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4月17日 09:27 來源:
| |
3月11日,上海交大舉行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驗諮詢會。 |
| |
4月1日,一名高三學生參加復旦大學自主選拔面試。 |
| |
4月1日上午,在復旦大學自主選拔面試考場外等待的家長。 |
新京報消息:
王瑤華沒想到自己會趕上這樣一次改革試點。
4月1日,愚人節,她斜穿整個上海,奔赴復旦大學參加該校面試。第二天,她到上海交通大學參加另一場面試。
吸引這位高三學生的,是“預錄取”的前景:只要通過面試,她要做的,只是選擇哪個學校更適合自己,而不用再擔心6月舉行的高考———在今年兩校的“自主選拔”招生改革中,高考成績首次只成為錄取的一種參考。
媒體將這次改革稱為高考的“破冰之旅”,在考生能夠同時報考兩所名校之外,更引人關注的是,高考的決定作用首次被遠離,高校能夠以自己的標準選拔學校需要的學生。
“阻力很大。”復旦招生辦主任鄭方賢説,他在不久前遭到不少網友的聲討,認為復旦的自主選拔標準存在着不合理。事實上,自這兩所高校的試點方案公佈起,爭議就從未停息過。
談到自主選拔,鄭方賢還是會笑得很興奮,“這很有意思。”他具體設計了復旦的自主選拔標準,他知道在這個制度設計中蘊涵着什麼,“它會改變很多東西,”對高校、對中學教育,乃至對整個高考制度都會産生顛覆性的影響。
“最後關頭”獲批
在給各個高中的校長召開會議的同時,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燕爽、交大副校長殷傑仍在北京“游説”教育部批准這次的改革方案。
今年2月,姚國超就已聽説這次高考制度中會有一些改革措施,但他不清楚會是什麼。“只知道2月份改革方案就上報了,但一直批不下來。”
這位分管高三學生工作的副校長,顯然是上海市位育高級中學裏最關心此事的人之一。
3月3日,復旦大學在招生網上公佈了《復旦大學2006年自主選拔錄取改革方案》,明確了此次改革的具體辦法。月初,該校還專門就此事成立了領導小組,組長由復旦大學校長王生洪擔任。
鄭方賢説,復旦的選拔制度在去年7月高考結束後就開始醞釀,“制度上每個細節都是一個觀念性的突破。”
但直到臨近面試的最後關頭,這個方案才獲得批准。
3月10日,姚國超去上海交通大學參加關於這次自主選拔試點的會議。會議召集了上海各所高級中學的校長、副校長,來了解自主選拔的具體辦法。
直到中午,姚國超等各中學校長已經聽完了所有相關政策的介紹,“大家在會議室裏無所事事,乾等着北京方面的消息。”
此時,改革方案仍未被批准。但復旦的筆試時間已經定下,在9天之後。
在給各個高中的校長召開會議的同時,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燕爽、交大副校長殷傑仍在北京“游説”教育部批准這次的改革方案。
在經歷了針對眾多細小措施的磨合、説服的過程後,到3月10日那天,只留有最後一點雙方未能達成一致,就是那些被面試通過的考生究竟還要不要參加高考。
上海方面遞交的方案中提出,“凡是被這兩所高校面試錄取的學生可以不參加高考。”鄭方賢説,復旦設計的選拔方案中有筆試這個項目,先通過200道選擇題的筆試,才有遞交自己材料、申請面試的資格。“既然有了文化筆試了,再進行高考就顯得多餘了。”
但教育部認為,那些被預先錄取的考生還需要參加高考。其理由是,在目前的教育環境中,高考成績依舊是衡量生源質量的最有效、最公平的標準。如果一下子去除,恐怕會造成過於強烈的社會反響。
