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 正文

新生兒少異域新娘多 台灣人口家庭嬗變驚心

央視國際 (2004年01月06日 12:04)

  新華網台北電 新生兒越來越少,老年人越來越多,台灣的人口結構已可以用"斷層"來形容;異域新娘浩蕩如潮,候鳥家庭層出不窮,台灣的家庭結構已可以用"重組"來形容。社會學家驚嘆:台灣人口家庭的嬗變已觸目驚心。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下一代斷層 婦産醫生歇業

  根據台灣婦産科醫學會的初步估算,在剛剛過去的2003年,台灣的新生兒數大約只有21萬人,為歷年最低。

  近年來,台灣新生兒人數大幅下降。據統計,1981年台灣新生兒有41.4萬人,2000年適逢龍年,新生兒仍有30.5萬人,但次年則降至26萬人,2002年再降至24.7萬人,2003年更是大降3萬多人。

  社會學家對台灣新生兒降速之快表示擔心。如果這種趨勢不變,幾年內台灣人口就會開始負成長。據報道,台灣已有三分之一的婦産科醫生因此歇業或轉行。

  台灣當局對此卻多有輕忽低估。"行政院經建會"在2年多前所做的預測,仍推估2004年台灣新生兒數可達33萬人。當時所持的理由是這幾年進入適婚年齡的青壯年人口數大幅增加,也就是結婚對數與新生兒數都可望上升。但這一期望完全落空。

  台灣育齡婦女不想生孩子,生育重擔一部分已落到外籍新娘和大陸新娘頭上,其生育比例已超過一成。台灣婦産科醫學會理事長李茂盛説,以前婦産科是醫學生的熱門志願,但現在成績好的學生都不走這科。婦産科新手已出現許多東南亞或中南美籍醫師的面孔。醫師説,台灣産檢門診中,已出現東南亞醫師看東南亞孕婦的特殊組合。

  台灣社團領袖簡錫(土旁加皆)對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深表憂慮,認為台灣社會正面對一個長遠的社會危機--人口斷層。他説,台灣生育率之所以屢創新低,是在於缺乏職場上真正的兩性平權,不少婦女為保住工作而被迫選擇放棄生育,而昂貴的市場化托育費用,也讓不少家庭在育兒門前卻步。這一觀點也印證了坊間所説的“有錢人因太忙而沒時間生育,窮人卻因養不起而不敢生育”。

  另一方面,台灣高等教育的在學率,女性都超過男性。這也使得女性遲婚、晚婚,很快成為高齡産婦,僅能生育一胎。有資料顯示,台灣産婦的年齡有愈來愈高的趨勢。2002年台灣24萬名産婦中,25-29歲之間生育的佔37%,其次是30-34歲之間,佔27%,20-24歲的佔23%,35-39歲的佔8%。平均年齡為28歲,是台灣400年來的最高記錄。而這種趨勢在城市更明顯,台北市産婦年齡30歲以上的比例,竟高達55%。

  還有,當局在選票壓力下,不斷擴大社會福利與社會保險,代替了若干家庭的功能,也使生兒育女的需求降低。不少人的觀念由"養兒防老",轉變為"養老防兒"。因為生養子女可能耗費大量積蓄與退休金。此外,離婚率高企也影響到台灣的生育率。2002年,台灣每100對結婚時,就有35對離婚。

  老齡化社會 勿成老人煉獄

  台灣社會不僅少子化,也老齡化。有關“台灣正快速步入老年化社會”的報道,佔據了近期台灣報紙的版面。官方統計,截至2003年11月底,台灣老年人口依賴比首度突破13%,年老化指數飆升至46%,老化程度再創新高。

  "老年人口依賴比",是指老年人口占15至64歲工作年齡人口的百分比;"年老化指數",則是指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14歲以下幼年人口的百分比。官方估計,依此趨勢,10年後台灣的老年人口將超過幼年人口。

  1981年時,台灣年老化指數僅14%,社會上小孩與老人的比例是七比一;10年前也只有26.4%;但目前已達46%,即小孩與老人的比例是二比一。

  根據台灣"經建會"的研究報告,1993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已佔總人口的7.1%,預估2020年將成長至14%,而2031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屆時台灣每5個人當中,就有1個是65歲以上。

  專家分析,台灣人口老化的主要原因,是壽命的延長及出生率的下降。目前台灣老人平均壽命已超過75歲,活到八九十歲的老人比比皆是;相對地,台灣人口出生率已降為不到1%,平均每名育齡婦女只生1.2個小孩。台灣14歲以下的幼年人口在過去10年間減少逾百萬人,65歲以上人口則增加80萬人。

  台北是台灣撫養老年人口負擔最重的城市。根據台北市政府統計,目前全市65歲以上老人的人口比例為10.56%,比22年前增加6.28個百分點。

  按中國人的傳統,老人生活可以靠兒女來照顧,但是,隨著大家庭制度的崩解,有意願、也有能力照顧父母的兒女越來越少。尤其,現代家庭子女都很少,奉養父母往往成為難以承受的負擔。再加上,近年台灣經濟不景氣,年輕一代的不安全感愈來愈高,甚至連照顧自己都有問題,更遑論養奉父母了。

  台灣輿論認為,老齡化社會是發達地區都必須面對的課題,但台灣由於企業倫理的缺乏、社會轉型太迅速、産業出走嚴重,老齡化時代的挑戰更嚴峻。當局不應每天只看政治,而要回到人性的基礎,讓民間與政府,一起籌劃一個完善的老人照護政策,不要讓台灣成為"老人的煉獄"。

  異域新娘多 重構婚姻版圖

  來自大陸、東南亞等地的新娘,融入台灣一個個新組建的家庭,成為台灣社會發生的又一個深刻變化。根據台灣"內政部戶政司"的統計,全台灣到2002年底為止,來自越南、泰國、緬甸等地的外籍新娘約有10萬人,大陸新娘約有17萬多人。

