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央視論壇]打破教育資源壟斷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2月12日 16:06 來源:CCTV.com
    進入[央視論壇]>>

  CCTV.com消息(央視論壇):

  主持人:張羽

  嘉賓:金旭 北京市東城區教育工委書記

  董奇 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

  策劃:李錦

  編輯:孟穎 孫碩

  主持人:觀眾朋友您好,歡迎您收看今晚的《央視論壇》。現在孩子上學對於很多家庭來講是頭等大事,在很多家長心目中有這樣一個等式,那就是要上好的大學,就要上好的中學,要上好的中學就一定要上好的小學,甚至要想上好的小學一定要上好的幼兒園,但是在現在的情況來講,我們國家真正的優勢的教育資源,好的學校畢竟還是少數,所以如何能上到一個好的學校是一個很多家長都頭疼的問題,面對這樣的問題,如何才能讓更多的孩子享受一個良好的,更重要的是公平的教育呢?北京市東城區在這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首先介紹一下今天演播室的兩位嘉賓,一位是北京市東城區教育工委的書記金旭女士,歡迎您。一位是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董奇教授,歡迎您。我們首先還是了解一下東城區新的探索的具體的做法。

  主持人:我們看到東城區在這次改革當中有一系列非常具體的舉措,我們先不去討論這個舉措的效果怎麼樣,當初為什麼要出臺這樣一個舉措?

  金:我們百年老校就有28所以上,但是東城區又是一個歷史風貌保護區,它的衚同特點非常明顯,我們很多學校就坐落在這些小衚同裏。所以這個學校的改造就受到了周圍環境的限制。所以歷史上就形成了東城區的學校一般比較小,但是優質資源又比較豐厚,那麼優質資源和普通的學校之間就形成了比較大的差異。這就是我們東城區一個很現實的特點。

  主持人:對普通老百姓來講,他心目中的概念就是重點中學,普通中學,這是一個沿承下來的概念,您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東城區市重點、區重點有多少個學校,普通重點有多少,還有小學?

  金:我們東城區一共30所中學,46所小學,在這裡邊,現在已經不用重點學校的概念了,可以説用市級示範高中校,還有國家級重點的職業高中校,像這樣的學校我們大約得有三分之一的樣子,小學現在也沒有重點校的概念了,但是歷史上形成的一些名校的效應還存在,只是這樣。

  主持人:金書記剛才您講到,在老百姓看來,包括原來我們的重點學校和現在的示範學校只佔到三分之一,那就意味著還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學生上的是普通中學,其實他們也是希望能上到好學校的,是不是我們東城區每年在中考的時候,像這種重點學校的考試也是打破頭的,也是非常激烈的競爭?

  金:我們為了解決優質均衡的問題,十幾年來我們也在不斷採取措施,比如各種學校的資源整合,強校帶弱校,消滅了一些基礎薄弱的中學,也消滅了一些規模比較小的小學,但是辦學是有規律的,辦學的規律就是説這個學校從管理上,從教師隊伍的建設上,規模太大了,恐怕不利於一個學校的健康發展,所以我們覺得這種整合是有限度的。要想使我們繼續實現這種優質均衡的教育目標,我們還得採取其他方式來解決根本性的問題。

  董:從剛才金書記介紹來看的話,東城區相對於其他全國或者北京地區來講,優質的教育資源還是比較豐富,但是即使如此,它還是存在差異,而且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可能同樣也存在差異,這就是區裏,區政府要採取措施,讓這些區裏面優質的資源怎麼能夠得到共享,我想是在這樣一種優質資源仍然並不均衡的條件下採取的一個重要的措施。當然他們的措施背後還有其他很多方面,我覺得很值得研究的,有借鑒價值的這些做法,舉個例子來講,東城區它有這樣多的中小學,它的教學素質在不同學校實際上還是有差異的,怎樣以最有效的辦法提高教師素質,或者讓優質教師,能夠讓不同學校的孩子得到共享,你得創造一個新的機制,他們在這裡面,我想從優質、優秀教師的共享,從優質的一些設備條件的共享,應該説還是做了一些創新和突破。我想對於我們全國範圍內來講,對於這種優質的教育資源不均衡的情況下,實際上是有很大的啟發意義的。

  主持人:我們來看看學生家長對孩子上學有什麼擔憂或者疑慮,然後我們再來看看我們的措施能不能解決他們的這些擔心和疑慮。

  短片(採訪家長談對孩子教育的種種憂慮)

  主持人:其實我們把家長這些擔心、期望無非歸結為兩類,一軟一硬,軟的就是教師素質怎麼樣,教學質量怎麼樣,硬的就是教學條件怎麼樣,硬體怎麼樣,我們先從硬體來説,剛才您也講到東城區因為有一些舊城保護區,很多學校都是在衚同裏,學校規模擴張可能很難,無法修現代化的大的操場,或者一些設備更新比較難,在這次我們推行的措施當中哪些可以改變這些情況?

