就結束。

  馬 斌:我想表達一個願望,表達偉鴻和王小丫、我、我們背後團隊的願望,我們經濟頻道叫兩會接力站,它本身是一個極富有動感,帶有奔跑感覺的這麼一個名稱。我們更願意相信在代表委員和公眾之間,我們像奔跑者,我們希望在明年的這種代表委員和公眾之間折回跑、折返跑,我們跑得更加迅速,更加精彩。

  主持人:好。觀眾的掌聲就是鼓勵,咱們也用行動來回應一下這個掌聲,我建議咱們幾個站成一排手拉著手,表示咱們既有競爭的關係,也有合作的關係,把來年的報道做得更好,好不好?謝謝大家對我們的支持和鼓勵,感謝大家。

  央視新聞頻道《新聞會客廳》播出時間:

  每週一至週四晚20:30-21:00

  《新聞會客廳》週五特別節目《決策者説》播出時間:

  週五晚20:20--21:00

  新聞會客廳 會見新聞當事人,敬請收看

責編:扈航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