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1月06日 07:26 來源: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消息:
動心 動情 動手 動資金
瀋陽反哺“三農”促農村發展
今年前九個月逾五十六億元投入“三農”
本報瀋陽11月5日電 記者鄭有義報道:近日,記者來到瀋陽市蘇家屯區秀匠村農民吳春生家,乾淨整潔的農家院裏,看不見農村常見的柴火堆;一排5間的豬圈,聞不到半點異味;豬舍和水衝廁所下面是沼氣池。瀋陽市農經委副主任胡茂林介紹,秀匠村都用上了沼氣,建這樣的沼氣池,政府要為每戶農民投入2000元,今年計劃發展1000個示範戶。
在初步具備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條件下,瀋陽市委、市政府把“反哺”三農擺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出臺了《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意見》。各行業、各部門動心、動情、動手、動錢,形成反哺和建設新農村的強大合力。如今,瀋陽的“反哺”工作成效初顯。抓增收,農民“錢袋子”鼓了。2004年,瀋陽向農村區縣投入農業專項資金10.29億元,下放區縣財政收入和下放土地收入18.93億元;出臺了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20條政策措施,發展各類富民經濟小區2135個,近50%的農戶進入農業産業化經營體系。當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4347元。
抓防氟改水,農民告別了“超標水”。2004年,瀋陽市投資6000多萬元,新建、改建和維修431處防氟改水工程,使40萬農民喝上了潔凈水。今年4月,又投資2880萬元,解決了細河于洪區段21個村、約6萬農民的飲用水問題。
抓新型合作醫療和農村公共衛生建設,農民的醫療保障水平提高了。今年,瀋陽市投入5500萬元,全面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市農民參加率達到88.12%;投入1636.8萬元,為35家農村鎮中心衛生院配備了救護車及醫療設備。
抓農村社會救助體系建設,貧困農民的基本生活有保障了。全市農村年人均收入低於800元的3.5萬戶、8.6萬特困人口全部納入農村定期定量救濟範圍,享受低保政策。
抓城鄉教育均衡發展,“農家娃”上學不愁了。足額安排農村區縣(市)中小學公用經費;組織城市重點學校選派校長、教師到農村中小學任職;籌集2400萬元,對貧困家庭學生開展救助,使4.4萬名貧困家庭學生順利入學,確保了全市沒有一名學生因貧失學。
2004年,瀋陽市投入“三農”資金達51億元,比2003年增長83%;今年前9個月,“三農”資金投入達到56.39億元,佔當期財政支出的23.5%。2004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13.9%,是近10年來增幅最高的一年。
責編: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