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科教新聞 > 正文

俄美英科學家分享20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央視國際 (2003年10月08日 11:52)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7日電 瑞典皇家科學院7日宣佈,將20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擁有俄羅斯和美國雙重國籍的科學家阿列克謝阿布裏科索夫、俄羅斯科學家維塔利金茨堡以及擁有英國和美國雙重國籍的科學家安東尼萊格特,以表彰他們在超導體和超流體理論上作出的開創性貢獻。

  諾貝爾物理學獎評選委員會負責人馬茨榮松介紹説,超導電性和超流性是極端低溫狀態下發生的兩種現象。目前,超導體材料被廣泛應用於核磁共振成像和粒子加速器等領域,而超流體則讓人們更深入地了解物體在低溫狀態下的表現形式。

  他説,在略高於絕對零度的低溫下,某些金屬會讓電流無阻力通過,這樣的超導體材料還具備能夠完全或部分屏蔽磁場的特性。換句話説,電阻變為零,外部磁場可能無法進入超導體內部。能完全屏蔽磁場的超導體被稱為Ⅰ類超導體。如果外部磁場過強,這種超導體的超導性能會受到破壞。解釋這一現象的理論獲得了197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而部分屏蔽磁場的超導體被稱為Ⅱ類超導體,它能在強磁場中保持超導性能,正是阿布裏科索夫成功地在理論上解釋了這一現象。而他的研究是建立在金茨堡等人的研究成果基礎上的。

  阿布裏科索夫和金茨堡等人讓超導電性“走”出了超低溫世界,而萊格特的成就是對物體在低溫下的超流性進行了解釋,即液態氦的粘性為何會在低溫下消失。

  這三位獲獎者都是高齡老人,他們將分享總額為130萬美元的獎金。阿布裏科索夫1928年生於莫斯科,1951年在莫斯科物理問題研究所獲物理學博士學位,現就職于美國伊利諾伊州國立阿貢實驗室。他曾在俄羅斯的多家研究所和大學工作,涉足超導體、金屬、半金屬和半導體等多個研究領域。

  金茨堡1916年生於莫斯科,1942年在莫斯科大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曾任莫斯科列別傑夫物理研究所理論室主任,現為俄羅斯科學院顧問。他在上世紀50年代與一些科學家率先提出了有關Ⅱ型超導體的理論。

  萊格特1938年生於倫敦,1964年獲牛津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現為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尚佩恩分校教授。(王潔明 吳平)

責編:魏偉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