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科教新聞 > 正文

三峽水下博物館明年初動工興建

央視國際 (2002年09月11日 14:06)

  新華通訊社消息:伴隨三峽水庫2003年開始蓄水,一座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三峽水下博物館也將隨之建成。中科院武漢岩土力學研究所葛修潤院士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這個專為“收藏”白鶴梁石刻的工程將於明年初動工。

  白鶴梁是一塊長約1600米、寬16米的天然巨型石梁,樑上的題刻、圖像有1200多年的歷史;加上歷代騷人墨客的詩文題刻,有“水下石銘”美譽。同時,它是“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目前所發現的時間最早、延續時間最長、數量最多的枯水水文題刻,遠遠超過了埃及尼羅河中類似的水文石刻。上個世紀70年代的一次國際會議上,白鶴梁的價值得到世界公認。

  按照原定實施的“就地保護方案”,三峽工程上馬後,白鶴梁石刻將自然淤積于三峽水庫庫底的泥沙中。去年2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葛修潤的一個建議,使白鶴梁的命運發生重大改變。

  葛修潤院士建議對白鶴梁實施“原址保護”:在白鶴梁中段題刻最為集中的地方建一座水下博物館,博物館頂部高水位時淹沒在水下,低水位時露出水面,水下配以光學照明設備,入館參觀者可通過玻璃窗口觀賞題刻。

  因為整個工程技術複雜,施工難度大,時間緊迫,專家多次對所涉及的關鍵技術問題進行專題研究。在近日召開的“涪陵白鶴梁題刻原址水下保護工程”專題研究中間成果評審會上,葛修潤院士稱,已經敲定了設計的最後細節。工程將於明年初的枯水期開工,兩個枯水季節可以將三峽水下博物館的關鍵部分完成。此前,葛修潤院士的保護方案已通過有關主管部門的審批。(記者戴勁松)

責編:閆冬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