那天直到過了午飯時間,北京方面還是沒傳來同意試行的確鑿信息,“交大讓我們先回去,把組織工作做起來,説自主的選拔方案應該是沒問題的。”
3月10日,姚國超去上海市教委開會,會議內容依舊是這次高校自主選拔改革,參加會議的人除了中學校長還有市委市政府的官員、教育考試院的領導。他知道,方案最終通過了,但被錄取的學生仍要參加高考,和以前不同的是,成績只是作為參考。
“特權”爭議
“但其實,我們會雪藏一批相當優秀的學生去考北大、清華。”姚國超説,現在學校、家長和學生都會把能考進北大、清華視作一種榮譽。
在這個會上,姚國超知道了這次改革在孕育中的另一些艱難。
“上海市政府對這次高校自主選拔改革非常看重。”它是上海市教育系統四項改革措施中最重要的一項。姚國超説,但這項改革的阻力是來自方方面面的。“上海市政府要求高校在運作和宣傳上要保持低調。”
一個阻力是來自兄弟院校。
上海交通大學宣傳部的熊丙奇分析説,自主選拔改革會被一些兄弟學校認為是一種特權,用來吸引更好的生源。北大、清華享有零志願的特權,他們可以比所有高校優先錄取考生。而這次復旦和交大自主選拔的錄取時間都在北大、清華之前,也就是説,兩校可以比北大、清華更早地錄取一部分學生。
4月14日,復旦和交大公佈了預錄取的學生,兩所學校各291名。而這些學生中原本有一些或許會去考北大、清華等外省市高校。王瑤華班上的數學課代表原先就是要考北大、清華的,他在參加了交大的面試後,被交大錄取,他原先的計劃也就放棄了。
“外省市的高校還是挺看重上海生源的。”鄭方賢也承認這點,他認為,畢竟上海集合了比較豐富的教育資源,培養出的高中生是比較優秀的。
“但其實,我們會雪藏一批相當優秀的學生去考北大、清華。”姚國超説,現在學校、家長和學生都會把能考進北大、清華視作一種榮譽。作為上海的一所市重點中學,位育中學去年有兩名學生考進清華。2004年,有6名學生考進北大、清華。“一般而言,想考北大、清華的學生是不會去考其他學校的。”
姚國超認為,教育部堅持讓被錄取考生參加高考,也是為了淡化改革中的特權色彩,以達到某種平衡。
固執的應試慣性
位育中學高三學生王瑤華發現,班上的同學中做綜合測試題的人數忽然增多,他們都在準備着復旦的筆試。
3月10日至4月1日之間,姚國超在學校裏連開了3次動員會,並在3月19日復旦筆試考試之前,整理出了一份備考參考資料。
上面除了簡單政策的介紹,着重羅列出筆試和面試中可能會提及的社會熱點和政治熱點,從超女現象、天價醫藥費到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思考。
而在學生中,一股新的熱潮是做綜合測試練習題。
因為復旦要測試語、數、外、政、物、化、地、歷、生和計算機這10門課的基礎知識,位育中學高三學生王瑤華發現,班上的同學中做綜合測試題的人數忽然增多,他們都在準備着復旦的筆試,“這些綜合題,平時我們都不做,因為高考是用不到的。”王瑤華沒有陷入綜合測試的題海中,她只是着重溫習了已放下很久的歷史課本。
社會上對復旦自主選拔的批評也由此而起,認為“筆試+面試+高考”的瑣碎模式增添了多重負擔,致使學生陷入了更深的應試苦海中。
制度設計者鄭方賢認為,給學生帶來負擔的不是改革,而是現有的高考制度。
而改革正是針對目前高考的弊端———中學教育嚴重的偏科現象。
“我們對筆試內容的要求是課目分佈廣,但要淺,要最基礎的。”他認為,高中教育應該是基礎教育,但現在的高中教學背離了基礎教育,形成了長久的偏科的應試教育。
為了應對“3+x”的高考,高三教學中就分化出了許多物理、化學、地理、歷史、生物等專業班,這樣能更好地完成關於“x”的考試。
位育中學物理班高三學生王漪(化名)説,選科是在高二下半學期進行,她討厭化學,選了物理後,她就可以不用再上化學課了。
