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工程1087處文物保護項目正進行搶救性發掘
央視國際 (2002年09月11日 02:04)
新華網消息:在“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原則下,目前三峽工程淹沒區和遷建區1087處文物保護項目正進行搶救性發掘,2003年蓄水前文物保護項目可以完成。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張柏今天在此間説,為確保2003年蓄水前的文物保護項目的完成,國家文物局和湖北省、重慶市動員了全國70多個有資質的隊伍進駐庫區,開展文物保護的搶救性發掘。目前地下文物已完成考古發掘任務69萬平方米,出土珍貴文物6千余件,一般文物5萬餘件。在地面文物方面,完成留取資料項目133項,原地保護41項,實施搬遷保護4項,實施建築拆解27項。另外有96項搬遷保護項目落實了搬遷選址並完成規劃,新址徵地及基礎工程正陸續開展,部分古建築正進行復建。許多地方還進一步優化地面文物保護方案,如忠縣已確定將丁房闕、無名闕、老官廟、太保祠、巴王廟五處地面文物集中至白公祠一處,依託白公祠建四賢閣、詩碑林以形成詩文化區、闕文化區、巴文化區、鹽文化區和佛教文化區。
在重大項目保護方面,重慶涪陵白鶴梁題刻保護已完成題刻翻模拓片、攝影錄像、精密測繪,並建立題刻區數據模型,實施了題刻表面加固及岩體加固工程。對原址保護水下博物館的設想已組織進行了可行性研究。《張桓侯府搬遷保護規劃方案》已獲國家批准,目前已完成新址土地徵用、供水、供電、道路等工程。忠縣石寶寨也已完成原地保護方案。
據介紹,經過全國文物專家共同努力,確定三峽工程淹沒區和遷建區文物保護項目1087處,其中地面364處,地下723處。張柏説,在三峽地區文物保護搶救發掘中,整個三峽地區考古文化編年逐步廓清,這一區域長期以來的考古空白得到填補,如發現了距今7500年至4000年的史前考古學文化發展脈絡,獲取了一批關於古代巴文化及其與蜀、楚文化關係的重要資料,對漢唐時期三峽地區的文化遺存有了新的認識。巫山縣204萬年前龍骨坡遺址的發掘及“巫山人”的問世,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
責編:千尋