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科教新聞 > 正文

中小學新生易有心理壓力 專家:“抗壓”教育

央視國際 (2003年08月28日 15:13)

  文匯報消息:今年上海小學新生近10萬,初中新生近13萬,高中新生近8萬。不同學業階段有著不同的學習要求,會對不同學生産生心理壓力和影響。因此,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應格外予以關注。

  小學一年級新生:當心“入學不適心理”

  這幾天,許多小學的教師都在對一年級新生進行家訪,了解孩子臨近開學的心理和想法。他們普遍發現,不少剛從幼兒園畢業的兒童,對小學學習有既盼望又害怕的“雙重心理”,引導不當可能使他們産生“入學不適心理”。

  打虎山路小學校長卞松泉認為,新生入校前出現一種心理波動大多是正常的。據他們分析,新生“入學不適心理”的表現主要有:一是缺少心理準備,對小學學習因為家長“説法”的誤導而背上精神包袱,嚴重的甚至産生恐慌情緒。二是合作意識淡薄,與夥伴相處存在問題,自私自利表現得特別明顯。三是生活準備不足,早上起不來,早餐不吃就來上學。四是對學校認識發生偏差。閘北區實驗小學校長徐曉唯指出,一年級新生産生這些心理現象,除了自身因素之外,還同家長的不當誘導和心理暗示有關。而要消除這些“入學不適心理”,學校和家庭要形成共識,匯成合力,通過各種途徑使新生實現從幼兒園到小學的“軟著陸”。

  初中新生:幫助孩子適應初中學習

  初中的學習、生活與小學相比有一個質的變化,不少子女今秋將升入初中的家長為如何把握這種變化而犯愁。

  華東師大崔允博士曾對1765名學習困難的學生做過調查,發現87%的困難學生不是智商或學習能力缺失的問題,而是心理狀態問題,主要表現為厭學、考試焦慮、恐懼、憂鬱、青春期煩惱。剛步入中學的新生面臨陌生的環境、陌生的老師和同學,教學方式及老師的管理方式都有很大的變化,相當多的孩子對變化不敏感或不能擺脫原有的定勢,依然按原來的學習習慣去做,結果不知所措。家長對此往往比孩子還焦慮,又不了解其中的原因,只是埋怨孩子、指責學校,而孩子反復體驗失敗,心態也會越來越壞。建平西校校長宗富林説,要使孩子適應初中學習,家長能不能與孩子建立平等、合作、互動的關係是關鍵,特別要注意克服責備情緒,不能説一些具有負面效應的話。一些專家建議:在了解孩子心理髮展特點的基礎上多與孩子交談,對升入初中可能發生的問題進行預測並設計好解決方案,幫助子女順利度過“第二次斷乳”。

  高中新生:注意減輕升學壓力

  上海控江中學校長張群認為,對高中新生來説,除了逐步解決學習方法問題,還要對高考可能帶來的壓力作自我調節。近年一些高中新生反映,他們十分明顯地感到了周圍學習的緊張氛圍和同學間互相競爭的態勢,師生關係和同學關係打上了濃重的升學烙印。

  今年以優異成績考入復旦附中的一名女生説,我一方面感到非常高興,因為進入了理想學校,另一方面卻有些緊張和無奈,我知道學校匯集了各路學習尖子,我原先在初中的優勢可能不復存在,周圍的人又以很高的心眼看待我,所以只有一條路:把學習搞好,這樣一想反而有些失眠了。類似的困惑肯定不在少數,許多重點高中的教師有一個共識:不怕學生學得不努力,怕的是學生一上高中就為激烈的競爭所累,甚至産生不利學習的心理問題。

  上海市建青實驗學校校長吳子健提出,對高中新生的入學教育應把正確對待高考壓力作為一項內容,適當超前進行“抗壓”教育,講清道理,提示解決辦法,使新生盡可能輕鬆上陣。復旦附中校長謝應平強調,對學生進行“抗挫教育”十分必要,對成績好的學生也不能遺漏,且要從高一新生做起。(蘇軍/文匯報)

責編:閆冬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