  資料顯示,2002年台灣有17.3萬對結婚,其中74%是本地新娘,異域新娘佔26%,即4個新娘中有1個來自島外。其中大陸新娘最多,佔16%,東南亞佔9.7%,其他地區佔0.3%。而同期的新郎,本地的16.8萬人,異域的0.5萬人。

  隨之而來,異域新娘生養嬰兒數亦大幅攀升,2002年達到3.1萬人,佔新生兒總數的12.5%,這一比率在過去5年增加了7.4個百分點。照目前趨勢推估,5年後,台灣每5個嬰兒就有1個是異域新娘所生。台灣人口結構將因血緣交融,呈現新的樣貌。

  台灣社會異域婚姻的形式隨時間進程而有所演變,早期可能基於留學、移民或工作因素而形成,是"自然而然"産生的婚姻關係。但近來經由婚姻仲介業者代辦,已變了味。這就是近10年來,台灣農村社會中所流行起來的"買親文化"。

  台灣一群處於婚姻邊緣化的未婚男性基於"傳宗接代"的世俗觀念,因為在台灣娶不到或娶不起,只好赴對岸或海外娶親,價錢通過仲介,花個幾十萬元新台幣(4元新台幣約合1元人民幣),還算能接受。

  於是,婚姻仲介者的商機就此展現。他們早期是在電線桿上隨便一貼"外籍新娘介紹保證便宜"的廣告。到現在,打開電視隨便一調臺,就會看到一群群東南亞女子在鏡頭前生硬地走臺步,更有業者把新娘來源擴大到烏克蘭。

  但最新的一份權威調查發現,近年來,迎娶異域新娘的台灣男性,已不局限于年齡較大、學歷偏低的弱勢人群,其中不乏醫師、大學教授、科技工程師等高學歷、高收入、高經濟地位的“優質男人”。

  娶異域新娘成為普遍現象後,台灣女性的結婚機會大為減少。據統計,台灣30-35歲女性的未婚比例,1980年為7.7%,1990年增至12.3%,到2001年再大幅增至22.2%,而這些不婚或遲婚的女性,多屬學歷較高、工作能力較強者。社會學家對此無不關注。

  異域新娘日多,其衍生的社會問題如家庭暴力、子女教育等,也開始令人憂心。因語言、文化、風俗習慣等與夫家的差異,導致婚姻失敗或遭受夫家虐待的情事層出不窮。大陸新娘更是多次走上街頭,抗議當局對她們所設的種種不合理限制。不少大陸新娘在台灣總會遇到怪誕的眼神,鄙視的言辭。"大陸新娘"似乎也成了一個不太理直氣壯的名詞,另類“正名”已成為許多大陸新娘的共同心聲。

  為此,有識之士呼籲當局和社會大眾要伸出援手,讓外籍和大陸配偶早日適應社會。輿論認為,台灣人在心態上必須有涵養和包容,這樣才能使台灣在社會融合過程中,鑄造更多元的新時代風貌。  

  新分居時代 出現候鳥家庭

  在人口老齡化和低出生率的雙重影響下,台灣的家庭規模也持續縮小,小家庭(核心家庭)和單身家庭成為家庭結構的主流。1990年時,台灣戶均人口數為4.1人,而到2000年時降為3.4人;其中以單身家戶成長最快。

  而“候鳥家庭”也是台灣近10年來新呈現的家庭形態,其直接肇因是兩岸投資往來的日益熱絡。台灣一家媒體曾這樣描述“候鳥家庭”:工作在上海,家卻在兩岸,丈夫像候鳥般追逐經濟的春天,愛情遊戲分頭展開、父子親情開始疏遠,數萬個新分居家庭開始崩解、變形,“家”是傳統定義的家嗎?

  眾所週知,50萬台商到大陸發展,很多人並未舉家西遷,而是選擇來回流動的方式,維繫他們的家庭關係。夫妻兩岸分偶,父母親其中一方帶著子女分居,甚至還有的父母親和小孩各居三地。這些現象都構成了“新分居時代家在兩岸”的新類型。

  台南的都市改革組織理事長曾旭正説,全球化的工作分配,將家庭分化成個人,家庭因為家庭成員的工作而被切割成兩個甚至三四個小單元,台灣數萬個家庭也因此硬生生被分成兩半。他感嘆道:台灣家庭的“新分居時代”已開始降臨!

  據台灣104人力銀行統計,光是2002年一整年就有超過100萬人次的台灣民眾,透過網站登錄,表達有意或是已經前往大陸尋找事業新天地,這其中將近八成五的答卷者,短期內並沒有攜家帶眷跨海移居的計劃。

  “候鳥家庭”給台灣社會帶來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首先是因為父親缺席,假性單親家庭産生。台灣婚姻諮詢顧問王瑞琪指出,臺商分偶家庭生活上最大的改變,莫過於"父親"角色的經常缺席,尤其當臺商家庭婦女要承擔起未成年孩子的教育責任時,就猶如"假性單親"家庭一般。

  感情變形是這類家庭常被人議論的話題。夫妻不再朝夕相處,家庭介於婚姻與非婚姻狀態的邊緣,成為新分居時代裏的特殊景象。而長距離、長時間的分居,外遇在所難免,“包二奶”蔚然成風。為避將來財産之爭,男人們離臺前被妻子強迫做接扎手術,竟也成為一項新興的業務。

  許多留守台灣的女性配偶,只好重回“母系社會”。她們不是跟娘家住,就是請自己的母親幫忙帶小孩,因此生活中的依靠也多來自娘家,而其他則更多地投身社會。(胡創偉 顧錢江)

責編:唐峰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