“復旦不需要偏才。”所以筆試要求學生掌握10門課的基礎知識,“我們希望能發出一個信息,高中教育就應該是全面的基礎教育。”
但在改革的整個過程中,鄭方賢感受到了強大的應試慣性。
他聽説有一位家長,4月1日從早到晚守在考試大樓外,等候每一個走出面試考場的考生,用錄音筆記下他們的考題,回去準備。他的孩子要在第二天參加面試。
其實那些口試題目好多都是沒有標準答案的,鄭方賢舉例説,一道題是問學生,“你所住的社區有多少個理髮店?”而回答10個、15個等確切數字都得不到分數。
因為很少有人會去注意自己住所周圍究竟有幾個理髮店。“你應該把你的思維過程呈現給考官。”住的社區由幾條街構成,哪些街曾去過發現沒有理髮店,哪些街上曾注意到有理髮店,從而推算未曾注意的街上或許會有幾家理髮店。“這些題是沒辦法準備的。”
模糊的“推薦權”
找到校領導後,該名副校長髮現,是錯把給另一同名學生的表格發給了她,而這一同名學生真實的年級排名是400多名。
儘管與復旦同時推出“自主選拔”改革,但交大的選拔程序與復旦有着很大不同,中學校長的推薦權力成為焦點。
交大沒有文化筆試,在上海交大網上,明確其選撥的錄取“以中學定額推薦為主。”實踐中,作為推薦人的,通常是中學校長、或是分管高三工作的副校長。一位教育界人士擔心,給予中學過多的權力或許會成為高校自主選拔的漏洞。
首先,到底推薦誰,成為這些中學校長的權力。
這次交大計劃收取1200學生的材料。其中800份正式申請表(簡稱正表)向上海各所高中發放,由中學校領導決定推薦哪些學生。
另400個名額是留給網上報名的學生,他們可以從交大的招生網上下載申請表。
儘管交大的招生公告中並沒有提到兩種表格有何不同,但不少學生和家長還是認為,領到正表會受到更多的重視。領到正表的王瑤華注意到,正表的紙張、裝幀非常考究,而那些網上下載的表格就顯得隨便多了。
其次,現在中學校長的推薦內容被交大非常看重。
王瑤華參加學校組織的動員會時,聽姚國超親口説,交大的這次自主選拔有70%是看校長推薦的學生材料,30%是看面試成績。
為了增加面試中學生被錄取的可能性,這些推薦材料的內容會表現出一定的隨意性。位育中學一位學生説,不少被推薦學生的學習成績被改動過。王瑤華拿到了正表,她承認是有這個現象。她説,學校裏有一套公式,原先的分數經過換算後就會高出許多,“學校認為,那是因為重點中學平時考試的題目很難,分數看上去就會低一些。”
在正表中,一些學生在年級裏的排名也會有所改動。上海一所重點中學的高三學生陸懿是偶然發現這個現象的。她在拿到交大發放的正表時,發現副校長給她填寫的年級排名是100多名,而她的排名是50多名。
找到校領導後,該名副校長髮現,是錯把給另一同名學生的表格發給了她,而這一同名學生真實的年級排名是400多名。王瑤華説,在他們學校也是這樣的。
由於這些模糊地帶的存在,一些學生家長擔心,在缺乏誠信體系情況下,進行自主選拔會出現不公正的狀況。一些參加了交大面試的學生説,面試有走過場的感覺。
位育中學一名高三學生説,她的家長認識交大招辦裏的工作人員,交大招辦有時會發放一些白條給重點中學的校長、副校長,只要是他們推薦的學生,交大肯定會錄取。“很多情況就説不清了。”
“我們覺得,筆試還是能保證一定公正性的。”鄭方賢認為,所以,復旦並沒有採用中學推薦的方式。
一種必然趨勢
“選拔是經過精密設計的。並不像媒體所説的,談談話就能上復旦。”在鄭方賢設計的制度中,有客觀和主觀兩個系統對人才進行立體評價。
“兩所學校選拔制度的不同是好事,有差異才有比較,才能摸索出一條公正合理的道路。”鄭方賢説。
教育部從2003年起開放首批22所高校實施5%自主招生(現已擴大至53所高校),但這並沒有賦予高校多少選擇學生的權力。原因在於:考生高考分數必須達到一本線以上,才能有資格入圍自主招生,因此這種制度被大家稱之為“小高考”。