  金:我們按照中小學幼兒園優質資源的分佈,地理分佈,把我們十個街道的區劃給它劃成五個學區片,我們保證每個學區片裏都有相對比較好的中學,比較好的小學,比較好的幼兒園,還有一些其他的教育資源,像少年宮,研修中心這樣的師資資源,在這裡邊,我們主要是建立這樣一個概念,就是説把每一所學校都要建好,我們要達到基本的教學達標的這種水平。

  主持人:首先都要達到及格線。

  金:對,就是我們的辦學條件要滿足基本的要求,按照示範標準滿足基本要求,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第二個,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可能在一般學校享受不了的更高一層的需求,我們到學區來可以共享,哪些方面可以共享呢,比如剛才您説的設施設備這方面,像操場、游泳館、乒乓球這一類的館,還有化學、物理、生物實驗室,還有小學生做的勞技課的這些專用教室,這些硬體設施。

  主持人:我可以這麼理解嗎,比如説我這個中學沒有游泳館,我想讓孩子上游泳課的話,就帶到旁邊中學跟它聯絡好了,把你的游泳池給我用,我去你這兒上游泳課,就是我們通過這樣一個資源共享的方式。

  金:這個硬體分享是一個方面,學區化管理我們還很重視的就是人力資源的共享,人才資源的共享。課程資源的共享,這個方面是讓相對好一些的學校,它的師資力量比較雄厚,像特級教師,市區級骨幹教師比較多,他們就可以賦予他們一定的職責、任務,讓他們在學區當中去帶同學科的或者同年級的老師們來一塊備課,一塊研究,然後互相上課,聽課,評課,共同切磋,使我們這些老師們在更好的平臺上進步。

  主持人:但是我也有幾個擔心,比如説咱就先舉硬體的分享,我的游泳課,我們學校學生已經不少了,我有正常的課表來排,可能還使不過來呢,我怎麼能遷就你,讓你用我的游泳池呢,我能保證你對我的需求嗎?

  金:這個問題我們在學區化管理的制度方面有所規定,第一,我們保證本校優先用的原則,然後我們用它剩餘的閒置的時間來給其他方面使用。這個學區的資源共享主要是靠剛才董教授説的信息技術來支撐的,我們有一個信息技術網絡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大家可以提出我的需求,您呢,能不能應我的需求,我們可以在網上達成一個協議,如果達成了這個協議,我就可以到您這個學校來做,上這個體育課,如果達不成協議的話,我下次再申請。

  主持人:其實,我最大的擔心來自於什麼呢,像這樣一個機制,對於條件不太好的,或者普通中學和小學來講,它非常有積極性,因為它可以享受到一些優質的硬體軟體的教學資源,同時也可以提高自己孩子的成績,但是對於優勢資源的學校它有什麼積極性呢,我的設施要給你去使,我的老師還要去給你講課,有可能會影響我這塊的教學計劃,有可能去了回來之後,也可能那個普通中學的孩子還説好老師走了,他可能還有怨言,所以我想是不是對於優勢學校來講它沒有這樣一個積極性?

  金:這個積極性我想靠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靠大家現代化的理念來支撐,另外一個方面呢,就是得靠我們的機制來支撐。所謂理念支撐,我考慮主要是我們東城區的做法是推行了這些理念,接受了這些理念,達成了共識,什麼理念呢,就是新型的學習型組織的理念,大家在學習型組織當中可以共同學習,共同探索,共同反思,共同實踐,這個是大家都需要的。另外一個,我們打破了一個校本位的思想,就是政府投入這個資金來修你這個學校的游泳館,這絕不是給一個學校單獨使用的,這個學校的校長和老師們應該認識到這是給我們這片輻射到其他學校的。這沒有什麼可説的。第三,就是我們黨中央現在特別強調的,要走內涵式發展的道路,要搞節約型社會的建設,那我們教育也應該是節約型的,我們應該是求得資源的效益最大化的。第四,就是我們要求得教育的公平,進而求得社會的公平,建設和諧的社會。這些方面,都被我們區的幹部教師們所認可,這個方面説實在的,我覺得推行學區化的管理,這是首先思想上的一個通道。

  主持人:首先要思想上想通了。

  金:同時我們還得有機制保證,我們這種機制保證就是我説的管理,協定和管理條例當中保證的。就是我們有資源的單位,它能夠把自己的資源拿出來,我們給予充分肯定,我們給予獎勵和鼓勵,以獎代補的方式來補償它的那些實際的消耗,另外一方面,我們也鼓勵大家參加到學習型組織當中來。我有這種需求的,我不懶惰的,我去追求的,我就要去向別人學習,我就要提出我的這種學習的需求。那麼我們同樣也要進行鼓勵。

  主持人:實際就是説我們東城區它是通過這樣一個評價體系,通過一個政策導向,讓這些優質資源的學校有積極性,肯于拿出來。這樣,我們也看一看一個好的學校它在執行這個的過程當中它的感受。

  短片(採訪171中學負責人談對學區管理的支持)

  主持人:可以看出,他們在執行這個機制的過程當中,本身他自己也有這樣一個受益,他也非常樂意參與過去。董教授,就你研究教育來看,像東城區這樣的做法,對於我們全國推廣的話,有一些什麼地方可以借鑒?

