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4月09日 07:54 來源:
中國青年報消息:針對大學校園浪費現象相當普遍這一問題,今年3月,武漢科技大學的胡帆、王毅、謝靜等15名學生組成調查組,著手調查學校食堂的浪費情況。其結果讓他們嚇了一大跳。“一樓每天至少有5桶到6桶剩飯剩菜被倒掉,每桶飯菜若是按正常價格售賣,至少賣200元,一樓每天平均收入1萬元,最終倒掉的就有1000元,浪費的比例高達1/10。加上二樓和三樓,這個餐廳每天有11桶到14桶剩飯剩菜被倒掉。”這是胡帆等在南園餐廳調查時所了解到的情況。
南園餐廳是武漢科技大學新校區的學生食堂,每天平均有兩萬人次在此就餐。他們根據調查結果估算,該食堂一年倒掉的飯菜價值上百萬元。
在心疼之餘,調查組成員決定尋找大學生們浪費的理由。
一名調查組成員在食堂裏遇到正在吃飯的女生小丹。小丹不時把挑出的菜放到茶水裏“洗”一下,她説“菜做得太油了”,而自己正在減肥。吃了幾口,小丹不吃了,剩下的飯菜還有不少。算上這個星期,小丹已經減肥40多天。她説:“一兩米飯不夠吃,所以每次我都打二兩,但二兩又吃不完。”
一份土豆燒雞,一份糖醋魚,一份油麥菜,一碗雞蛋羹,外加二兩米飯———當調查組成員廖金敏在南園餐廳二樓看到如此場面時,心想這準是有三五好友一起吃飯,然而,這卻是女生曉燕獨享的美味。更讓廖金敏好奇的是,曉燕只吃了一點兒就完事了———雞肉和魚肉各吃了兩塊,土豆還剩下一大盤,油麥菜吃了不到一半,米飯也只吃了一兩口。曉燕説:“雖然點一份菜也可以吃飽,但是營養單一。飲食要講究‘五穀搭配,粗細搭配,葷素搭配,多樣搭配’,每天吃早餐,蘋果、牛奶、麵包、雞蛋必不可少。我媽媽是醫生,我從小就養成這樣的習慣……”
心情不好、飯菜質量差或不合口味也成了一些學生浪費飯菜的理由。
此外,還有些家境並不富裕的學生,每次吃飯都故意剩一點兒,原因竟是怕別人笑他們吃得太乾淨,説他們可能窮怕了,沒見過飯菜。
胡帆發現,比浪費更可怕的是漠然,浪費非但不是讓人羞恥的事情,反而似乎成了一種時尚。她和同伴在食堂調查過程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言論:“花的是我自己的錢,倒掉又沒有損害別人的利益”、“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倒點飯菜可以理解,用不著這麼斤斤計較”、“我國是農業大國,這點兒糧食算什麼”……
3月18日,武漢科技大學的學生調查組來到國家級貧困縣陽新縣的新屋村,在那裏,他們看到最多的就是紅薯。在稍富裕點兒的村子裏,紅薯是用來喂牲口的。但在那個四週是山、人均只有3分地、人均年收入只有1243元的貧困村,紅薯就成了村民的主食。名叫石玉清的調查組成員給該村13歲的殷曉日照了一張相,孩子高興得合不攏嘴。石玉清問:“告訴姐姐,你長大後想做什麼?”殷曉日低下頭,沉默了一會兒説:“廚師。”“為什麼想當廚師呢?”“做菜給媽媽吃。”“要給媽媽做什麼菜?”
曉日抬起頭,望著蹲在灶前墻角吃飯的媽媽説:“炒白菜!”
石玉清淚流滿面,心裏不知是感動還是難過。
4月3日起,這些調查組的同學將自己拍攝的100幅食堂浪費的照片和陽新縣新屋村鄉親們廚房的照片製成展板,在食堂和校園內巡迴展出,以便讓更多的人對校園食堂浪費説“不”。(記者 甘麗華)
垃圾箱裏塞滿了學生扔掉的盒飯
責編:劉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