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2月15日 10:54 來源:
國際在線消息:近幾年來,伴隨著“500月薪聘本科生”、“零工資就業”等“薪酬跳水”故事,大學畢業生“低工資時代”似乎已經悄然來臨。雖然權威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畢業生平均月收入有所增長,但在GDP、平均工資水平等宏觀經濟指標的喜人增幅面前,“2年增加37元”充滿了諷刺意味——這仿佛成為“低工資時代”降臨的證據。
大學生的低工資時代
大學生拿“低工資”實屬正常,“大學畢業”也並不是拿高工資的理由。在勞動力市場中,工資是勞動力的價格,其高低取決於市場選擇。一般來説,供不應求的稀缺資源才有獲得高價的資格。單純從數量上看,大學畢業生的確“稀缺”;不過,若是從勞動力市場需求的角度考察,現在大學畢業生的可替代性很強,就未必算得上是稀缺資源了。根據專家的調查研究,大學畢業生知識、能力、經驗結構與市場需求不合拍,是導致大學生就業難、起薪低的關鍵原因。“低工資”不過是市場選擇的必然結果。
然而,大學畢業生在市場規則下吃了敗仗,卻不能完全歸咎於他們自己。在我看來,大學畢業生知識能力經驗結構與市場需求格格不入,要負主要責任的應該是教育者。
儘管權威部門一向慎言教育市場化,但經過若干年的改革,高等教育的招生和就業顯然都已“市場化”了。高等教育早已不再免費,上大學必須自己買單;並且,“上不起大學”已經成為社會共識,對於許多剛剛脫離貧困的家庭而言,孩子“被大學錄取”簡直等同於全家返貧的噩耗。同時,大學不再承擔“包分配”的責任,市場競爭、雙相選擇成為畢業生就業的主要途徑,然而與招生、就業相比,大學專業教育的市場化程度卻低得可憐。無論是專業設置、教學安排還是教育的內容形式,高等教育依舊未脫計劃經濟時代的傳統模式,其教育質量遠未達到市場的要求——即使輸入的原材料都是優質的,這條與市場嚴重脫鉤、嚴重老化的生産線也無法生産出富有市場競爭力的産品。
眼下,“高等教育高成本時代”與“大學畢業生低工資時代”如影隨形。大學教育招生與就業的市場化讓教育者收穫了巨大的經濟利益且卸去了沉重的責任,卻沒有讓受教育者享受到多少好處。對於廣大學子而言,雖然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多元的,但獲得一個賴以謀生的飯碗恐怕還是最底線的考量。按照等價交換的市場原則,大學既然心安理得地收下飽浸艱辛汗水的諸多學雜費用,就至少應當盡力滿足學子們最底線的要求——這是一種基本的交易公平。然而,學生們在支付了沉重的成本之後,收穫的卻是無法維持體面生活的“低工資”,顯然,如此倒置的成本收益格局有失公平。
“低工資”不是問題,“高成本”下的“低工資”就有問題了。“高成本”下的“低工資”拷問著當下的高等教育。不能將眾多家庭節衣縮食投入的高成本轉化為廣大畢業生的高工資,大學需要反思自己應當承擔什麼樣的責任。
責編:劉彥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