  董:在硬體共享方面,在很多地方全國是不太可行的,而且也帶來其他問題,但是通過這樣一個網絡的平臺,使我們優秀的學校,優秀的教師承擔更多的幫助同伴、同事的責任,使我們更多的教師一起能共享我們的優秀的這樣一些教育資源,利用現代化的技術,包括在網上的學習,網上的教師的共同備課,老師的共同的研討,我想對全國是非常有價值的,特別是我們國家現在實施農村信息化的工程,東城區的經驗我覺得尤其具有重要的價值。

  主持人:金書記,應該説東城區這樣一個做法,對於創造一個公平良好的教育環境,就是使教育資源更加公平,做了一個有益的探索,在今後還有什麼進一步的想法嗎?

  金:我們這只是一年多的探索,這個探索今年我們覺得在像剛才袁校長説的171學校所在的和平裏學區做得比較成功,於是我們在最近,又在東四、朝陽門和建國門這片學區以及東華門和景山這個學區推開,明年上半年我們準備在全區都能夠推開,這個事情現在還限于我們在學校教育內部來做。我們下一步的打算還是想讓試點的學區進一步往社區,往街道這個方面與社會聯手,這樣我們讓孩子們能夠得到更多的社會實踐的機會,同時我們也把我們辦學置身於老百姓的評價和監督之下,促使我們的學校越辦越好,也發揮我們教育的社會功能,使我們社區裏面、街道裏邊需要的教育能夠我們輸出,這樣大家互動,整體提高我們東城區人民的這種素質和水平,實際上也在進一步提高我們的家長們的水平,實際上也是在進一步促進我們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形成一個整體的良性的互動。

  董:剛才我覺得金書記講的提到了除了現在進行的改革以外,她剛才提到的這些措施,有的已經開始超出這項改革之外,我舉兩個例子,比如還有一些重要方面,舉個例子來講,即使現在在實行優質教育資源的部分共享,但是仍然是這個優秀教師,骨幹教師,還是這個學校的,那麼東城區可不可以進一步做一些人事制度改革,使東城區某一部分優秀教師,無論中學小學,他不是某個學校的優秀教師,而是整個東城區的,或者某個學區的,他的人事就不歸屬於某個學校,甚至工資就歸到學區去拿,再一個,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問題,前提還是指優質資源不均衡,東城區怎麼進一步加強某一些,在可能的條件下,比如建設的空間條件的情況下,加強這些相對弱一點的學校的各種投入、建設,包括實行優秀教師校長的一些“輪崗”制度,我想那也是改變優質教育資源結構,實施均衡化非常重要的一些方面。

  主持人:董教授,其實這也是我關心更深層次的一個問題,東城區這種做法是在優質教育資源相對少的情況下讓其他普通學校可以通過這樣一個機制去分享優質教育資源,不論是硬體還是軟體的成果,從長遠來看我們要真正做到教育資源是一個公平的、良好的這樣一個環境,還應該做一些什麼?

  董:我覺得義務教育階段主要是政府的責任,我想首先國家要明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辦學標準,不僅要有最低標準,而且一定要有最高標準,那些超規模的,超出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建的一些示範學校,無形中增大了學校運行的壓力,這些問題不改變,會帶來其他的問題,所以我想要有新的標準。第二,就是我們一定要加大投入,使我們的一些在校舍方面,設施、條件、儀器設備方面,薄弱的學校儘快得到加強,因為義務教育階段必須是比較公平、平等的。第三,就是由於家長要擇校,心情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家長都很聰明,他擇校主要是擇這個學校的教育質量,擇教師,像東城區的學校如果真能夠採取力度,因為它經濟條件也不錯,使優秀教師、優秀校長按照一定的時期進行交流,可能也是促進教育資源均衡發展非常重要的方面,當然了,前面提到了很多,就是它的信息技術的這種充分利用,我想應該是實施我們在目前條件下,教育資源得到更加均衡,得到共享,應該還有進一步探討的潛力。

  主持人:在一開始的時候,我説現在狠多孩子上學是家裏的頭等大事,其實不光是家裏的頭等大事,它也是關係到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未來的發展,在現在這樣一個優質教育資源相對較少的客觀條件下,應該説東城區在做著這麼一個有益的嘗試,但是從長遠來看,如何能讓教育資源真正達到公平、公正,而且大家都可以享受到一個良好的教育,這還是我們教育主管部門,包括我們學校本身要面對的一個大問題。好,感謝兩位今天參與我們節目,也感謝觀眾朋友們的收看,我們明天同一時間再見。

責編:劉彥妤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