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憑什麼擴大研究生復試權重?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4月19日 14:14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目前,約40萬考生正在走進高等學校參加研究生復試。教育部18日發佈的《關於加強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工作的指導意見》擴大了研究生復試權重,強化了復試的地位、作用,首次明確復試成績要佔總成績的30%至50%,確定復試工作由招生單位全面負責,校院二級管理,導師、專家集體考查。(4月18日新華社)

  一石激起千層浪。關於初試和復試孰輕孰重,以及考生和導師之間誰是主導,引發了坊間的大討論。

  我們需要怎樣的研究生?記得在年度校長論壇上,耶魯大學和劍橋大學的校長均表示,高校要選拔研究型人才,非常重要的是考查研究能力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作為導師一方,無不側重學生的科研和實踐能力,往往希望招收基礎知識背景寬、實踐能力強、思維活躍、富有創新精神的學生。不可否認,考試分數往往不能真實反映一個人的智慧和潛能。從這個意義上説,擴大研究生復試權重,考察範圍更加全面,考試的形式、方法根據學科特點更加多樣化,注重考察學生專業素質、發展潛力、創新精神和能力,更加有利於人才的選拔。只是,導師的招生權力擴大了,考生的“話語權”何在?作為全國性質的研究生統一考試,簡單地歸之於高校導師一方,導師的主觀判斷操縱考生的“生死大權”,未免失之偏頗。

  導師、專家也是人,有自己的情感和喜好,所以,我們不能一廂情願地把導師想象成聖徒,一味去強調導師自主權而回避通行的規則。自主權只有在程序和規則之下才能有效運作。強調導師自主權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確保考試的公正,是為了確保教育公平的實現,改革有助於刷掉高分低能者當然好,但同時應防備為新的權力尋租打開方便之門,影響錄取的公平與公正。不可否認的事實是,極大地損害信譽、學風乃至世風的考試舞弊無處不在,那些與導師接觸較多的考生同那些與導師素未謀面的考生所遭遇的必將是截然不同的結局。導師愛招本校學生、排斥外校學生的“近親繁殖”現象從來就沒有逸出過人們的視野;一些考生與導師私下交易以獲取特殊照顧的招生黑幕也不乏其事;而利用權力、金錢、肉體等特殊途徑鑽營考試、利益尋租的行為亦不在少數。

  法制文明社會,惟一和最後的底線是程序正義。在目前中國大學缺乏相應的招生約束和監督機制的情形下,學院精英的專業自律和職業道德水平似乎根本得不到社會的信任和認可,因導師個人嗜好而産生的多重“標準”根本就談不上贏得認同的正當性。在高校一味地強調導師自主權的情況下,拿什麼來保證考生的利益? 在這種情況下,很難確保絕大多數考生的公正權益。

  我們不應忘了平等競爭是考試製度的靈魂,公平、公開和公正是考試製度的核心理念。如果超越現實的私人利益和複雜關係,貿然將招生中現有的程序和規則肢解殆盡,代之以新興的導師好惡評判,一切惟導師自主權是瞻,難保不喪失公允。因此,在賦予導師至高無上權力的同時,必須設立相應的監督機制和高度透明的信息平臺,只有公開才能保障公平的實現。如果一項改革是以得不償失為代價,倒不如“退而結網”的好。

  不少專家、學者也在思索如何兼顧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兩者之間的關係,提出教育制度需要以多元化的建制來適應人才多元化的需要,而多種考核、招生形式的存在則是作為統一考試的補救措施,即以多元化的制度為多元化的人才開闢多元化的成才之路。這樣的初衷不可謂不良好,只是選拔要體現公平和公正,必須要有一系列制度來支持。不否認改革要付出代價,只是這個沉重的代價不應當由考生來承擔。在相關制度還不十分健全的情況下,現行的研究生錄取以考試成績作惟一標準的方式雖不完美,卻不失為相對公正的一種選拔方式。(作者:郭立場)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點擊原帖 發表高見>>

  進入論壇 建言立論>>

責編:柳博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