鄭方賢説,以前高校基本都是被動接受學生,對他們進行高等教育。現在不同了,“我們開始思考,復旦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學生。”
鄭方賢表述了一個立體的人才觀念:要有良好的文化知識,一定的社會責任感,獨立的思考能力,優秀的組織、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這樣立體的人才只通過高考筆試是無法測試出來的。”
“選拔是經過精密設計的。並不像媒體所説的,談談話就能上復旦。”在鄭方賢設計的制度中,有客觀和主觀兩個系統對人才進行立體評價。
其中,筆試成績和申請材料從客觀上體現學生的素質水平。“面試雖然是通過主觀判斷,但也不像外界説的那麼隨意。”
復旦從文理各科中抽出一名教授,5名成一組,共30組。1200名考生也分成30組。一組教授要面試40名學生。面試時,兩者進行任意配對。配對工作是在面試那天上午7點完成,防止出現托關係、打招呼現象。
正因為考慮到面試判斷可能太主觀,所以才讓5名教授輪番對學生進行面試,“可以平均判斷的差異,以達到技術上的公正。”鄭方賢説。
“而且我們還設計了回避制度。”學生和教授任何一方覺得有問題,都可以要求更換。4月2日下午,有一位教授提出,自己不合適面試某位學生,“那些托過關係、打過招呼的學生,教授可以提出回避。”
鄭方賢認為,面試的意義將會延伸到學校今後的教育中。他説學校曾做過一個調查,面試過學生的教授比其他教授對學生的感情明顯深厚。在情感中教學,那才是一個好的師生關係。“但現在老師和學生間的關係還是以冷漠為主。”
“這真的是件很有意思的事。”鄭方賢多次説到制度設計的細節。他説每個細節都有學問的,復旦計劃從1200名學生中選擇300名。
為什麼定下4:1的錄取率?
為什麼不是3:1、3:2呢?
“這是為了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
4月1日、4月2日,鄭方賢都對對前來面試的學生説,“你們中大部分的人都不會被錄取,不錄取是很正常的。”他認為,讓學生心態放鬆很重要,因為不錄取之後他們還有機會參加高考,不能讓他們因為失敗而産生心理陰影,從而影響高考。
參加面試後,王瑤華很快就知道,兩所學校都沒有錄取她,她還將在6月繼續拼搏高考的風浪。但她沒有什麼怨言,“這次選拔就整體上還是公平的,因為就我知道的那些抱着去混混看的同學都沒有被錄取。”
■兩校對比
復旦“車輪大戰”交大“三堂會審”
「選拔方法」
復旦:筆試+面試
交大:申請材料篩選、專家評審+面試
「報名形式」
復旦:學生自主申請。
交大:以中學定額推薦為主。
「面試專家」
復旦:170名(其中後備20名),不同學科的教授分為30組,每組按人文科學、社會科學、技術科學、自然科學,從專家庫中各隨機抽取一位組成。
交大:155名專家,分成文科文管、理科文管、理科理工、理科生命四類共31個面試專家組,每組都實行理工、人文、管理、生命、醫學專家間的交叉組合,按照學生所申請專業隨機抽取。
「面試形式」
復旦:“車輪大戰”,5位專家分別與面試學生一對一交流15分鐘,每位考生共計75分鐘。
交大:“三堂會審”,考生同時面對5位面試專家,20分鐘個別面談和20分鍾小組討論。
「高考成績」
復旦:申請新生獎學金依據之一,對錄取者入校後的專業選擇有重要參考作用。
交大:高考成績特別優秀者,如對自主招生時申報專業不滿意,可調整。
責編:朱亞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